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T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型英语能力培养模式
2017-04-27穆思融
穆思融
内容摘要:随着cET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承载着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的重任,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英语能力。本文以CET改革为背景,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英语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CET改革;创新型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承载着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的重任,而近几年,随着cET改革的不断推进,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型英语能力已迫在眉睫。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滞后,缺乏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数量的增加,对大学英语教师数量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大学英语这门必修课,教学任务繁重,而且授课周数最长,但是大学英语教师现状却是师资紧张,逐年的扩招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压力的加大,从而没有过多时间去钻研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而且,由于社会更方面对英语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每年新生的入学英语水平也有相应提高,而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就相对滞后,仍然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目标,而缺乏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呆板,缺乏应用能力培养
大学英语这一传统课程,经过多年的延续、沉淀,有些教学方式已经呆板过时,在教学上仍然单一使用语言传授知识,加之学校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配备上设备精良的新媒体技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英语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而基于呆板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读、写方面能力相对较强,而听说能力却很弱,加之四、六级通过率的重压,导致教学现状仍然是教师掌握教学的主导地位,无法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程度不足,也就谈不上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教学评估手段单一,缺乏创新能力考核
一直以来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所有的课程测试及教学评估也都是基于这五方面技能的考核,而对英语创新能力的考核则是被忽略的。创新能力是由个性化体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面对问题有独特的视角,见仁见智。在学校的教学测试上,测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基本技能,忽略了创新思辨能力的测试,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程度不够,导致都把经历放在了应试上,而无从谈起创新能力培养。
二、大学生创新型英语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
(一)刨新型英语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人类大脑在逻辑制约下的非逻辑跨越,是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在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的综合运用。因此,人类在认知的过程中积极应用创新思维,应用创造性的方式与方法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来不断加强人类的知识总量,从而满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需求进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的认知。大学英语作为引领学生接触西方先进人文思想的主要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追求学生的最新独创知识思维,并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探索出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来驱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形成创造新的价值的能力。
(二)创新型英语能力培养的策略
首先应树立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教学理念,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造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让学生主动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主动用英语交流,主动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英语更加自信,思维更加开阔,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其次,多创造条件使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以往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只是当做工具去死记硬背,学生严重缺失英语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大学英语教师应改变固有的观念化教学,优化丰富教学形式,发展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从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习到的英语知识主动的投入到实践中并能进一步用英语思维将知识进一步创新发展。最终将英语作为锻炼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大学创新教育的目的。
以下为具体培养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1.提倡多角度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立体性的特点,表现为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的能力。2.学生应走出课堂,积累丰富的素材,有了足够的素材,就会有效减少学生说不出,听不懂,读不明白,不会写尴尬场面。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会显著提高。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应具有异常、新奇的特点。教师有责任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培养思维的跳跃性。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能够缀合材料,开拓思路,塑造形象。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是创造性思維的重要环节。因为创造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具体化,所以一切文艺创作中的新形象,科学家创造的新假说、新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环节。无创造想象,创造性活动就难以顺利进行。创造想象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社会实践,也有赖于创造者强烈的创造欲望、丰富的表象储备、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以及积极的思维活动等。4.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好奇心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好奇心、求知欲是对知识本身感兴趣,是一种最重要的最稳定的动机,是内在动机。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交替发生作用的。因此,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外在动机,逐步引导学生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激发外在动机,使两者不断相互结合彼此交替,这样才能更充分地推动和维持学习活动。这样也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现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动机强,求知欲大且好奇心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三、GET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英语能力培养的启示
随着教育部各项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也在大踏步地进行着,自2013年至今就进行了数次改革。其目的在于“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改革后的听力考试多层次、多角度、更客观地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视,翻译考核则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历史高度,阅读题型的多样化则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对英语知识的全面掌控能力。面临如此重大的考试改革变化,大学英语创新能力教学也应该随之做出相应的改革,也是学校和教师必须正面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听说互动教学模式
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听、说是紧密结合的,这恰恰是很多教师所忽略的一点,导致听力课堂上只注重让学生听,而忽略了说,而若要使学生的听力能力有创新性的提高,则必须结合说的能力。因此,在课上,在组织学生听材料的同时,教师可以将研讨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听力教学中,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就听力材料内容展开积极的讨论。教师也可以展开情景教学,围绕听力内容,设置适当的情景,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说的能力训练。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录像或者原版电影,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而这种观看要伴随着一定的目的性,要学生每观看结束都要有所收获。而课下,学生则要利用课外时间选择适合的朗读材料进行练习,挺高自己的语音面貌的同时加强英语带入感。在做阅读练习时,也可根据对短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将材料的重点和逻辑复述出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二)引入跨文化教学理念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息息相关的,在CET考试翻译题型中对文化考核的渗透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大学英语的跨文化教学既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西方的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准确掌握中国文化的语言表述,尤其是针对时下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要及时引领学生更新知识储备。在完成课堂英语教学任务时,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对接触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表达方式进行横向比较,寻找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相反,还要培养学生摆脱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式的束缚,这也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适度移情的原则,帮助学生真实体验西方文化的底蕴,正确引入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模式,达到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达到动态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
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英语阅读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是在CET考试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培养和考核学生英语能力你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语篇理解的主要目的是從宏观上将语篇与语义结合起来,而语篇中的微观结构则是要学生正确识别特定的词义、句法结构甚至语句之间的关系。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求学生在宏观上理解语篇内容,又要在微观上能够解释特定语义的含义,这也是最新CET改革阅读题型中所体现的考核项目。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对篇章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机械的分析和讲解。要从宏观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了解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深入训练学生的英语分析思维,使学生对文章中所呈现的内涵和情感进行融合,并能够创造性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