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2017-04-27陈俐憓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音乐课美的音乐

陈俐憓

(重庆市长寿实验中学校,重庆,401220)

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了,按理说,我们的音乐课应该上得越来越精彩,学生应该越来越喜欢,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很多音乐老师都反映:学生上课打瞌睡、私下说话的现象大有存在,对音乐课一点不感兴趣。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课,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和更多的美的享受,怎么就变成无聊的、令人讨厌痛恨的课了呢?是学生对音乐课的要求高吗?学生又需要怎样的音乐课呢?实际上是学生需要精彩的音乐课,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音乐课呢?下面我通过20多年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确定美的教学目标

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是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想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成为美的乐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教学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比如在《春游》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中心,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美、春天的美,感受乐曲中的意境美、旋律美、歌词美,来引导他们在愉快的“春游”活动中学会歌曲为教学目的。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更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选择美的教材内容

好的音乐教学内容总是贴近学生的心灵,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襯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挚热的情怀。这种立意和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精选音乐教材,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的内涵,让音乐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比如在《感受节奏》一课中,可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找丰富多样的节奏,如敲门声、布谷鸟的叫声、闹钟的声音、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节奏感的语句等,在音乐中感受节奏,认识节奏的不同特点:密集节奏、切分节奏等等。这样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和体验了音乐,受到了音乐带给的美的熏陶,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

三、打造美的音乐课堂

我们确立了美的教学目标,挖掘了教材内容的美,这还远远不够,这只做了第一步。要使我们的音乐教育真正成为美的教育,具体就体现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我认为:音乐课堂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导入要美

新课导入是否新颖、有吸引力,是上好一堂精彩音乐课的前提,生动形象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的导入要做到语言美、意境美、动作美。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启发,要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与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产生对音乐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因此,我们要从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将他们带入美的意境之中,要运用新颖、有吸引力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音乐的氛围中。

(二)教学语言要美

音乐是一种美,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走入新课程后的音乐课更应始终贯穿着美,体现着美,尤其以教师的教学语言美最为重要。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启动学生激情的添加剂,它可以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所以,我们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随着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富于表现力的讲解,去感受音乐作品轻快、热烈、优美、悲伤等情绪,体会宽阔、平缓、宁静等意境;要善用、妙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如:“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你们的表现让我太激动了!”……这些发自内心的充满美感的语言,不仅能增强表演者的自信心,更能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三)教师示范要美

音乐教育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使受教育者通过情感体验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情感的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教师具有实力和感染力的范唱、范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比如在教唱民歌《为了谁》、美声歌曲《共青团员之歌》和通俗歌曲《手拉手》时,我们可以运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来深深地打动学生,折服学生,使他们迅速产生学习民歌、美声、通俗歌曲的欲望。这样,整节音乐课,他们必会兴趣盎然、积极学习,全都会迫不及待地寻找民歌的感觉、美声的发声状态、通俗歌曲的唱法。教师示范的影响力,远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我们就得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要美

一堂精彩的音乐课,一首好的歌(乐)曲,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是音乐课成功的关键。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别具匠心的设计,会让学生觉得你像一个“魔术师”,对他们永远有着展示不完的新奇世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竞赛”“评比”的方法激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注重与时代社会结合,运用“开心辞典”形式;注重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音乐大反串”“学科大反串”活动、“课前三分钟表演”,以及“非常6+1”等形式进行教学。这种愉悦性的音乐教学方法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真理,使音乐教育真正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总之,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动脑,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激起学生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我们的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美的乐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好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猜你喜欢

音乐课美的音乐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音乐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音乐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