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井热资源的利用研究

2017-04-27李虎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1期
关键词:深井风流巷道

摘 要:随着矿井开采向深部的延深,深井热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文章阐述了深井热资源的形成原因,并将主要的深井热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给出了合理的利用方法。一方面使得深井热资源得到了利用,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深井热资源对矿井安全生产及人员健康的影响,实现矿井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地热;安全生产;人员健康

随着采矿工业的发展,矿井逐年向深部延伸,地温也随之上升。根据我国目前地温观测统计资料,每延伸100m,地温将上升(1.8~4.4)℃,随着的深井热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如何合理地利用深井热资源是目前国内外亟需解决的难题,随着矿井向深部的延深,深井热必然影响到深部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因此,从能源利用和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讲,合理的利用深井热资源都是现阶段及未来亟需考虑的问题。深井热资源主要为地下热水、岩层地热以及其他组成热源组成[1]。

1 深井热资源的成因

深井热资源的成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天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天然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1 天然因素[2]

天然因素是指地球表面和内部原来所具有的,而不是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这就是地表气温和地温,而地下热水属于地温的范畴。从天然因素而言,后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1.1 地表气温

矿井进风风流的温度是由矿井所在地的气候和气象条件决定的,也是由矿井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决定的。四季周期性的变化,也将影响到矿井进风风流的温度,矿井内风流的温度也将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在夏季,如果氣温高于岩温,岩壁从空气中吸热而升温,反之,在冬季则岩壁向空气散热而降温。岩壁中随着地表气温周期性变化而发生温度变化的部分,称之为“调热圈”。调热圈对井下气温起着调节作用。它的厚度在进风风流的始端最厚,随着井巷的延伸逐渐变薄,以至完全消失。过了调热圈消失点以后,井下气温也就不再受到地表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1.1.2 地温[3]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热能,并且不断地把热量由上部地壳传导散发到空间,同时又接受太阳的辐射热量。地温带从浅至深可以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及增温带。

由于增温带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地温升高,深井内的热资源也就越丰富。随着地温的升高,也使矿井内的风流上升,而形成深井热害。矿床地质勘探时,测定原始岩温、恒温带的深度和温度、地温梯度以及岩石热导率等原始数据对于地热资源的研究至关重要,同时也为深井热害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1.1.3 地下热水

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因受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而形成温度不同的地下热水,故地下热水也属于地温的范畴。但是因其是与岩石导热完全不同的特殊载体,因此单独予以阐述。在水平或倾斜较缓的含水层,地热热水的运动具有较小的渗透速度,一般与围岩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地壳的正常水热运动,形成一定的地热资源;而当地下热水沿倾角陡峭的裂隙或断层上升时,多数情况下都具有很大的运动速度。由于水温来不及适应远距离围岩的温度,因此形成局部地热异常带,形成丰富的地热资源。如沿断裂及构造破碎带上涌至地表,则形成温泉,但是有时也能涌入矿井,而形成深井热害。热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岩石使地温增加,形成丰富的深井热资源[4]。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只要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也就是矿床经建设和开采以后在矿井中产生的热资源。这些热资源主要有:机电设备生热、空气受压缩放热、顶板岩石下沉及采落矿岩散热、氧化放热、混凝土水化作用放热、凿岩爆破生热以及人体散热等,这些都是因为人为因素而形成的热资源,这些热资源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分布不集中,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形成深井热害,以致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2 深井热资源的利用

2.1 地下热水的利用

深井地下热水,既是造成深井热害,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和人员身心健康的热源,又是可以利用的宝贵的热资源。这种热资源,可以作为能源,为广大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福利事业所利用,又可作为生活用水、饮用水和医疗用水的水源[5]。

2.2 地热的利用

当前利用地热主要是利用废旧巷道或采空区(应有一定长度)作为冬季矿井的进风道,使进风流在其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进风温度,防止井筒和巷道的冰冻。

在我国北方许多矿区冬季地面气温很低,在进风风筒和巷道内,当其围岩壁面有水时,就会出现冰冻现象,致使通风断面减小,风阻增大,矿井通风条件恶化。冰冻严重时,还会造成卡罐、坠罐、落冰伤人和风、水管道冻裂等事故,给运输、提升装置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影响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劳动生产率。

利用地温预热进风温度,可以省去锅炉蒸汽预热的基本建设工程和设备的投资,节省锅炉用煤,安全可靠,易于管理。根据矿井地温预热矿井进风流的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对现有矿井事先应该对废旧巷道井巷和采空区切实调查清楚。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热,尽可能选用干燥、岩石稳固、所处位置较深、没有积水的巷道做预热巷道,还要清除其中的杂物、废石,进行必要的维修。

(2)利用地温预热的矿井,其总风量应比矿井正常通风量大15%~20%,预热后的热空气除供井下使用外,其余热空气送至提升井口,防止井筒冻结。

(3)利用地热预热矿井进风流的调热巷道,应尽量采用多分支并联巷道网络或大断面的巷道。通过上述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通风阻力,降低风速,从而达到节约矿井扇风机的能耗,增加空气与围岩壁面的热交换面积和效果,减少高速气流吹扬岩壁粉尘,污染矿井风流。

(4)为了克服预热巷道网的通风阻力,当矿井主要扇风机能力有限,不能平衡由于调热巷道而增加的阻力时,一般可在井下安设辅扇,辅扇的风量和风压应作选型计算;如果用多台并联在不同分支巷道中的辅扇,还应注意它们联合运转的合理性。务必使之在预热巷道网络中不出现循环风流以及不出现风量损失。当全矿主扇能力有足够的备用量时,也可采用主扇来克服预热巷道网的阻力。

(5)提升井口房应当密闭和保温,防止热量的扩散,以防达不到良好的预热效果[6]。

(6)对于新建矿井,由于地热资源还不能利用,初期开采用临时措施,如锅炉蒸汽预热,等到出现温度较高的废弃巷道可资利用时,再实行地温预热。

(7)如果尚未掘到温度较高的深部巷道时,需要利用接近地面的调热巷道,地温较低,尤其是经过冬季通风冷却,巷道附近岩体散失大量热量,为了保持巷道预热效果,应当在炎热的夏季继续通风,利用夏季地表的高温气体,使巷道附近的岩体温度较快地回升,秋季加以封闭,把热量贮存在巷道内,待冬季启封后,即可再次利用[7]。

(8)如果是具有地下热水的矿井,也可在接近地表的调热巷道内设置热水的散热器,使预热巷道内的温度升高,以达到能保证矿井进风流的冷、热风混合处的温度保持在2℃以上。散热器的多少,依据地下热水的温度高低来决定。

(9)就浅层地热而言,浅层地热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热泵技术的热交换方式,将赋存于地层中的低位热源转化为可以利用的高位热源,既可以供热,又可以制冷。目前浅层地热能的可经济利用的深度一般小于200m[8]。

(10)对于深层地热而言,采用“热-电-冷”联合运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即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而提供冷源。

2.3 人为因素产生的热资源利用

人为因素产生的热资源,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应该属于热害的范畴,这部分热资源應该尽量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消除,目前这部分资源利用的方法尚在研究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3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进行深井热资源研究与利用,建议以下几点。

(1)深井热资源在冬季利用的方式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夏季地热资源的利用方法尚在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进行这方面的重点研究工作[9]。

(2)人为因素中的深井热资源利用方法,引起分布范围广,有待进一步做深入的研究。

(3)深井热资源主要为地热和地下热水资源。在以后的深井热资源的研究工作中,科研机构及矿山企业应重点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4)加强国家性的深井热资源实验室的建设。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完善现有的基础资料及经验数据的取得,为合理为矿山提供合理的深井热资源利用方式和装备。

(5)加强深井热资源利用研究人员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规程[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2]张国枢.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Grumman DJ, Butkus AS. The ice storage option. ASHRAE J, Vol.1, 29-33, 1998.

[5]Horibe,A.; Inaba, H.; Haruki, N.: 2001, Melting heat transfer of flowing ice slurry in a pipe, in:S. Fukusako (Ed.), 4th Workshop on ice slurries, Osaka, Japan, pp.145-152,2001.

[6]Roy, S.K.; Avanic, B.L.: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with phase change suspensions, Int. J.Heat Mass Transfer 44, pp.2277-2285, 2001.

[7]Ben Lakhdar, M.A.; Guilpart, J.; Lallemand, A.: Experimental study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hen using ice slurries as secondary refrigerant, Heat and Technology 17,no.2, pp.49-55,1999.

[8]Stamatiou, E.; Kawaji, M.; Goldstein, V.: Ice fraction measurements in ice slurry flow through a vertical rectangular channel heated from one sid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IR Workshop on Ice Slurries, Stockholm, Sweden, May 30-31,2002.

[9]Kawaji, M.; Stamatiou, E.; Hong, R.; Goldstein, V.: Ice slurry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vertical rectangular channels and simulation of mixing in a storage tank,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IR Workshop on Ice Slurries, Osaka, Japan,2001.

作者简介:李虎虎(1985-),男,山西吕梁,本科学历,2004年毕业于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现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正通煤业公司高家堡矿井通防管理部工作,主要从事矿井降温、矿井瓦斯治理以及矿井防灭火等工作。

猜你喜欢

深井风流巷道
轮上风流载春秋
镇沅金矿松软破碎岩体巷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
鸡冠花
台山深井地区革命斗争纪念馆落成
芳华不再亦风流
分析连续油管深井排水采气技术
倒台阶斜矩形综采面托伪顶切眼巷道支护
千米深井安全开采技术难题探讨
基于ANSYS/LS—DYNA的矿区地下巷道三维动力响应分析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