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7-04-27黄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黄玉

摘要: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143-02

1课程概况

《计算机辅助教育》是针对高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它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应用,是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制作能力。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叉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而且又与新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内容多、学时少”,这是《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面临的首要挑战;其次,传统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提高90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群体式的大班授课,导致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充分、有效的辅导;第三,教学内容与教育实践脱节,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弱化了实践和应用性教学,学生无法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更无法体会实践带来的深刻性和成就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人结合我校的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进行了一些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研究和探索,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如何用技术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服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结合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学科发展趋势,我们设置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1基本理论

该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在辅助教育与教学、管理和评价中的应用发展概况以及应用方法、策略和技术等,组成结构如图l所示:

理论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了计算机辅助教育概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和策略、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评价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法。希望通过理论部分的學习,学生能够了解、掌握计算机辅助教育有关的概念和发展方向、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潜在优势以及计算机在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形式及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人机界面及交互的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及计算机辅助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评价等,能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有一个真正的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后面的实践教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2实验内容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必须通过课程实验才能加深。实验课内容主要包括多媒体CAI课件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两个方面,该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具体实施时,对实验内容做了一些取舍,重点是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这是考虑到这门课程本身课时就比较紧张,而且后期学生还会学习有关网络课程制作的专门课程。

课时方面,本课程教学计划安排为68学时,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的课时比为1:1,在具体实施时,每周四节课,两节课为理论讲解或操作要点演示,另2节为学生上机实验课。

3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

《计算机辅助教育》是一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的课程,它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方式比较单一,理论课部分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实验内容部分一般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先讲解一些案例和具体的操作,然后学生上机模仿完成作业。这种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动手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理论课学生不愿意听,实验课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老师和学生对教学效果都不满意。为改变这种状况,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计算机辅助教育》这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3.1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变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参与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协作的乐趣和成功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不同以往的接受性学习,它改变了教师直接把知识和结论告诉给学生的做法,而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并提供与问题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进行理论课教学时,根据有些教学内容的特点,我们结合传统的讲授法和讨论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并在学习后作教学内容的总结。如在讲授计算计辅助教学的模式和策略时,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讲解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含义,列举其中一个模式的一些应用实例,然后布置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每个小组课下去查找有关资料(书籍、网络),搜集其他几种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具体实例,并对每个实例的教学方式、基本结构和应用方法进行讨论和总结。在探究阶段,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学生对本小组前期收集的实例向老师和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并作具体的介绍,其他同学或老师可以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探讨,可以让所有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常见的几种模式。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把讨论的结果进行梳理,向全班学生解释说明各种教学模式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以便加深他们对让该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沉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但教学时间跨度较长,所占的学时较多,因此,该教学模式主要是集中在理论课教学过程,并且是有选择地进行。

3.2微课程教学模式

微课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Mc 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它包括概念引入、解释和结合生活举例三个部分。后来在萨尔曼·可汗的可汗学院得到发扬光大,并成为翻转课堂和慕课(MOOC)等教学模式的基础。微课程实际上是一种微型课程体系,它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把原课程进行分解,使之成为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和反思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并与其他的媒体资源(如课件、教案、测试题等)一起构成“微教学环境”。微课程的碎片化知识能够有效消解知识的体系化和结构化,它的出现适应了当前移动时代特征和学习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提供了便利,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微课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萃取阶段、教学设计阶段和微课程制作阶段。在进行微课程设计和开发时,主题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主题的广泛性等因素,基于此,我们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主要是多媒体课件制作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和设计,选择出了如Author-ware中显示图标及其使用、等待图标和擦除图标的使用、固定终点和沿路径定位等各种动画的制作、人机交互的设计、分支程序的设计等知识点制作成微课。每个微课都有确定的学习目标、具体的任务以及有关的操作演示视频,同时还配套有练习题目等资源。我们还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把这些微课程进行了发布,这样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学生还可以利用各种客户端进行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解决了课堂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因此,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微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这种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3.3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项目为主线、教师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与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认真讲、学生在下面仔细听和记笔记的教学方式不同,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和探究性。常被运用到很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已经被证明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首先,创建学习小组。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到项目中来,并最终完成项目。在进行分组时,每个小组成员3至5人,组长1人,负责项目开发期间的协调、组织等工作。组员的形成不能完全依靠学生的自由组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特点、学习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因素,尽量做到组员的成绩、性别均衡分布。第二个环节是教师确定项目任务,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对这个任务作出一些说明和要求。第三个环节是项目实施,任务明确后,各个小组要对项目的具体内容、设计方法、结构布局等进行讨论,把任务细化,并根据组内成员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接下来就是各成员收集项目的相关素材,依据设计和主题内容的要求对收集的素材进行深加工处理,如利用各种工具对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处理。然后就是利用Authorware课件开发工具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克服“技术屏障”,还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最后经过不断的讨论、修改、调试和完善,才会完成整个项目作品。第四个环节是成果交流与考核评估,作品制作出来之后各学习小组要总结归纳项目作品设计的思路、制作方法、活动收获体会等,并制作成一个PPT演示文稿进行全班同学的相互交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估,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的合作情况。最后的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包括组内组员的自评和互评、组间的自评和互评。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的欢迎,学到的知识更全面、更扎实,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加强。

4课程评价与考核

《计算机辅助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学生学业的考核应该是项目完成情况与期末考核并重,因此我们采用了传统的笔试与实践项目评估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笔试成绩和实践成绩各占50%。实践成绩的参考不仅包括项目任务完成的质量,还有作品展示、回答提问、同学互助等因素。

5结束语

本课程自实现教学改革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高,各种能力包括自主学习与合作的能力、交流与表达的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动手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来,多名学生参加了“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的多媒体课件创新设计大赛和安徽省教育厅举行的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等活动并多次获奖,其中有5人次获得了国家、省级一等奖,20多人次获得了二、三等奖。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