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开展中职德育教育的途径分析
2017-04-27梁敏香
梁敏香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430)
摘 要: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飞速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信息技术化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规模的扩大。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德育教育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有效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气氛,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在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化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在教学过程中还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本文根据信息技术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信息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现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并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依托计算机、手机、多媒体等途径进行数据之间的交换与传输,从而发挥出更多的应用价值。当然,在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一些问题,从而防止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因融入了信息技术而使得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向道德化、模范化、智力化、系统化等多方面发展。因此,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老师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德育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教学课堂上有的教学老师为了方便讲课形式而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往往会给学生播放一些电影或者是搞笑视频,从而为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学生的身心,以此来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但长此以往的教学模式,就会大大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而对知识的巩固与吸收的时间也相对不足,从而导致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
其次,老师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要有效的结合学生的心理现状与需求,来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与教学实践的分配。针对课堂教学中有接受知识快的学生,也有接受慢的学生,应当把相关的课件拷贝到硬盘中,以便课后学生进行对知识的复习与整理。除此之外,学生还要自觉的遵守课堂教学纪律,并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及时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信息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使用,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这些信息技术,有效的查阅学习中所不懂的知识,避免因沉迷于网络而发生无法自拔的现象。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德育教育的工作实效
德育教学作为中职教学中的核心,应当把德育教学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在中职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德育教学放在首位,面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虚拟世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造成了学生沉迷于网络,演变成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另外,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很容易导致学生经常发生一些逃学、违纪等的现象,除此之外,网络中的色情暴力同样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严重时还会导致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工作实效是非常的重要。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对学生的管理效率
1.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
老师在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外,还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健康情感,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老师有效的利用好信息技术,不断的学习教育理论、德育理论,在行为上为学生做好模范,在语言上,做到谈吐文明、入情入理。
2.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有效的润滑剂,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效率
1.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学习的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由于中职德育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由老师在口述,学生通过听、写、记的过程来进行学习,不仅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很容易造成大脑的疲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而信息技术的有效運用,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感观形成刺激,分别从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教学,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到《职业道德与法律》中依法保护人权内容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好网络平台,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针对保护人权的措施制作成一个课件,并在教学课堂中进行展示 ,通过学生对预习作业的完成,不仅对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2.利用信息化技术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
(1)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很多的中职教学目前还没有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大范围的社会教学实践活动,因此,老师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过程,有效的借助于网络论坛或者是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对社会的某种现象或者是实践课题进行集体的探讨,同时也是把传统的中职德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形象化与生动化的拓展。例如讲到有关“主观能动性发挥须尊重客观规律”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对世界上物质或要素既定规律的思考,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并借助于网络多媒体的平台播放一些时代发展、天体运行等视频,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2)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有效的利用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音频、视频等多种多样的交互方式,对所使用的效果做出反馈,从而提高中职德育教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了以黑板作为媒介,老师的点评作为内在的保障,而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老师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让学生用计算机进行演练,从而让学生在人机交互式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3.在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渗透网络德育教学
在进行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网络信息,要善于利用网络信息中所含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 ,将这些资源有效地转化成为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资料,例如从多媒体资料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能够使得同学们以直观的教学方式了解到课本中抽象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拓宽了学习的学习视野。
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教学中讲到有关“确立人生目标”时,可以先采用投影或者是视频的方式播放一段有关鲁迅先生所设立的人生目标,并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或者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的广泛性来搜集一些学习的资料,并进行讨论,总之,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好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学活动质量。
4.紧跟时代步伐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认可正确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和思想模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快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有效的融入全球形式、社会热点等,把时代内容有效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层次感。例如在讲到《经济政治与社会》内容中的维护世界和平时,老师可以把最近所发生的相关事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钓鱼岛的事件,并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为学生讲解事件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发表个人想法。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借助于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掌握课本内容,从而达到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巧妙的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不断优化中职德育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其教学效果,通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来提升對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潘庆四.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2(15)
[2]王文青.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教研) ,2011(10)
[3]王壮.多媒体教学在职业中专德育课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4]朱洪英.视频教学资料在中职德育课堂的运用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0
[5]丁汀.中职生思想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6]鲁晓慧.中职学生道德问题与中职德育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