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天发呆5分钟

2017-04-27苏子萱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脑

苏子萱

“高压140,低压93。”体检医生轻描淡写地给我报了血压,看我一脸惊愕的表情他又补了一句:“这很常见,现在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了,前两天一个23岁的男孩儿竟然查出了脑梗!”

天啊,我一直认为这些病离自己很遥远。没有高血压的遗传病史,没有肥胖高血脂,也没有暴饮暴食,怎么会才30多岁就出现高血压症状?医生则很肯定地说:“压力!”他告诉我,目前有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性植物功能紊乱,最直接的病症反应就是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和失眠多梦。这些症状我都有,看来我真的“病了”。

1月10日 星期二

去年6月份公司调整岗位,我被任命为人力资源部总监。本来就自我要求高,再加上老总这么器重,我自然要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才能对得起头儿的栽培。很长一段时间,我满脑子都是工作上的事儿,有时候半夜会突然惊醒,非要确认所有工作都完成才能入睡。不仅我是这个状态,老公郭宏轩也是一样,保险行业工作压力超级大,他已经患上严重的失眠症,每天必须依靠药物才能睡着。现在更可怕的是,我们家7岁的儿子果果也出现问题了:一到考试前几天,这小家伙就开始焦躁不安,一直絮叨着如果考不好就会被同学嘲笑……真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焦虑已经传染到孩子身上了。

“我们一家三口全病了!”我飞奔到好姐妹心理咨询师芳子的工作室,“快!给我看看病,我这血压都开始飙升了!”芳子听了我滔滔不绝的讲述,微笑着回答:“亲爱的,你放轻松点儿,别整天火急火燎的。依我看,有一种‘发呆疗法正适合你们这一家子‘急祥三宝!”

发呆很难吗?如果发呆能治疗高血压,那药厂岂不全部倒闭了?其他的我不敢说,发呆本小姐还是很擅长的,记得小学上数学课,我端坐着注视黑板,看似认真的样子,可心思早就飞到爪哇国去了!

姑且死马当成活马医吧,我决定试试看。芳子告诉我,发呆人人都会,但未必都能做得好,最重要的是努力做到“三不”:不思考,即发呆时脑袋空空,什么都不要去想;不关注,不要将目光专注于一点,也不要在意看到了什么;不刻意,发呆时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不要紧绷身体,随心随意即可。晚上洗漱完毕,我穿上舒适的家居服坐在床上,拿着果果的计时器,设定倒计时5分钟,然后盘腿面对白墙。

我从来没有这样关注过我家这面白墙,这墙看上去很白,但是盯时间久了竟然会出现各种闪烁的黑影,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吗?今天检查人事数据报表,我竟然发现了5处错误,统计人员是不是觉得我眼睛有问题才这样糊弄我?他们不仅工作不细心,而且严重拖延交表时间,今年的员工培训计划我已经安排一个多星期了,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把初稿拿出来。唉,真让人上火!还有……“滴滴滴”5分钟时间到,这会儿我脑子更疼了,我一边盯着白墙一边提示自己放松、放松,可工作上的事就像春运返乡人员上火车一样,推推搡搡的硬是挤到我的脑子里!失望的我给芳子打电话抱怨,芳子却哈哈大笑:“这可不叫发呆,你这明明就是典型的面壁思过呀!”

1月11日 星期三

我忍不住上网查了查,原来,每天发呆5分钟是国家卫计委提出的乐享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主要是通过放空自己达到身心深度放松。这么好的办法我可不能自己独吞,不如借机拉着老公和儿子一起来个“发呆总动员”!

“面壁思过”是要不得了。我认真地宣布:“今天的晚间任务是,一起发发呆!”果果笑嘻嘻地坐了下来,老公也比较配合,直挺挺地半躺在沙发上。“正确的发呆方式是放空自己,什么都不要想,做到脑子一片空白!”我朗声说完后,努力进入状态。

屋内一片寂静,邻居家电视机的声音都能够依稀听见。“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要想……”为了避免自己像上次一样被“绑架思维”,我在心中一直重复这句话。刚过了1分钟,儿子就坐不住了:“妈妈,我脑子里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再这样放空一会儿,考试真要不及格了!”老公也破了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芳子说的发呆疗法呀,简直就是被迫静坐!”

芳子听了我的体验过程,很严肃地指出了问题所在:与家人一起发呆,千万不要有任务感。不是为了发呆而发呆,而是为了真实的需要去发呆,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家人,尤其是孩子此刻是否有合适的心境和情绪发呆。

1月13日 星期五

今天,芳子给我安排了“特殊福利”—体验渐进式放松。她让我躺在工作室的一把漂亮的贵妃椅上,在温柔的音乐中,我听到芳子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请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头顶,放松你头上的每一根头发,使你的眉头舒展开,再放松你的眼睛……阳光照在你的身上,暖洋洋的,大腦中一片光明……”在芳子的引导中,我慢慢体会到了美妙的放松过程,烦乱的思绪就像浸入了温暖的海洋里一样。当我跟着她倒数数字苏醒后,真觉得神清气爽。“这叫渐进式放松,也是催眠,和发呆起到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能通过发呆达到和渐进式放松差不多的感觉,才算是成功了!”

芳子还详细向我介绍了发呆的作用: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每天适度发呆能将患焦虑和抑郁的风险降低25%。当你心无杂念时,大脑中的α脑电波就得到加强,从而达到改善情绪、缓解焦虑不安、提高免疫力等效果,属于积极心理的一部分。

在感到焦虑时发发呆、放空大脑,可以将废弃的杂念扔进垃圾桶;忙碌之后发发呆,则是对于紧张身体和心理状态的一种放松;被挫败后发发呆,做一些小小的“白日梦”,则可以对现实中受到的伤害进行适当疗伤;困惑时发发呆,则可能在沮丧情绪缓解之后,突然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看来,我还真得对这小小的发呆下点儿功夫。

1月14日 星期六

带着这样的信念,我打了个“飞的”和老公直奔市郊,到了美丽的湖边。我们找到一个靠湖边的观景房住下,夜晚的湖面如同一面镜子,月光照在湖面上,倒映出淡淡的光辉,如梦幻般美丽。坐在窗边看着湖中的月亮,我和老公仿佛已然置身于湖心的一叶扁舟中,伴着月光在微风中摇曳。此刻,我们谁也没有说话,而是让大脑放空,静静地去享受这份美好。就在欣赏月光的一刹那,我顿时找到了那种熟悉的感觉,很轻松、很愉悦。“老婆,我刚才好像有一种在湖面上飞翔的感觉,久久不愿意回神。现在感觉思绪就像大脑被湖水洗过一般清透。”

老公啜了一口茶,盯着我的双眼格外明亮。“这段时间一直被一单业务烦扰着,总觉得手续难办、过程难走,现在想想,似乎是从开始就把努力的方向弄错了。”

这久违的通透感让我也十分欣喜,和老公在一起发发呆,虽然是各发各的,但我的潜意识非常安心和温暖,比起一个人时,更容易放松。如芳子所言,这小小的发呆就像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让滚烫的齿轮短暂停歇,然后整装待发,缓慢开始。人的一生如同一次旅行,没有必要慌慌忙忙冲向目的地,停留一会儿、感受一下,真的很好。

1月16日 星期一

湖畔的美丽旅程已成为过去,我也不可能一直依靠这种“高端”的外在环境来确保自己发呆成功。发呆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的,放弃心中一切杂念后轻松舒适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午餐后,我一改平时没完没了刷朋友圈的习惯,走到公司的小花园里,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坐一会儿。我微微闭着眼睛对着太阳的方向,眼前一片红彤彤的色彩,感觉自己也融入到了这种红红的色彩中,变成一道温暖的阳光。这样放空了大概3分钟,睁开眼后,我竟然觉得神清气爽,如同刚刚舒舒服服睡了一觉。“叮叮”的手机铃声响起,老公发来一条短信:“刚才,我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窗子发了会儿呆,竟然连同事的敲门声都没听见,还在合同里发现了一处没人注意到的错误。真是‘勿以发呆事小而不为啊!”

芳子告诉我,发呆不需要过于刻意,也不需要给自己严格设定时间或地点。重要的是,要做到放松,不仅仅要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更要放松大脑和思维。当主动放松成为一种习惯,压力就会在这种习惯的挤压下一点点失去存在的空间。

好吧!从现在开始就让我重新变成一个“呆萌”的姑娘吧,现在我已经做到可以跟老公同步发呆,下一步,我还想带上儿子,在家里组成一个“呆萌三人组”。每天发呆5分钟,健康、轻松、愉快的感觉迟早会回来!

猜你喜欢

大脑
Seven Things That Happen to Our Minds When We Read 我读故我在:阅读如何塑造你的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