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短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7-04-27杨冬如
杨冬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68-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经常困扰着我们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中高年级有些课文篇幅较长,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而学生年龄又小,接受能力有限,教师教起这类文章来,往往感到难度较大。如果逐段讲,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如果不这样,又觉得好像没有讲深讲透,学生也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云。
如何辩证解决“长文”教学内容“长”与教学时间“短”的矛盾,实现“长文短教”,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一个难点,教师们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达到“长文短教”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
1.紧扣题眼,入驻课文
一篇优秀的文章,文章题目往往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从题眼中学生已经找出文章中的主人公是父亲与儿子。父与子在地震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了不起的父与子?抓住了这条主线,整篇文章的教学思路就非常清晰了,犹如一串珍珠,既不失主题,又突出了重点,实现了本课及整组单元的教学主旨“人间真情”。
2.理清脉络,重点突破
大多数文章都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那么这个“点”、“线”、“面”就是文章中的中心句(或者重点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
人教版新课标中中、高年级的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这样的句子,如《搭石》一文中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詹天佑》中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草虫的村落》中的“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我们完全可以抓住那些句子做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去发现,效果会很好。
一篇文章无论篇幅多长,总有其重点内容。抓住重点内容,就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找到了突破口,就容易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2.1從分析课文的脉络与布局入手,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笑谈《水浒》鲁迅的风趣幽默、对晚辈的慈爱、关心,委婉的批评,为晚辈着想。
笑谈“碰壁”爱憎分明,为全中国的老百姓,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笑谈“碰壁”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2.2对内容上有延续性的课文,从写作特点入手,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例如《开国大典》中的“开”是什么意思,并用时、地、人、事四要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围绕这件事,主要写了哪些场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把“宣布成立、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读公告、群众游行、升国旗、阅兵仪式”填在恰当位置。
A研读场面“宣布成立”。
点: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面:首都人民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B研读“升国旗”这个场面。
点:升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
面:一齐瞻仰鲜红的国旗。
3.依文本,重积累
3.1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阅读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它的凭借就是语言文字。对于长文,其丰富的语言就是我们训练的着眼点。
抓重点段进行语言训练:比如《搭石》一课,可以通过寻找“美”这个阅读环节,组织学生读文感悟搭石的景色美、过搭石的协调有序美以及蕴含的人情美。而这些表现“美”的语段、词语,就是重点要品味的语段、词语。通过品读这些语段、词语,实现感悟理解。然后通过想象说话,描述搭石的景色美,讲述过搭石的协调有序美;以及扩谈过搭石情况进一步体会人情美,促进学生对课文言语的内化积累,并完成转换表达。
3.2挖掘文章写作“范例点”。由于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均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其作文的样板作用。因此,对于某些长文,我们完全可从作文方法指导的角度来进行处理。如从课文的语文实际出发,从小处着眼,从语言表达的方式着眼,在课文中寻找、发现、提炼出语言表达的某个方面的技巧来进行教学;或从词语表达,或从句式运用,或从段落写作,或从人物塑造,或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积聚一个闪亮“点”。
总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对于“长文”, 只要找准切入点、 训练点, 就能抓住全文的“神经中枢”,纲举则目张。长文短教,老师“教”的时间压缩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时间进行感受、 进行理解、 进行欣赏,进而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