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实践与探索

2017-04-27薛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聋儿康复训练方法

(山东省枣庄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山东枣庄,277100)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更是呈现出时代性和交叉性的特点。本文尝试分析促进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一系列方法,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聋儿 听力语言 康复训练 方法

一、前言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到很多细节,包括听力学、电声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病理学等知识。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更是呈现出时代性和交叉性的特点。本文尝试分析促进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一系列方法,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听觉训练,二是发音训练,三是语言训练。聋儿与听力正常儿童发展语言的情况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形成语言的条件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听力正常儿童能借助自然渠道掌握语言,而聋儿不得不借助特殊训练才能形成语言。要想聋儿战胜语言障碍,需要对他们进行听觉、发音和语言这三个方面的训练。必须指出的是,这三方面的训练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训练,聋儿要学会聆听外界声音,识别语音,并掌握发音技巧,发出清楚的声音,并逐渐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三、促进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

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训练者必须付出足够的耐心,对聋儿循循善诱,使他们逐渐掌握语言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来加强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1.每天安排基础训练

听力语言康复涉及到很多细节,要从基础抓起。训练者每天都要为聋儿安排听音、发音、教话、学话和写话的基础训练。这个程序不能颠倒,要一步步进行,先学习元音、后学习辅音;先学习字词,后学习语句,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另外,训练者在安排训练时还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对于重听儿童,要对其加强听觉训练,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的剩余听力,对这些儿童施加合适的训练,并利用各种高质量的助听装置,促使其逐渐提高听力水平,这样有利于他们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必须指出的是,有一些重听儿童只保留极少的语言,词汇掌握严重不足,发音也不够规范,这时候就要对这部分儿童加强口语和发音矫正的训练。

2.开发聋儿的触觉和视觉

一般来说,聋儿的触觉和视觉比正常孩子更加发达,这可以对聋儿的听觉器官不足起到弥补作用。训练者可以根据聋儿的这个特性对他们展开说话训练。比如引导聋儿用眼睛看话,将聋儿的视线吸引到训练者的嘴唇上来。如果聋儿不知道什么是语言,他们不会关注别人的嘴唇活动,但倘若训练者不停地对着聋儿说话,当聋儿一看到训练者,就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语言刺激,时间一长,就能吸引聋儿的注意力,使他们将视线放在别人的嘴唇上。训练者对聋儿进行语言刺激时,要不断重复语言次数,还要有意识地将口型与肢体动作、实物有机联系在一起,使聋儿对语言形成一定的直观感知。另外,训练者还可以引导聋儿借助触觉来“摸话”。这也是对聋儿展开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训练者在发出“a”这个音时,引导聋儿将手放在训练者的咽喉部来感受声带颤动;发出“m”这个音时,让聋儿将手放在训练者的鼻子上感受鼻的颤动。训练者还可以引导聋儿感受说话时气流从口腔中喷出的现象,时间一长,聋儿便能够逐渐学会利用触觉掌握发声的技巧。

3.训练方法必须多样化

聋儿的集中注意力时间不是很长,训练者需要根据聋儿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灵活安排训练活动,使聋儿劳逸结合,避免他们产生对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厌烦心理。训练者可以安排聋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训练者还要鼓励聋儿与听力正常的孩子一起游戏、玩耍,让聋儿感受生活的美好,降低他们接受康复训练时产生的焦虑情绪。

4.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家长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事实证明,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个表情和行为都能对聋儿产生一定影响。家长要对孩子付出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相信孩子的能力,关注他们的听力语言发展。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比如家长可以使家中的物品多发出声音,引导孩子感受声音的存在,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如门铃响时,家长要指着门;电话响时,让孩子触摸电话机体,感受它的振动,感受声音的存在。总之,家长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效的训练契机,使孩子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所有的事情。

四、结束语

聋儿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对聋儿展开训练时,必须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出发,付出耐心和爱心,并施加一定的训练技巧,要引导幼儿在良好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训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训练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万选蓉.抓好早期干预、促進聋儿康复[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孙万里,赵鸣之.开展双语教学,为广大聋儿的语言康复探索新路[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白琳娜,谢强.应用谢强针灸经验对聋儿言语矫治的临床观察[A]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高杏,耿供波,庞光远.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语训的体会[A].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张杰,赵俊峰.聋儿心理理论的训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作者简介:薛玉,女,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学历:专科,研究方向:聋儿听力语言康复AVT的教学方法实施与运用。

猜你喜欢

聋儿康复训练方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无声之歌 生命之舞——浅谈聋儿芭蕾舞教学
携手聋儿 奉献爱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聋儿语训课堂中快乐情绪的调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