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光谷新模式
2017-04-27李文卉
李文卉
核心提示:建平台、聚资源、优环境、增活力,乃光谷双创探索之路的十二字经。
2月24日,科技部为湖北新晋的2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授牌。其中,由烽火科技主导建设的光通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由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发起的光电显示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被评为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单位。至此,湖北已经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42家,数量居中部第一。
自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数量的井喷。
在高校云集、人才扎堆的武汉,“双创”基因早在30年前就已萌生。1987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武汉成立。历经30年发展,武汉市创新创业平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时俱进转型升级,逐步完成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由单一服务向全链条服务、由区域资源整合转向全球资源整合的蜕变,孵化出的科技企业超过一万家。
“双创”支撑光谷长足发展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用短短12个字道出了光谷“双创”的探索之路:建平台、聚资源、优环境、增活力。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创新创业平台,光谷一马当先。
作为“双创”的载体,这个平台既包括空间载体,也涵盖产业载体。光谷“双创”平台建设有三大抓手:第一个抓手是让“双创”服务机构遍地开花。截至2016年下半年,光谷已建成51家孵化器及加速器,孵化面积达425万平方米;50多家众创空间,其中16个为国家级。为对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组建了8家工业技术研究院、216个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工研院在孵团队超过20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51家。
第二个抓手是举办一系列高水平“双创”活动。“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楚才回家”等活动,已成光谷“双创”品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光谷青桐汇走进20多所高校,50多个项目累计获得16亿元融资,并成功复制推广到孝感、襄阳等地。在光谷,双创活动日均达6场,“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三是建设“川”字型“双创”聚集带。加快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实施“创谷计划”,建设移动互联创谷、空天创谷、资环创谷、生命健康园创谷等一批创谷,建设光谷创客街区,着力打造“川”字型双创聚集带。
除此之外,光谷一批大型企业也在内部搭建了创业平台。盛隆电气集团和烽火科技分别牵头创立了盛隆创业咖啡、烽火创新谷等一批众创空间。从光谷创客街区,到移动互联创谷,一个“川”字型的创新创业集聚带,正在为“双创先行区”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按照武汉市科技局的规划,2017年武汉市还将新增50家以上的众创空间,对新列入的国家级孵化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单位、国家级众创空间,一次性给予150万元补贴;对新认定的省级或者市级孵化器(含加速器)、众创空间,一次性给予30万元补贴。
实际上,在武汉光谷,“双创”支撑新经济长足发展的效应早已十分明显。
光电子、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命健康五大新兴产业,正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速成长,彰显着光谷未来5至10年的活力。去年每个工作日,光谷平均新增60户企业。截至2016年10月,光谷企业总数已超4.5万家,企业税收较上年增长30%。大量创新创业人才加速聚集,新增社保人数11.96万人。
那么,以“光谷”为品牌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是如何服务光谷的“双创”氛围和团队,又是如何把武汉的“双创”服务品牌带到全国,将低成本试错孵化平台模式推向全国的?有必要选取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机构进行剖析。
光谷青桐汇——汉版巴菲特午餐
以“创业辅导+天使投资”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可以概括为光谷模式的一种,光谷青桐汇则为其中的代表,它也因此被誉为“汉版巴菲特午餐”。
创办3年多来,光谷青桐汇已累计举办近40场活动,路演项目超过200个,近600个项目从这里推介出去,对接投资机构200余家,观摩者逾3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超60个项目累计融资近18亿元。其中,卷皮网等项目在活动现场路演后,不仅获得了融资,还快速成长为行业翘楚。
这个由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项目,最初是为大学生创业而搭建的“找项目、找资金、找市场、找团队、找资源”平台,经过不断升级换代,目前已成为垂直聚焦的专业化创业平台,举办过互联网专场、生物医药专场、智能机器人专场等。参加路演的创客,年龄最大的甚至超过65岁。
去年,光谷青桐汇还首次走出湖北,带着项目到北京路演,获得一线投资人的高度认可。
作为光谷青桐汇的承办方,创业黑马华中区高级运营经理郭文静告诉《支点》记者,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光谷的创业氛围更浓,行业集中在文创、互联网、生物医药等热门领域,从北上广和海外回流的人才,也更倾向于选择光谷创业。
“在不同的城市参加过这么多场项目路演,唯独只有在光谷青桐汇的现场,是投资人坐在前排,各级领导坐在后排。”追梦者基金暨创新谷创始人朱波这样形容,这足以反映出政府對“双创”活动的重视程度。
“许多投资人不管刮风下雨,都按时到场,甚至连路演之前的几次创业辅导也不缺席。这一方面说明投资人对光谷的创业团队非常看好,另一方面也证明我们确实孵化了一批有市场潜力的项目。”郭文静说。
启明星空——将试错成本降到最低
在高校云集的光谷,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出现了一大批依托高校现有教师资源、以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孵化器,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启明星空创客空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设立启明学院,涵盖了“联创”、“冰岩”、“点”、“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机械创新基地”等19个示范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致力于建设学科交叉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启明星空由启明学院和华工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同建设。
“启明星空主要是在创业的最前端,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以及开放式的实验平台,鼓勵学生自己动手,将一个个‘点子转化成‘成品。”启明星空总经理李晓彦介绍,目前启明星空的创新团队,90%以上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在校生,其余的也多是毕业两年内的往届校友。
跨界、创造、分享——李晓彦用这六个字概括了启明星空的理念和模式。
“跨界”是指在启明学院,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在专业上都是打通的,老师的授课是多方面的。比如,他们为学生们量身打造的《设计思维》与《实现创意与梦想》(数字化个人制造)两门特色课程,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跨界思维。
“创造”是指启明学院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动手实践想法的平台和资源,就像一个“小工厂”。
“分享”则采取了更多种形式,包括教授下午茶、创客沙龙、校友下午茶、F2Cafe分享会以及荒岛图书馆等。
“跟上一代的大学生相比,现在这些创客型的大学生更有个性,也更乐于和擅长分享,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启明星空刚好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分享的空间。”李晓彦说,启明星空很注重为学生打造圈子。
“启明星空与别的孵化器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不仅鼓励帮助学生创业,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创业究竟是怎么回事。创业绝不仅仅是一个点子而已,从想法到生产出适应市场的产品,有很长的路要走。创业成功也需要众多因素叠加,不能光靠冲动。”李晓彦认为,高校孵化器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学生勇于试错,因为这里的试错成本远比进入社会后低。
“其他投资人可能更看重行业和市场,高校里的老师则更重视技术本身,所以从启明星空走出去的学生,专业基础非常扎实。”李晓彦说。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成立不到两年,启明星空里已有几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获得了融资,其中最高一笔融资额度达到300万元。
微创新实验室——做成更专业化的众创空间
同为国家级创新性孵化器之一的武汉光谷微创新实验室,则代表了一种“交互设计研发”理念。
微创新实验室拥有华中地区第一家Fab Lab实验室——这也是其能实现交互设计研发的基础。
Fab Lab(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发轫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超级创新实验室,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拥有几乎可以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型工厂。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学生,在Fab Lab课堂中也能创造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产品。
“简单来说,Fab Lab是一个帮助大家实现创意的地方,从想法到产品原型。这里有全球的知识分享、项目交流,有共享的装置设备和数字制造课程。”微创新实验室总经理田卫卫介绍,目前全球有上千个Fab Lab实验室,而中国内地只有十来个。
不过,田卫卫也坦言,Fab Lab实验室对激励和实现创业者的想法很有用,但在涉及产品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足,这就需要微创新实验室能嫁接更多资源帮助他们。
“其实进入Fab Lab的初创团队,很多离真正的创业还非常遥远。首先微创新实验室能给他们提供相对便宜的办公场地,其次还能提供Fab Lab这样的研发平台。微创新实验室的团队也在努力帮他们的产品寻找可以应用的场景和市场。”田卫卫说,技术固然重要,但在推向市场之前,一定要找准需求和痛点,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毫无意义。
微创新实验室正积极与交通领域的公司合作,让实验室里的创业团队为这些公司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初创公司得先养活自己的员工。下一步,微创新实验室要做成更加专业化的众创空间,让这些科技成果能更加精准地与产业对接。”田卫卫说,入孵的团队集中在软件、信息等行业,很适合在交通行业寻找市场。
毋庸置疑,各种各样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专业的服务,以此形成的“光谷模式”也曾获科技部批复,被高度点赞。
但近年来随着众创空间(孵化器)数量的井喷,以及模式的同质化,“行业寒冬”的提法也常被热议。
其实中小型的众创空间本身也相当于一个初创公司,也面临着长远利益和短期生存的矛盾。
真正的孵化器需要深入每一个企业,真正为企业嫁接资源、资金和提供服务,见证和帮助企业成长,而非扮演着“二房东”的角色,从事租赁创业空间收取创业过程中行政服务费用等简单业务。
孵化器虽然众多,能够争取到优质的创业公司并不是那么容易,专业更集中的孵化器竞争力才会更强。(支点杂志2017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