西藏农牧民贫困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7-04-27雷异乡
雷异乡
【摘 要】贫困是各个国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西藏农牧民贫困是西藏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要解决西藏的贫困,首先要解决西藏农牧民的贫困。本文通过笔者对西藏农牧民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解,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西藏农牧民贫困存在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与原因的产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试图解决西藏农牧民贫困问题。
【关键词】西藏;农牧民;贫困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其经济的发展关乎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其地势的特殊性,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我国内地,尤其是偏远的农牧区,经济发展更加滞后。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小康社会,首先要实现西藏经济的发展,实现西藏的小康。因此,发展西藏经济,解决西藏农牧民的贫困问题是一项不可懈怠的重要任务。
一、农牧民贫困的现状与问题
西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导致目前西藏农牧区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以我国规定的年收入2300元为准的贫困线标准,西藏农牧区目前还有83.3万贫困人口,占西藏农牧区总人口的34.42%,笔者从相关资料所知,农牧民贫困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受教育水平偏低,风俗影响过多
截止2014年,西藏平均一万人中,只有929名小学生,占比不到10%;大学生仅有110人,占比为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西藏地区接受教育的人数少、水平低,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人们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农牧区教育落后,教育设施差、缺乏优秀的老师、家长不重视教育,导致接受教育的人数少。在农牧区完成6年义务教育的人很少,有些人虽然完成了6年义务教育,但他们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因为他们接受教育少,学习能力有限,认知事物具有局限性, 长期以来农牧民的文化素质难以得到提高,劳动技能低下,缺乏创新和致富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牧区经济的发展。
(二)公共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到位
2014年数据统计,西藏通公路里程数是75470公里;邮电业务总量为470765万元,农村电话户数有6000户,其中乡村户数55.28万户,仅占1.1%;共有281个邮政局所,农村投递路线104314公里。在一些农牧区通水、通电、通路、通邮等基础公共设施都还没有落实,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产业发展模式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低
由于西藏农牧民文化水平低,导致他们学习技能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效率低。从有关数据可知,目前西藏农村从业人员有133.77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有91.76万人,占68.6%;建筑业、工业以及其他行业仅占31.4%。从整体看,农牧民现在仍是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卖羊绒或者牛羊获取。
(四)收入来源的渠道狭窄
由前文可知,农牧民自身素质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又因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农牧区交通不便,农牧民不愿意走出去和接受新的技能,多数农牧民现在仍是传统的放牧方式。西藏133.77万农牧民中会技术的人员只有42.01万人。由于一些外来劳动力在技术上占有优势,使得当地农牧民在就业时受到排挤,导致一些会技术的人员也只能被迫留在农牧业。目前,西藏农牧业基础薄弱,生产效率低,传统的农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发展慢,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产品仍处于原初状态;农牧民对市场的认知低,市场竞争小。农牧区的发展落后,其他产业在当地难以发展,农牧民就业空间小。农牧民的劳动技能低,外出就业困难,外部的增收渠道也受到限制。
二、西藏农牧民贫困的原因
近年来,西藏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国家通过一些政策和扶持手段使得西藏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西藏仍然有贫困现象存在,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农牧区中存在没有脱离贫困的家庭。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得出西藏农牧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
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给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造成极大的损失,增加了牛羊的放牧难度,甚至还会使牧民失去部分牛羊,这些原因对农牧民的收入有很大影响,有的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西藏农牧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缺乏基本的通讯工具,他们之间的联系极其困难,另外农牧区消息闭塞,不能及时地从外界获取信息,难以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使得农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农牧民收入来源也因此受到影响。
(二)贫富差距大,贫困人口分布广
收入的多少导致贫富差距的产生,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320多万人,地域面积辽阔,居住分散,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等因素造成农牧民之间的交流少,组织化程度低,也使得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因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也大,下表是2010年至2014年各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林芝、拉萨地区的农牧民人均收入高,阿里、昌都、日喀则等地区的农牧民人均收入低。最高地区比最低地区的人均收入高出2000-3000元,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各地区人均纯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明显。
一般情况下,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外来人员较多,容易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而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方,外来人员较少,经济发展慢。因此拉萨、林芝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低收入的人口较少;而阿里、昌都、日喀则等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低收入的人口较多。除拉萨市和林芝市外,其他地区贫困人口分布比较多,总体看来,西藏贫困人口分布范围广。
(三)因病、残疾等加重贫困或因病返贫
西藏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其特殊的气候原因存在严重的地方病,西藏这些常见病的发生使当地的农牧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带来了很多不便,而且高昂的医药费也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农牧民文化卫生水平低,缺乏一些预防疾病的常识,在疾病来临时他们没有防范措施。西藏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医疗卫生条件差、设施落后,偏远地区很难拥有基本的医疗卫生设施,农牧民因小病成疾,高昂的医药费给农牧民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病情严重的還会性命难保,有的家庭还会因此失去主要劳动力,这些原因导致本就不富裕的农牧民在生活上变得更加拮据,甚至陷入焦灼状态。很多家庭在大病后,经济状况难以恢复,家里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加的艰难、贫困加重,还会使一些已经脱贫的家庭再次陷入贫困。
(四)存在部分贫困代际现象
贫困的代际现象指父母以前过着贫困生活,孩子现在也过着贫困生活,生活模式没有得到改变。贫困具有传递性,长时间过着贫困生活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这些观念和想法很有可能传给下一代人,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会使得贫困现象难以得到改变。在西藏农牧民中,会存在着贫困的代际现象。农牧区的有很多人们受教育水平低,观念与思想具有局限性,他们多数愿意守着自己的土地和仅有的牛羊不愿外出,外出谋生是获取经济来源的一个重要手段,一味的依靠本地的经济很难改变现状,所以应该多走出去获得更多的谋生手段。
三、对策建议
解决西藏农牧民贫困问题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笔者根据西藏农牧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解决西藏农牧民贫困问题有所帮助。
(一)提高人口素质,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人口的素质,关键是在发展教育。教育不仅是人们对知识的接受,还有对农牧民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劳动技能上的教育。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牧区教育的投入,完善农牧区教学设备。其次,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优秀教师到农牧区任教。最后,逐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领导干部应鼓励农牧民走出去学习现代文化和技能,让他们靠技術吃饭而不是“靠天吃饭”,这样收入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二)搞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目前阻碍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交通,西藏地区行路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特别是农牧区好多路都是农牧民自己走出来的。搞好基础设施,解决交通不便的问题是农牧区发展的一大重要任务。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致富的前提是要修好路,所以农牧区应加强道路建设,让每一个农牧区都通路。这不仅给当地的农牧民带去方便,还可以引导他们根据当地的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和专业品牌,让农牧民走出去,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当地经济。这样外面的人也可以走进来,同时借此机会宣传当地特色产品,这既可以起到宣传作用,还可以带动农牧区经济的发展。
(三)转变产业模式,发展特色产业
西藏农牧区拥有健康的牛羊肉食品,政府可以树立当地品牌并向内地宣传他们的牛羊肉。但需要改变牛羊传统的屠宰方式,转变牧民传统的观念,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由于当地的人们信奉佛教,牛羊的屠宰方式是用哈达将牛羊的嘴系住缠在脖子上使他们窒息而死,这样血全在肉里面,这样的牛羊肉内地的人难以接受,若使牛羊肉作为商品出售并广泛地被内地人接受就必须改变他们的屠宰方式。
西藏的牛羊肉是内地人十分渴望的健康食品。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之农牧民的观念以及商品意识淡薄,他们不知道把这些东西往外销售,因此,要让农牧民树立商品意识,政府也应重视这个商机,树立品牌意识,向内地宣传当地特有的牛羊肉。
(四)搭建信息平台,增加收入来源渠道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发展中的西藏,也需要搭上信息化这辆“快车”。在西藏农牧区搭建信息平台,农牧民通过这个平台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共享。农牧民还可以从这里获取外界信息,扩大他们的视野,转变他们的思想,改善生产方式,增加销售渠道,这将更有利于商品销售。
改变贫困现象还应该改变他们的思想和“等靠要”的观念,鼓励农牧民学习技能,让他们走出去,实现农牧民劳动力的流转。外出打工,学习技能,发展第三产业等都是获取收入的方法,同时改变他们“靠天吃饭”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黄建新.返贫困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 狄方耀,图登克珠,李宏.西藏经济学概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3] 宗刚,孙东涛.西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
[4] 杨阿维,张建伟.西藏农牧区反贫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
[5] 魏小文,朱新林.环境资源视角下西藏农牧民返贫困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