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

2017-04-27章美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语用分析语码转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摘 要:通过录音、课堂观察,实时记录综合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行为,并对有讲授综合英语课的教师进行了课堂语码转换问卷调查,对其结果进行详尽研究,在对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进行归类的基础上,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依据对调查结果进行语用理据分析,探讨课堂语码转换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合英语课 语码转换 顺应理论 语用分析

一、引言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各界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研究,主要论证了课堂语码转换的模式、功能和动因,有效促进了二语习得和第二语言的教学和发展。本文对英语教师的课堂语码转换进行动态分析,以Verschueren的语言选择—顺应理论为基础,关注语码转换在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中的功能,进一步论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语码转换的作用以促进教学实践。

二、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

首先,课堂语码转换具有教学功能,它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在课堂语境中的教学策略,能够正确发挥一系列教学功能,具有教学功能的语码转换主要用来阐释、翻译、重述以强调、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堂管理等。其次,课堂语码转换具交际功能,是教师为实现自己在课堂语境中的交际目的而实施的交际策略,主要用于鼓励学生使用L2,用L1进行解释相关内容,表达和学生的友好关系,吸引学生注意力,表达教师情绪或活跃课堂气氛,说明教学进度、课程目标或考试题型。再次,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的心理功能体现在老师为凸显教师身份、减轻心理负担,建立同等关系,交际效益最大化,使思维和语言流暢等而使用的语码转换。

三、课堂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

1.顺应语言现实

语言现实的顺应主要考虑表达的思想或概念在两种语言中是否有相对应的形式,是否在语义内容和应用范围上有区别。综合英语课语码转换主要指教师讲解课文时英汉语码的使用,作为课堂的核心内容,课文讲解主要包括课文导入、生词解释、词组讲解及造句、难句与长句解释、篇章分析、跨文化和新概念讲解等内容。

统计结果显示,教师使用英汉两种语码讲解英语课堂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课文导入涉及背景知识和中西文化价值观时只使用汉语;使用英汉两种语码用于生词解释,词组讲解,难、长句分析、解释,并在必要时从L2转换为L1进行翻译,尤其涉及英汉词汇用法、语法结构的讲解时,教师主要进行对比或加以评论,两种语码转换率高达93%;在跨文化知识、讲解新概念等时使用英汉语码转换的教师高达90%;近一半教师使用两种语码分析篇章结构、总结大意。综合英语课的课文多选自英美名著、知名报刊,选材内容难度较大,有些英美文化及概念的解释要运用很多新知识,全英文讲授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为顺应语言现实,教师使用母语,或使用英汉两种语言,比只用英语解释更为简洁、清晰,且重点突出,可见,课堂上语码转换主要是顺应课堂教学现实和学生的英语水平。

2.顺应社会规约

社会规约主要指社会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行为方式等,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教师语码转换对社会规约的顺应指教师的言谈举止对教师角色的约束和制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以来,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其教学能力的功能,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或学习情感。调查显示,90%的教师为实现自己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目的使用语码转换来鼓励学生使用L2,应学生要求用L1进行解释相关内容,表达和学生的友好关系,吸引学生注意力,表达教师情绪或活跃课堂气氛,说明教学进度、课程目标或考试题型,发布指令或布置作业。交际功能语码转换的规律一般为:L2→L1,主要原因是,教师使用目的语的同时适时地使用母语表达更为准确;另外,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增加目的语输入,且适时地使用母语,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是对教师角色的顺应。

3.顺应心理动机

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和心理之间密切相关,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是其心理动机的体现。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体现为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前者指说话者为与谈话者拉近情感距离或表示亲和,通过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与谈话者的语言或语体更为接近;后者指说话者与交谈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凸显自己的权势或优越地位,以试图得到对方的尊重。调查表明,为了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80%以上的教师使用英汉语码转换主动建立师生同等关系来拉近情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交际效益最大化,使思维和语言更加流畅等;在维持课堂秩序和纪律使学生专心听讲、凸显教师身份时,教师则转用L1。可见,课堂语码转换也顺应教师的心理动机,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语码转换是高度熟练的语言交际策略,它有效促进了二语教学,使课堂教学功能达到最大化。当然课堂教学的语码转换也要遵循谨慎、适时、适量使用母语原则和目的语优先原则,本着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来选择语码,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目的语输入和可理解性输入,以最大限度发挥课堂语码转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军,戴炜华.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J].外国语,2006(6).

[2]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3]Cook, V. Using the first langage in the classroom[J]. Th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2001(3).

[4]Giles H. & Ryan, E.A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 variation[M]. Londn:Edward Aronlc,1982.

作者简介:章美芳(1981.01-),女,汉族,江西抚州市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用分析语码转换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对《初秋》会话含义的语用分析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华语电影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The Pragmatic Analysis on Offensive Words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
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