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改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分析

2017-04-27蒋大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蒋大伟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 要:现阶段,在体育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在原有的陈旧教学观念以及模式上进行创新思考,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思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期待提高体育教学课程效果,并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

关键词:体育教改背景 教学模式 创新思考分析

本文就体育教改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诠释,并对现阶段体育教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对体育教改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提出建议,从而达到体育课程改革的期望目标。

一、体育教改背景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

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绝大多数学校都进行了课程改革,然而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只是表面形式上进行改革,部分教师还未领会到教学改革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观念进行课程教学,只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完全忽略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训练,完全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热情。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全忽略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差。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从学校开始,这些教师就只是进行单一的体育竞技训练,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这种竞技教学模式带入到课堂,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只是单一的让学生进行练习。由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时间一长,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单一,对体育课堂的学习视野也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课堂讲解上,不仅导致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缺乏,还使得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3.教学评价标准固定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评价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然而在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致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忽略掉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以及主观能力,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也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训练成绩以及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状况,但是这些都只是单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需求方面都没有进行关注,严重打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体育教学设施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境界不断发展,不少高校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是对于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设施却被忽略,例如在体育场地的整修上,体育器材的置办以及维护上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的学校为了招到更多的生源,将原有的体育场地进行改建,使得学生不仅没有完善的体育设施,甚至连体育场地和器材都得不到满足,学生无法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这是体育课程教学一直达不到期望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体育教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1.课程结构多样化

在体育教改的背景下,高校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增加了选修课,使得体育课程结构变得多样化,让学校的体育课程变得更加完善和充实,也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拥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我国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学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体育专业,打破原有的固定体育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得学校的素质化教育更为全面的展开。

2.教学模式多样性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追求素质化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丰富充实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3.全面、积极的教学评价标准

在体育教改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因此原有的教学评价体制已不再适合对现今的体育课堂进行评判。高校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应当结合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以便对每一节的体育教学进行随堂评价。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以及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都采用教学评价机制,不断地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改善,不仅能够对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的熟练程度进行综合性测评,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体育教改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1.丰富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充满竞技性和军事性的教学模式,按照体育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当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改革,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方式改变成具有生活趣味性质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教改背景下,教师不在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只是发挥其引导作用,学生则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求知欲,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感觉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提升,由原先的被迫接受转变为我要学习,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国的体育教师往往都是只注重体育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師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团队合作教学模式

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对学生采取分组模式进行团队训练,并进行团队之间的比赛,评选出优胜队伍。分组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团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还增加了学生自身团队合作而能力,锻炼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自主组织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充分锻炼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交流能力。

四、结束语

在体育教改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得到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得自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求,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基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素质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探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谢睿.体育教改中创新教育问题探讨[J].科教导刊,2015,(5)

[3]刘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4]熊润捷,揭璇丝.体育教改中创新教育问题探讨[J].科技展望,2015,(21)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