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考察“他们说”
2017-04-27蒋李
蒋李
擅于抓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罗勇 武汉市弃疾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瀚辉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带给我极大的震撼与思考。
瀚辉最早是为酒业公司生产装灌流水线的小型企业。创始人后来发现,由于酒瓶使用年限较长且重复使用率很高,该领域很快就会成为产能过剩的红海。
创始人瞄准了个性化需求更多、附加值更高的医药行业,从事制药设备、药品包装设备的开发和生产。
瀚辉的特色,在于瞄准客户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流水线和流程设计。这种定制化的机制,使其大获成功。
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生产机制
赵丽屏 武汉科力协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此次德国之行,考察的企业尽管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德国“两化融合”体现在各个环节。一些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物料从配送到加工的每一步,都通过二维码识别跟踪,实现产品的全程溯源。
其次,德国企业建立了以顾客和服务为导向的生产机制,能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调整和自我修订。
德国有工业4.0,中国有“中国制造2025”,国情不同,战略目标与战术应有所不同。在我看来,中德制造业除工业起点、硬件设备存在差距外,更大的差距体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及管理文化之中。
在最关注的领域比对手更优秀
刘杰 京山鑫利化工建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长
考察中,我对德国工业4.0在企业层面的应用有几个深刻印象。
第一,产品创新。德企注重挖掘个性化需求,确保公司在客户最关注的领域做得比对手更优秀。
第二,设备创新。推进“两化融合”实现设备信息互联,这样既能阶段性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升生产效率。
第三,双元制人才供给体系。企业、政府参与的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地供应企业需要的人才。
此外,本次考察中我发现德国建筑行业在建材、施工方面有很多亮点,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强烈建议《支点》杂志能再组织一次聚焦建材领域的赴德考察。
用细节打动客户
陈力 武汉正隆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本次考察企业之一的欧倍德公司,是德国最大经营建筑材料的跨国连锁集团,考察中我感受到德国建材不仅秉承了环保、耐用的理念,还格外注重细节。
举个例子,不少建材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德国都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如针对饮水管道滋生藻类细菌、饮水管道5-8年后老化漏水、瓷砖两年后空鼓脱落、家庭基础装修污染、建材粘接部位开裂、墙面2-3年开裂粉化脱落等,这些都值得学习。(支点杂志2017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