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儿女吃个小饭

2017-04-27张国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3期
关键词:婆媳儿媳妇点儿

张国立

儿女长大,各忙各的,之后嫁的嫁,娶的娶,父母与儿女的感情真的只能回家吃饭时“发展”?

我有个老朋友,真有点儿老,他从儿女工作之后便搞“吃个小饭”运动。闲来无事时约女儿在外面吃顿饭─嗯,得从女儿做起,她们比较亲爸爸。最初是他订餐馆,几年后由女儿订,两人这儿吃、那儿吃,老妈则很少参加,说让父女单独聊聊。即使女儿结婚生子,吃小饭的习惯依然继续。

“跟你女儿有什么好聊的?”

“可聊的太多了,她的工作、她的男朋友到老公、她的旅行计划,总之什么都能聊,就算没时间吃饭,喝咖啡也行。”

至于儿子,麻烦点儿,可能儿子不适应和老爸聊心里的事,搞了几次,儿子觉得应付,老子觉得无聊。没关系,居然变成跟儿媳妇吃小饭。

可能受了朋友的影响,朋友的老婆也开始模仿,假日找女儿逛街,把老头子撇在家里看电视。她和儿媳妇的感情据说便依此法则重新建立。儿子刚结婚,婆媳间的关系有点儿尴尬,有次她找女儿喝下午茶,连儿媳妇一起约,3个女人在一起,用她们家老爸的话来形容:“好家伙,女人的名堂多了,什么组团上网买东西,人多价钱便宜;什么海淘网站代购攻略,不坐飞机就能买尽全球美食。”

看到这儿,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父母不一起约儿女?这个问题我可以代為解答,时间关系,两个人好约,3个人就要迁就时间,事情一旦麻烦,必然无法长久持续。

前两年我去他家拜年,一家子和乐融融,除此之外,他透露一个情报:“有些事儿女不能对老爸说,只能对老妈说;有些事呢,只能请教老爸,老妈在一旁既干扰又瞎出主意。”

我觉得吃小饭挺有意思,也开始和女儿每个月吃一回小饭,顿时我的世界变大了。例如和朋友吃饭,吃来吃去就那几家;和女儿吃饭,混洋食、和食的机会比较多,觉得我的胃得到适度的调节。听女儿讲她的事情,未必帮得上忙,却能长点儿见识,至少我听音乐的范围从李宗盛、罗大佑扩到了牛奶咖啡组合。

还有,因为只有两个人,聊天能聊得更透彻。吃饭和在家聊天不同,环境尤为重要,在家免不了柴米油盐,在外面会聊到不同的事情,像是女儿和男朋友间最近的冷战,她没法子问别人,只能问老爸:“爸,你们男人为什么遇到这种事变得那么别扭?”

问完这个,她又开始问如何与合作的公司男同事相处融洽,我马上回想当初自己怎么应付。对,想起来,凡是合作,意味着最后有一个人得利,另一个人可能也得点儿利,但因为有了比较,使成功减分,甚至一时想不开误认吃大亏。所以一旦合作,多少会发生冲突,除非有一方从开始便退让,事情容易成功。

“男人真小心眼儿,非得我让他?”谁说男人心眼儿大的?男人和女人一样,凡是充满自信的人不在乎利益上的细节;若信心不够强,就计较啦。

你们觉得我的解释还得体吧?

不过找儿女在外面吃个小饭必有其前提,从小即如此,培养出信任感。像朋友的女儿嫌她妈啰嗦,找老爸吐苦水,若是在家里聊,保证无疾而终,可是在外面吃小饭,老爸没有背后老婆的阴影,敢讲多了。

拿我女儿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可能不知道她比她妈更啰嗦。女儿小时候,她妈见天冷要她加衣服,见天热警告她少吃冰。现在吃小饭,夏天不准她爸吃油腻的,冬天还是不准她爸吃油腻的!

因为吃小饭,父母与子女建立了亲情以外的朋友般的感情,这种朋友比一般朋友更好,没情绪问题,没比较问题。

我刚跟女儿吃完小饭,老实说,饭菜不怎么样,咖啡不怎么样,可是吃的感觉对,吃完的心情更对。

你们要不要试试?做老爸的偶尔带女儿出去吃吃饭,老妈偶尔带儿子或女儿出去逛逛街─有没有发现我漏了“老爸偶尔带儿子”?父子本来不易相处,中学之后儿子很少心甘情愿地跟父母出门,要多花点儿功夫,带儿子去书店或是咖啡馆,培养出朋友般的感情。

喂,做儿做女的,别老把父母当长辈,拿他们当朋友试试看,有事没事主动约他们吃个小饭,远比过年回家吃饭更有乐趣。不信?你们试试。尤其婆媳之间,千万别拿对方当婆媳,先试试做朋友。

过年时,与其等儿女回来吃饭,不如每月找他们吃个小饭,没负担,乐趣多。

猜你喜欢

婆媳儿媳妇点儿
春天不应该做点儿什么吗?
儿媳妇比女儿还贴心
聪明媳妇
聪明的姑娘
浅析家庭伦理剧矛盾冲突点的嬗变
再晚点儿
想浮起来?得动点儿脑筋!
想浮起来?得动点儿脑筋
称砣
合理调解婆媳矛盾 聪明男人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