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工院建工学院学生精神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2017-04-27陈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建工学院精神

陈甜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摘 要:学生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高品质的学生精神文化不但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当前社会,尤其是在互联网一些不良环境的冲击下,负面的行为和习惯极易摧残学生的意志,因此推进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以下六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精神文化的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价值源泉和精神动力: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明确建工学院学生精神文化的舆论方向;以体美、健康、安全教育为常项内容,巩固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基础;积极开展建工学院学生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精神文化建设水平;以社会实践为媒介,拓宽建工学院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平台;注重建工学院学生的社团和寝室文化建设,巩固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利用建工学院媒体和宣传阵地,加快学生精神文化建设。

关键词:学生 精神文化体系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正是在这种挑战下,学生精神文化建设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尤其是德育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两种研究方法:文献法和访谈法。从中国知网和图书馆等媒介上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学者对本课题内容的研究现状,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做细致性和拓展性的研究。在查找相关期刊和书籍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对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建工学院学生精神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建工学院精神文化体系构建

(一)贯彻科学理论导向,明确建工学院学生精神文化的舆论方向

1.加强建工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精神文化建设

在全球思想文化相互影响和传播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差异性增强,也不乏一些负面影响,国家意识薄弱,政治素养不坚定,心理素质薄弱等以上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干扰了大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精神文化健康发展。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概论以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等政治教育讲座,使学生的思想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精神文化积极健康地成长。

2.加强建工学院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教职工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在精神文化建设上也要体现出应有的价值,通过自身的高尚道德行为,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思想觉悟,积极的工作态度等,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影响。坚持走进学生,实现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愿意听你说,从内心深处相信你的理。同时还要关心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开放绿色通道,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勇敢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3.坚持正确的建工学院舆论导向,确保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向

建工学院在精神文化建设时应旗帜鲜明地、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理论、实践、方针、政策等路线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明白国家和人民寄予他们的厚望,使学生能够在青春年华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在学生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接班人,发展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二)以体美、健康、安全教育为常项内容,巩固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基础

1.开展体育、美育文化建设,增添活跃气氛

体育、美育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通过有效开展体育、美育文化活动,使得学生的精神状态变得欢快、愉悦、青春和美好,学生在承受一定的心理、生理负荷的同时,还能强身健体、培养顽强拼搏精神、团队协作意识等。建工学院在新生开学之际就会通过学生会举办“新生三项赛”,包含“十人十一足”“拔河”“击鼓颠球”趣味游戏以及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大众体育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在美育活动中“原创美文工厂”微信分享比赛和“爱在北工院”书法绘画大赛等文艺比赛能让学生在内心得到升华。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美好校园建设

进入大学将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对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等方面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身体或心理的不健康成长。建工学院在班级内选举心理委员,定期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为班级学生排压解难。此外建工学院还将开展心理游戏辅导,例如“信任之旅”“心有千千结”“无家可归”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度。

(三)积极开展建工学院学生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1.组织课外学术活动,增强建工学院的学术气氛

充满学术氛围的文化环境会让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创造欲等得到很好的释放,将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才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建工学院在新的学生活动安排表中就开展了“专升本经验交流会”“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知识竞赛和“我和老师面对面”等活动,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文化内涵上得到了丰富。

2.不断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添建工学院的艺术气氛

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建工学院还增加投入,确保资金、设施等到位,为学生的文化艺术活动提供硬性条件,为艺术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爱在北工院”书法绘画大赛、和“小人生、大智慧”演讲比赛等文艺活动,让学生在陶冶情操、展现自我才华的同时,还增添了建工学院的艺术氛围。

3.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建工学院的合作气氛

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增强个人自信心和团体的凝聚力,帮助团队成员之间沟通和交流,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的品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建工学院的合作气氛。“德在北工院”校园定向越野挑战赛、趣味运动会、传球接力、30米越障碍接力、运送伤员接力和学生干部拓展活动都是建工学院为学生设计的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增添了凝聚力,塑造了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

(四)以社会实践为媒介,拓宽建工学院学生精神文化建设平台

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是为学生提供劳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实践教学活动为课堂教学进行了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道路。两者的有效结合为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社会暑期实践”和“青协志愿活动”都是建工学院为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的公益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引导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补充一部分生活或者学习的费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优良品德。建工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勤工俭学活动,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活动,可谓是一举双得。每年开学之际,建工学院都会为家庭贫苦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服务岗位,例如打扫教室的卫生、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以及负责社区的卫生等等,让学生在获得劳动报酬的同时,内心上变得更加自信和强大。

(五)注重建工学院学生的社团和寝室文化建设,巩固学生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1.完善学生社团组织架构与丰富学生活动

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社团组织的种类多元化和完善化是有效促进学生活动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建立社团的时候,建工学院给予一定的思想指导,并且给予社团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在建工学院有“建筑”“装饰”“测量”和“珠宝”等大大小小的社团十多个,这些社团的组织和开展都是由建工学院的教师带头操办,每年社团都会参加学校或者北京市的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健全而活动丰富的社团组织中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

2.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学生的寝室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潜在”表现形式,对于学生建立和维护正常的学生生活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定期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构筑优化寝室文化氛围,形成舒适的寝室文化环境。建工学院每学期开始都会开展“文明宿舍评选”和“宿舍安全大检查”等活动,只有在一个安全、健康的住宿环境中学习和休息,才能拥有充沛的精力向更高的台阶攀登。

3.重视学生休闲娱乐文化建设

休闲娱乐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心理素养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意义。但是也要注意到休闲娱乐文化的双面性,在选择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内容时要有所取舍,最大限度上让休闲娱乐文化建设发挥高质量的化学反应。在建工学院的学生活动中,“艺在北工院”主持人大赛、“梦想在建工启航”系列活动、ns巅峰秀和“迎新年大联欢”元旦晚会等休闲娱乐活动,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载歌载舞,让自己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让紧张的学习压力得以释放。

(六)利用建工学院媒体和宣传阵地,加快学生精神文化建设

1.利用教室多媒体,促进学生精神文化建设

多媒体已经成为现在教学的主流,建工学院利用这些多媒体教室的先进设备定期为学生播放涉及专业、求职、法制等类型的电视节目,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室的资源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在新学期学生活动计划中就增添了“我在建工成长”系列活动和“为就业添力量”系列活动,每周二、周四、周日晚自习时间在学生自习教室播放人文类节目、法制类节目、专业类节目和就业类节目,通过多媒体了解到书本外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为自己的美好将来加油添彩。

2.借助建工学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推进学生精神文化建设

微博、微信已是现在社会和校园内消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建工学院利用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定期为学生传播高品位、高格调的信息,并且还能体现信息的教育性、导向性、学术性等积极的因素,部分信息还可与读者互动交流,更好地为学生精神文化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最美北工院”摄影大赛、“原创美文工厂”等活动都会通过建工学院的官方平台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此外在微博和微信的公众平台中还会不定期地传播学院内的一些动态,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身边的趣闻趣事或者其他官方信息。

3.提高校园图书馆、阅览室的利用率,加强学生精神文化建设

图书馆是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交的“朋友”之一,图书馆、阅览室在学生精神文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学生精神文化建设能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建工学院鼓励学生将课余时间抽出一部分去浸泡在图书馆、阅览室,滋养学生的心灵、培育學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活动更加精彩、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喆军.浅议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J].甘肃教育,2014,(16)30.

[2]郑志生.浅议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J].基础教育研究,2007,(10)12-13.

[3]杨应红.浅议中职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J].普洱学院学报,2013,(29)139-140.

[4]武凤翔.人本取向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29)37-38.

[5]贾舒涵.从学生角度构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法体系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11,(5).

[6]胡国良. 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 天津大学,2012,(5).

[7]刘清香. 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77-81.

[8] 文小莉. 浅议日本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1,(12)100-101.

[9]雷振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以呼和浩特土左旗第一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6).

[10]王汉伟.中美高校校园文件建设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3).

[11]杨丽.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研究——以天津市河西区学校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2013,(5).

[12]周玉萍. 浅议现代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旬刊,2012,(7)19-20.

[13]王健,王辉. 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J].价值工程,2013,(14)293-294.

猜你喜欢

建工学院精神
北京建工修复:解锁智慧修复新可能
初等教育学院
虎虎生威见精神
河北省总:“八个依托”建工会 “贴心服务”激活力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