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课前导入的四种方法
2017-04-27焦名烁
焦名烁
一、直接导入
例:功的导入
师:(图片)货物在起重器的作用下,什么能量改变,什么力做功?研究表明,功和能量有密切关系,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功。
师:(图片) 列车在机车的牵引力运动
生:动能增加,牵引力做功。
师:(图片)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作用下
生:弹性势能增加,手的压力做功。
师:通过实例表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点评:直接给出课题,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涉及的内容,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注意力集中。
二、情景导入
例:自由落体运动
师:大家猜测一下,特雷弗把荧光棒扔进井底是什么用意?(影片《地心游记》)
生:七嘴八舌说着,有说看看井底有没有水,测测井的深度……
师:井有没有水,可以看出来,深度怎么测呢?
生:(讨论)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荧光棒扔进井底这个过程是一个什么运动,并且可以计算这种运动过程的时间、位移、速度。
师:大家如果去考察地质的话,也看到这样的枯井,扔个荧光棒下去,心里默计大概是1.5s,那枯井大概有多深?
生:大概11m左右。
点评:在课堂内创设合适的物理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试着解决问题,生活物理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物理导入方法。
三、例题导入
例:光的全反射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光的折射,来看这样的一道题。
一束光从水入射到空气中,已知n=1.33,请问①当入射角是30°时,折射角是多少?②当入射角是60°,折射角是多少?
生:感觉很容易,就是带公式而已。第一问很顺利,第二问发现不对劲,左顾右盼对着答案,而后发现大家计算结果一样,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其实在这样的问题中,却有一个重大发现。大家发现了吗?60°的入射角折射角是大于90°,计算是不存在的,那到底有没有折射呢?
生:学生激动地猜有或者没有。
师:我们在用实验来检验一下,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全反射。
点评:这道题看着很简单,但也可有重大发现,使学生意识到物理观察、思考应该是身体力行。其实介绍完全反射依旧可以利用计算得出,空气入射到水中是不会发生全反射的,而知道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折射率大的入射到折射率小的,这时给出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两个概念比较合适。
四、物理学史导入
例:磁现象
师:大家来猜猜它是谁?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先秦的时候就有很多记载它的故事。《管子》最早记载了:“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吕氏春秋》也有:“慈招铁,或引之也。”
生:是磁铁。
师: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其实是利用什么原理呢?
生:同性磁极相互排斥,异性磁极相互吸引。
师:是的。战国时期人们就利用天然磁石做出一种样子像一把汤勺,其勺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利用多媒体打出照片)古人把称成为司南。同學们知道司南是谁的祖先?
生:是指南针。
师:最开始时是鱼的形状。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播放图片)
然后是指南龟(播放图片),最后才是指南针。接着做出可以判定方位的罗盘,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问学生)有了罗盘就可以做什么呢?
生:航海。
师: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说明当时有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都是依赖指南针和罗盘。我们一起进入磁场的学习(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物理学史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的伟人事迹,艰苦执着的物理精神,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横岭志强希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