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2017-04-27陈庆庆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针对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一问题,本文在完善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上提出重视基础课程、增加工程案例课程、强化工程问题课程的课程改革和加强导学的教学方式;在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对有能力担任导师的教师进行严格的条件选拔,保障各时段学生的培养责任;在突出实践环节上提出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大力发展企业工作站,通过企业的项目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研究生 教育专业 学位专业 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从2009年起,国家决定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随著毕业生进入社会,企业反响却不是很强烈,原因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并不像企业想象的那么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起步较晚,相关的培养方案以及培养体系相对落后,培养方式有点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那一套,即便是培养方案上面做了修改,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缺乏企业项目以及现场实践的依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水平较低,而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完善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突出实践环节三个方面,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
针对以专业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不能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那一套培养模式,制定符合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到重视基础课程、增加工程案例课程、强化工程问题课程。为了保障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架构体系,英语以及数学类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适当增加专业英语课程,能够使学生更方便快捷地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专业课设置方面,增加专业选修,更好地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制订自己的课程计划,增加学术前沿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成果,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绝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都是未经过企业锻炼的应届毕业生,增加工程案例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企业需求,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学分设置,适当减少公共必修课课程,增加学科前沿以及适当开展高水平选修课,扩展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方式上,也不能一味地按照以往的讲授式、灌输式方式,应该更多地采取导学的方式,从实际工程情景出发,通过对专业问题的分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增加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思维方法。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双导师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色,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传教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也是培养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必备保障。校内导师的建设必须由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工程实践项目为依托的教师组成,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和相关企业有长期科研合作关系,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掌握相应关键技术,并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在教师梯队建设上,学校应加大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校外工程实践的辅导工作,积累工程经验,或是鼓励青年教师接受继续工程教育,形成良好的师资队伍。校外导师队伍建设上,应聘请具有大量工程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担任校外导师,由他们负责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同时保证研究生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者实践基地经历。在实践单位,校外导师通过现场生产过程出现的专业问题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这部分经验是课本上学不来的,以实践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协同作用,激励创新,校外导师的指导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是无可替代的。
三、突出实践环节
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应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企业的项目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建设一批有较强科研与生产能力的企业工作站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只有在实际的生产一线才能发现更多的实际问题,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
为了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能够具有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导师必须在学生的培养期内承担横向课题,保障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通过课题合作,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方便企业导师把握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建设一批有较强科研与生产能力的企业工作站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以企业实际项目驱动进行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掌握企业以及社会需要的实用技能,必要时还可培养企业定制的专业能力,保障学生的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方面,通过与学校签订紧密合作的多家大型企业和研究院所,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会优先录用在本单位参与实践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洁,郎咸颖,金嘉琦,等.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1):131-132.
[2]陈绍春. 以强化工程实践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J]. 中国高校科技,2016(z1):70-73.
[3]李力,颜勇,王林军.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 2014(5):55-57.
[4]周玲.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4):113-115.
作者简介:陈庆庆,男,(1988.08-),在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作,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