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岁的儿子“怕死”怎么办?

2017-04-27豆苗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3期
关键词:浩浩长大小朋友

豆苗

“妈妈,我爷爷呢?”餐桌上,4岁的浩浩突然问了这么一句,气氛顿时变得凝重。孩子以为我们没听懂,又问了一遍:“别的小朋友都有爷爷,为什么我没有爷爷呢?”“你有爷爷,只不过,爷爷生病去世了。”因为爷爷是猝死,浩爸当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受到很大的打击,也成了他的心结,我们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考虑到浩爸的感受,我赶紧帮浩浩解答,心里祈祷着他不要继续问下去了。

谁知,浩浩又继续问:“爷爷生了什么病呢?”许是被勾起了伤心的往事,浩爸有些不耐烦:“你问这些干什么?长大你就知道了!”浩浩咬住筷子,略加思索:“我早就想问了,只不过忘记了。”我拍拍儿子的脑袋,柔声地说:“吃饭吧,菜快凉了。”想不到,儿子才吃了几口,再次语出惊人:“现在,我们家里只剩下爸爸、妈妈、奶奶、姥姥、姥爷和我了,不知道这6个人谁会先死?”

这下,浩爸再也忍耐不住了,训斥道:“你怎么回事?净问这些没用的!我们死了对你有什么好处?”说完,把碗一推,回书房了。儿子知道自己惹了祸,低着头,瘪着小嘴不说话。看着他那可怜的小样儿,我有些于心不忍:“浩浩,以后关于死亡的话题,只和妈妈一个人说,好不好?”浩浩点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孩子的思维真的很独特,我有点儿跟不上他。晚饭后,浩浩蹭过来偷偷问我:“妈妈,你几岁?”“31岁。”“那你能活到几岁?”浩浩不依不饶。我这才体会到,被别人直接问关于死这件事的确不太舒服,但既然答应了孩子,就要说到做到,“不知道,大概到100岁左右吧。”浩浩想了想,然后问道:“妈妈,你是不是说过,人要好好吃东西才会长大?”“对呀!”

我正暗自庆幸儿子转移了话题,不想他却杀了个回马枪:“妈妈,从明天开始,你不要吃东西了!”“为什么呀?”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道:“这样你就不会长大了,长不到100岁,你就不会死了。”我哭笑不得:“妈妈不吃饭的话,不到一个星期就饿死了。”原本是句大实话,不想却把儿子惹哭了:“妈妈,我不要,我不要你死嘛……”我不得不赶紧转移儿子的注意力来安慰他。

其实,儿子一直很怕死。有一次,我带他去游泳,正好赶上游泳池换水。他看到从地漏里流走的水,害怕自己也被吸走,说什么也不肯下水。还有一次,车开到半路突然没油了,他问我:“汽车没油了就跑不了了是吗?”“当然!”谁知,当晚睡觉的儿子就惊醒了,嚷着要喝奶,还说:“不喝奶就死了!”

这几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孩子虽小,但关于生和死的思考却从未停止过。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释清楚,他就会执着地追问下去。果不其然,第二天放学后,儿子继续昨晚的话题:“妈妈,老师说了,有的小朋友没有奶奶,有的小朋友没有姥姥,这很正常!我就是那个没有爷爷的小朋友!”这么机灵的答案,我怎么没想到呢!正当我要庆祝儿子找到答案时,不想,他却继续问道:“现在,我知道爷爷死了,可是,他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呢?”

看来,他对死亡的理解还是很“幼稚”。在老师的启发下,我开始试着把这个话题正常化,并给予明晰的答案,而不是一味地否认和拖延。“死了就是去另一个世界,不能回来吃饭,也不能陪你玩了。”浩浩似乎明白了,“可惜,我还没见过爷爷呢!妈妈,那我长到多少岁会死?”“不知道,我只知道,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死亡。”听到这个答案,浩浩很受用,不一会儿就主动把话题岔开了。

儿子对这个话题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兴趣:“人死了是不是就像是睡着了?”“悠悠说人死了会睡在地底下,是吗?”当我客观、平静地回答后,他就能很快克服担心,转而做别的事了。不经意间,儿子居然学会了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有一天,我听他和爸爸在讨论:“爸爸,我觉得人长大后,剩下的生命就变少了。”有了上次的經验,浩爸也变得柔和了很多,他笑着说:“所以,现在的时间才很宝贵。儿子,你还有那么多的时间,想用来做什么?”看着爷俩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死亡,我知道,浩爸也过了自己父亲去世的那一关。原来,处理孩子对死亡的担心,也能让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有一些新的思考。

猜你喜欢

浩浩长大小朋友
大学生暑期耕田挣2万元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小蚂蚁
不客气
Let’s DIY Poster
今天,你微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