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云南省普通高校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探索研究

2017-04-27孙俊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课程体系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300)

摘 要:高校体育是做为学校体育的走后一站,是学生形成体育兴趣、培养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高校体育同时肩负着大学生身体健康, 并培养其掌握健身知识、方法, 使其终身受益的重任。本文运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开展现状分析,论述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并对科学构建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云南省普通高校建立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健康 课程体系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已成了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 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与迫切性。

1 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

1.1 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通过对高校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融入并突出健康目标,并将其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云南省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高校大学体育课,几乎没有理论课,部分有理论课,讲授内容仅限于大学生合格标准 、运动概述 、技战术分析、规则与裁判法等内容,对健康教育内容涉及很少,健康教育基本没有单独的课程设置。对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任课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时,由于对体育与健康中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明确,很多教师认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就是在体育教育中强化健康教育,而没有认识到树立健康教育思想的重要性,涉及健康教育内容较少。以至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体育、轻健康”的问题,使得高校的健康教育活动仍然主要是停留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层面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培养,健康教育课程也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2 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及评价方式现状

教材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由于云南省普通高校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内容上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科学体系,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健康教育教材。目前云南省高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处于比较“落后”的情况,高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根本没有统一、完整、系统的统编教材。因此,要实现云南省高校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有效开展,重视高校健康教育教材的建设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真接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内容中,大部分老师把课程评价过分重视在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测评上,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较少甚至没有。

2 云南省普通高校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必要性

2.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第四章第二节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近年来,国家把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也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是建设健康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健康教育大背景下,加强普通高校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普通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近十年来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步伐较大,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普通高校体育发展至今, 改革大多仍停留在教材、教法、组织形式等较浮浅的层次上。实质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课程结构偏重于体育科学体系和竞技技术,与其它课程之间的配合与联系较为薄弱,很多高校体育没有真正的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改革思想尚不清晰,突破口仍未找到。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以教授运动技术和使学生进行有限的运动训练达到健康目的,其收效甚微。于是当前提出了體育与健康课程,但是如果学生对健康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掌握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原理和知识,没有形成用体育进行健身的能力,运动缺乏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学校体育重陷运动课之列,与健康无缘。

纵观我们目前大众健身运动和普通高校体育现状,也缺乏目的性、系统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学生的运动技术学习并没有与促进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自由性。普通高校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也是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3 学生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

体育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的个体来说,锻炼必须具有科学性,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锻炼就能健身。而应以一套科学体统完整的运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目标,形成良好的反馈系统。大学体育以学生的终身体育作为目标,就应当使学生懂得科学健身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传授关于机体运动的评价方法,制定目标的方法,采用锻炼手段的方法、强度、时间和练习次数的不同控制的测试方法,促进学生终生体育教育。普通高校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也是 学生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

3 结束语

建立普通高校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在体系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比重,突破传统体育教育的观念。突出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主线,培养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意识,探索适合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立普通高校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玉明, 于利娟.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方式的探索[J].中国健康教育, 2000.

[2]贾齐.健康与体育关系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 2001,(1).

[3]张永军.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状探因[J].体育学刊,1998,(2).

[4]樊炳有,等.对体育课程体系结构要素的探讨.体育学刊, 2000,(1).

作者简介:孙俊江(1986.09-),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课程体系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