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与成长

2017-04-27李景菊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李景菊

摘 要: 教师教育教学成长有着其自身的规律,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到熟练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需要训练和体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要耐心成长,戒骄戒躁,成长对学生和教师本人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5-0098-03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必修课程以来,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完成了角色转变,也在授课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教师在课程中的角色转变和成长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大家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践行。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和成长的意义

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和成长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角色转变就是成长的一部分。角色转变,就是尝试用心理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这需要教师自己不断获取心理学相关知识,注重心理学方面的体验和实践,利用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角色转变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需要实践和历练,需要时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成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发现自己的努力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心理学家杨凤池说过:“将来有一天不仅有问题的人找心理学家,没问题的人也想请心理学家给自己做一个心理顾问,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状态。”几乎人人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要想幸福生活大家都要懂点心理学。

心理学自诞生之初就肩负三个使命:一是治疗心理疾病,二是让普通人更加幸福,三是开发和培养人的潜能。一百多年来,心理学一直致力于治疗心理疾病,但是近些年来心理学开始致力于让普通人更加幸福的伟大使命,所以掀起了普及心理学的热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授课内容主要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普遍和突出问题,重在应用和解决问题,且在教学过程中普及心理学相关知识,让学生获益,增加自我认知和幸福感。教师也会在授课过程获得收益和成长,具体体现在:

(一) 教师学习心理学会让自己更加幸福

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教师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人生困惑,尤其是年轻教师,也许会面临和学生同样的人生困惑,如人际关系、爱情、情绪管理、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困惑,学好心理学有利于个人生活和工作,提高个人幸福感。授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要不断积累和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及其应用,也完成对自己心理学的普及,多了一门渠道增加自己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解决学生人生困惑,教师获得职业价值和成就感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在体验和应用,所以授课过程中学生的人生困惑因为教师引导和陪伴,得到了关注甚至是解决,学生心情愉快,甚至对教师充满了感恩之心,这可能是作为教师最开心和最有价值和成就感的时候。

(三)教师解惑大学生烦恼,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成年早期这个人生阶段,即将面临人生众多角色的转变和适应,这个阶段自我认知、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恋爱、学习等诸多问题都需要指导。每年到心理咨询中心来咨询的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还有一部分是恋爱问题,有一部分是职业规划与发展以及学习问题,这些问题都与自我认知、心理调适、心理学知识方法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普及心理学对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恋爱价值观,甚至对学生未来为人父母,教育下一代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耐心陪伴,使学生更加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人们常说身心一体,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且是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动态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道德健康在笔者看来,是对社会规则适应极其内化。健康的四个方面相互依存,改善其中一个方面,对其他方面必将有着重要影响。倘若学生能够心理健康愉悦,身体就容易健康,抗挫折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就会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必然会对社会道德规范有着良好的适应,否则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1]。

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很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手段之一。倘若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热爱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够良好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学生的就能够更平稳地度过大学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更有成效,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和价值之一。即使学生尚不能够应有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但是会因为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对心理健康问题有着比较客观、中肯的了解,关键时刻能够向周围的人求助,平时更加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体现了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角色转变和成长

(一)了解教师成长的规律,完成角色转变,耐心成长

教学成长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一般是先顾及教学内容的适当选取,然后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储备和教学资料的搜集,当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后,往往才能够放开大胆地探索和使用众多的教学手段。仅教学内容的选取一项就要根据学生需要进行,这个过程中或许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挫折。笔者曾经在讲人际关系章节的时候就遇到类似的挫折。备课内容在男女生都有的系里讲,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挺高的,但是到了另一个全是男生的系,学生就对教学内容提不起一点精神,笔者为此大大受挫。在调整好自己心情之后,赶紧搜索更有趣、实用的教学素材,以后类似的教学窘况再也没有出现过。

当教师对教学素材调整到位并适时更新以后,最重要莫过于能够灵活运用了合适的教学手段了,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只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准学习和熟练,不注重教学手段的应用,这在高职高专学生的课堂上,上课效果会大打折扣。高职学生对知识理论不感兴趣,但是思维灵活,乐于和教师互动。教师灵活应用可以互动的教学手段,比如提供视频案例,提出和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探讨,因为足够务实和具有针对性,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能够将心理学知识活化到日常生活中,足够地接地气,是上好这门课重要条件之一。

曾经有人对新人在新的知识领域的成长时间规律做了总结,1-3年是新手,3-5年是老手,5-8年是专家,十年磨一剑。一个教师,尤其是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教师,如果又恰巧还很年轻的话,掌握教学内容,了解自己和学生心理,学习使用教学手段都需要时间,所以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教师要能够耐下心来,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慢慢成长。

(二)和学生一起在体验式教学中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上心理课过程中是在用生命和坦诚与学生对话,在心理层面师生是平等的,在人性层面师生是相通的。这个课程中有知识的传授,有态度的传达,更有人生体验的分享。教师想要和学生在同一频道上,那就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先于学生体验课堂让学生体验的东西。“体验”和“知道”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举例说明,我们人在会说话之前就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是我们都记不起来了,但这些记忆并没有消失,以感觉、情绪等方式存在我们的身体和记忆里,可能还会在不自觉情况下被触动,莫名其妙地影响人的生活,心理学把人们这部分意识上不自知,但是却又经常影响人生活的这部分叫潜意识。正因为潜意识能够悄然影响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又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所以体验就显得极其重要,就像你用再多的语言形容梨子的滋味,也没有直接尝一口梨子来的印象深刻一样的道理。尝梨子的过程就好比心理中的“体验”,而对梨子滋味的语言描述就更像知识。举例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写“二十个我”来了解自己,让学生写二十个我之前,教师就应该自己先对“二十个我”进行实践体验和思考。

(三)尊重学生差异性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一个窗口,学生要了解人与人有着共性,更有着独一无二的个体差异性需要了解和接纳。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教師不但传达这样的理念,还要践行这样的行动,让学生体验并接纳人与人的差异性,开阔心胸,增强适应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师成长应注意的事项

(一)自下而上开放的教学态度,教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在学识上一定程度上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并不是说老师任何地方都比学生强,而是在某些知识和领域中比学生知道的早一些,因为精力和时间的投入比学生在某些方面知道的多一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学生的人生阅历可能会比教师少一些,但是信息知识的获取量不一定比教师少,某些领域可能比教师知道的更多。心理课是教学相长的课堂,尊重学生的知识,接纳学生差异,平等地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了解自己,探索自己。

(二)关系大于教育,重在关注和陪伴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无论是在师生、夫妻还是亲子关系中,都提倡关系大于教育。教育中常说“亲其师,信其道”,生活中学生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的例子比比皆是。上课过程中不评判学生,营造融洽安全的学习氛围,是教授心理学的教师格外要注重的地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和陪伴学生的过程当中,和学生一起多探索、多体验,让学生在课程中悄然改变和受益,改变学生的可能不是知识,而是和学生的关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人格魅力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或许是老师求真务实的态度,或许是老师浑身散发的善意,或许是一句鼓励的话,一次私下的聊天,就能四两拨千斤地悄然改变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记得有一年给建筑工程系学生代课,最后有学生写课程感想,令我印象深刻,大意是:一星期最开心的就是上一次心理课,课上可以放松,可以和老师一起开心地笑,能够不知不觉解决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烦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上课时间只有三十多节,不能奢望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多么深入地了解心理学及其知识,但是作为心理学的启蒙和普及形式,能够在学生最好的年华里陪伴学生一段时间,或许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十分值得教师为此花费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徐 瑛.成长从心开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3-4.

Abstract: It has its own laws for teacher s growth i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t takes some time for teachers to train and experience from grasp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using rich teaching methods skillfully. Teachers growth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sychological Healthy Education;role change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