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无声润心田
2017-04-27李立平
李立平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长亭小学,河北廊坊,065000)
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而心理健康是根据小学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学生只有在五彩缤纷的班集体教育活动中得以提升素养,达到无声润心之效果。
一、重榜样、促发展——映日荷花别样红
青少年求知欲强烈,他们常以父母、老师、社会各方面人物的人格、行为成为他们心理健康的楷模和启迪者,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身再现。斯宾塞认为:“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种培养友情的手段。”榜样魅力是进行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首先,班主任的人格示范魅力成为班集体重要的教育力量之一。工作中我力求做到用博爱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博识的教风征服学生;文明的语言、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自信乐观的工作作风去引导学生,塑造他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润物细无声中叩响学生心扉,接受人格示范。教师的人格示范折射在学生身上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行为表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其次,通过班会、思品课、学科课讲解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模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成为激励、鞭策成才的精神力量。陶行知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在班级广泛开展学身边人活动。每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训。放手让他们在班集体活动中自觉去做,通过“哇!我是最棒的”“智慧星乐园”评比栏、班级小板报、“雷锋箱”、“红领巾警戒线”等各种阵地的使用,让学生在每次自查互评中找差距、树榜样,学习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在一次次学习中思想得以净化,心灵得以洗涤,行为得以规范,提高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同学们树立起“我是追兵赶标兵”“今天我不如你,明天我赶上你,后天我追上你”的信心和决心,人人体现出自信、乐观、诚善、正直、进取、认真负责的良好个性品质,班集体真正成为同学们温馨的精神乐园和心理健康成长的摇篮。重榜样、促发展,馈赠他们受用终生的正确自我意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创氛围、展风采——山登绝顶我为峰
教育或教学氛围是软教育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应自觉地利用各种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和影响,提升学生的各种心理素养。班级的每日领队、早自习领读做到每生轮换;每组组长、值日生每周轮流;板报编辑员每期轮岗。创全员参与、张扬个性的创新擂台赛!还开展“美丽班级我的家”“我是班级小主人”主题班会,增强集体荣誉感。到外企参观、慰问演出,欢歌笑语洋溢在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架设在学生心田。河北“5.18”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大型表演;步入果园“采摘节”让学生分享劳动的快乐;通过举办手抄报、“3.15”观后感、读后感以及各种类型的竞赛,为学生搭建平等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发挥自身价值,挑战自我、彰显个性,敢立自信潮头展独特风采。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自信和创新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早日萌发,使社会交往、正视现实、正确面对挫折、接纳他人等各种心理素质得以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学生与家长“心灵沟通”鸿雁互传情感恩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推向高潮,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敞开心扉的氛围。家长会那天,黑板上代表家长的大桃心和里面代表孩子的小桃心交相呼应给家长无限感慨。读着孩子的来信,许多家长眼睛湿润了,朋友般的交流、直言不讳的表达,让家长重新认识、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世界,重新调整教育方式。期末,孩子们捧着家长的回信全都泪流满面,他们享受着父母那伟大而无私的爱,懂得他们的期望,也更加理解父母,“代沟”现象已用心灵沟通法化解,感恩行动伴随一生。
三、重体验、提素质—— 绿树浓荫夏日长
弗洛姆指出:“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人的情绪、情感是相互感染的。班主任要通过五彩缤纷的班集体活动,以健康的情绪、情感去换位思考、尊重他人,让学生真切感受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教育要求內化为学生的动力和需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我班有一名患铅中毒的学生,他二年级来我班,一上课嘴里无意识发出响声,身体无意识抖动,影响学生正常上课,部分学生及家长反映强烈。针对这一情况,我召开了“爱心奉献”主题班会,让大家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换位体验感受,全班同学都非常同情尊重这个同学,真切感受到他发病时的痛苦心理,不再嫌弃他,主动找偏方、送温暖,加入关爱的行列。在这有着浓浓爱意的集体中,他愉快地生活、学习,每学期都有不同欣喜的进步回报老师和同学们。
在教学中,我处处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的涉及点、方法中的突破点、过程中的接触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悟,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还针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教育,化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学生是鲜活的,他们的心理是开放、可塑、发展的。我们只要走进孩子的心扉,让心理健康教育在五彩缤纷的班集体活动中无声润心田,他们定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拥抱一个多姿多彩的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