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玉髓与国学审美

2017-04-27张阳丹璐

中华奇石 2017年2期
关键词:楹联天地国学

张阳丹璐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宏伟历史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国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我国的传统文化始称为“国学”。季羡林先生说得更简明:“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

国学的境界往往存在于审美视野与文艺形式之中。中国最早体现在玉器与礼器,以及礼乐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具有将人文与自然相融通的精神蕴涵,小小的玉器与礼器,不仅是装饰与把玩之物,更主要的是由小见大,映射出先民们追求礼乐与天地和同的文化认同与审美观念。

海洋玉髓,石种中神奇的存在,是只以欣赏纹理图案的石种,我们欣赏它的意境美中山水、花鸟、人物,一切天地中存在的图案,它几乎都能表现。这就与庄子的《知北游》中“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自然界一切美都是由天地制造的。在赏石的理念中,海玉也同理。人们发现了海玉的美,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意境审美精神相通。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以自然情趣审美型的文化。

诗词艺术之美,也是国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孔子提出了:“温柔敦厚,诗教也。”强调了诗的教化与塑造人的心性之作用。诗词表现于格律与词章,所谓“风神”、“气象”、“格调”、“骨力”、“韵昧”,用诗词配以海玉精美绝伦的图案,是国学与赏石的结合,是人与物的联系,是诗词与石的美好碰撞。

海玉的水墨图案契合了国学的审美观,表现了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万物,是石艺术生命力之所在。海玉,借助人们对于自然美的崇尚,利用天然的图案,借助诗词的意蕴,呈现出人格诗意的魅力。海玉与国学审美是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高度融汇,是海玉的赏玩水准提升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梯。

本次专题特邀请中国诗词协会及中楹论坛的老师们为石头配文,跨界合作,碰撞出新的火花。

燕雁无心,中楹论坛古典诗词区版主,酷爱诗词集旬,作品曾入选《中楹百家》、《中楹选粹》。

张荣沂,网名怀抱昆仑。从事楹联创作近20年,历任天涯社区对联雅座版主、秋雁南回文学社区对联茶社首版、中国楹联论坛原创成联首版及管理员,中国楹联论坛创始人之一。2008-2010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金奖提名,獲中国楹联论坛第二届莲华奖最佳联手奖,获社会征联等级奖数十次。作品集收录于《百家联稿》、《中楹百家》、《瓯风》等书籍。

猜你喜欢

楹联天地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孔府的年节楹联
拾天地之荒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