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的课堂中更需要活力与激情
2017-04-27王晓梅
王晓梅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二小学,宁夏固原,756000)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更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从指导学生认字读词读句到朗读课文开始的,在读文中认字识词,在读文中体会情感,在读文中感悟真谛,也是在读文中受到熏陶,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应该常常有朗朗的读书声才好。
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也是读书的好方法,但就小学生而言,这种方法更适合于阅读中的初读,他们在初读一篇新文章时,会动笔给生字注音,划下有些好词句,当他们自己再读这篇文章时,就很少动笔做笔记了,而是拿起书本,放开声音,摇头晃脑的自读自乐。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一篇文章时,应该以读为主,当然默读呢,小声读呢,大声读呢,还是叫学生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或是创设情景读,个性化展示读等,要根据阅读教学的需要精心的设计。但不管是那种读法,在朗读教学的课堂中,更需要活力与激情。
这种活力与激情,来自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更来自于老师有意创设的朗读情景,来自于老师对学生朗读兴趣的激发,朗读潜能的开发,也来自于老师对学生朗读技能的指导,来自于师生同读同乐时产生的共鸣,当然也来自于语文老师不一般的教学能力,教学艺术,教学智慧。
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中华少年》这首现代诗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也动了一点心思呢。首先让学生自己自由度,粗读感知诗的大意,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的读音,新词的解释,学生做的不错,在交流初读收获时,学生的朗读明显的只达到了正确,流利的要求,我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不到朗读的激情,体会不到诗的情感,我从他们的神情中看不到与诗意诗情相融合的陶醉与感动。但是我仍然非常高兴,因为我的初读效果已非常明显,接着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再读这首诗,而是话锋一转,激情昂扬的概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尤其是与每一节诗的内容有关的历史,我讲的更是深情之极,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灿烂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少年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爱自己伟大的祖国,也以自己的民族为荣,自信自强是每一个中华少年的美德,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们自信自强吗?请大声告诉我,”
“我们自信自强,我们比他们更自信自强。”声音洪亮,神情自信,我暗自高兴,但不漏神色,仍故做镇定的问他们,
“你说你们更自信自强,理由呢?”
“我们国家繁荣富强了,东方巨龙早已腾飞了。”
“神十发射成功,蛟龙人海说明我国的科技已居国际领先水平。”
“辽宁舰艇起航了,我国的军事力量强大无比,”
“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了越来越大,地球村的好多人都已开始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了。”(多媒体播放着新中国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历史画面,)
哗,哗。哗,同学们越说越激动,我带头使劲的鼓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从他们激动的神情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听出了来自于他们心灵深处的自信自强。我心里的高兴不言而喻。但我马上又故作深沉状,伴着令人心碎的沉重的音乐旋律缓缓说道:(多媒体画面切换成了屈辱史,奋斗史的画面)
“回顧历史,我们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有我们每一个中华少年引以为荣值得骄傲自豪的光荣史,也有值得每一个中华少年痛恨深思的屈辱史。同时,我们从来都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奋斗史。当我们面对这一个个依旧鲜活的历史画面时,我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们的心情还能平静吗,作为新中国新时代的中华少年,你们没有沉思吗?”
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复杂,激动状,兴奋状,愤恨状,骄傲状,自强状,仔细看,他们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开始激动起来了,有的同学拳头紧攥着,有的大声说着,有的同学屁股离开了凳子不知不觉站起来和别人谈论,着,有的同学眼睛死死的盯着画面上那令人心痛的火烧圆明园的惨状,此时此刻,教室里好似乱成了一锅粥,但我的心里却一点也不紧张,美滋滋的。我知道,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激情被我一把火点着了。我见火候已到,马上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吧,把自己心中的爱国激情通过读诗体现出来吧,”
同学们一个个饱含深情的朗读着,虽然声音还有些稚嫩,朗读技能还有些欠缺,但是谁又能否认蕴藏在他们心中的爱国激情呢?
“同学们,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站起来集体读吧,这样,才能显示我巍巍中华的英雄豪气。”
六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算是大学生了,他们齐刷刷的站起来,昂首挺胸,满脸的自信自强,故作大人状的小脸蛋憋得通红。清澈明亮的眼睛认真的看着老师,我的心也被孩子们的激情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同学们读了起来,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缓慢,时而深情表白,时而激越豪放。情不自禁时各种肢体语言来帮忙,世界上哪里还有比这声音更美妙的声音呢?整个教室都沸腾了,每一个同学都好像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着诗歌的艺术魅力。
课上到这儿,我觉得我该收场了,要不,孩子们可真会累坏的,要知道,点燃激情不容易,激情燃烧起来也要有个度的把握,我说:”同学们,这首诗读得太好了,太感人了,太给力了,你们不想小组合作来一次诗歌朗诵表演?”
“我们自己设计朗诵形式吗?”
“允许设计服装道具吗?”
“可以,每个组的节目,必须是小组全体组员智慧的结晶,辛勤努力的结果。我们在语文活动课时进行比赛,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组长的组织下,积极准备吧。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好节目。”
“耶!”教室里一片欢笑声。随机,一个个都像抽了筋一样,累倒在桌子上了。
走出教室时,我还有些不舍,看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带着由心而生的激情朗读文章,其效果就更好了,问题是怎样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还真是语文老师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