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师生谈心的“要”与“不要”

2017-04-27羽天宜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真心耐心

羽天宜

【摘要】谈心是师生沟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与学生谈心既是师生实施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教育,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通过沟通谈心,求同存异,有利于增进师生互相理解,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師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师生谈心;将心比心;真心;诚心;耐心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弘扬学生个性的今天,师生更需要沟通。“谈心”是师生沟通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借助的是语言和情感的交流,通过思想碰撞达到工作目的,其过程是无形无规则的,但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效果是明显的。与学生谈心既是师生实施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教育,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而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压力,学生心理承受力达到了极限。加之所学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反差,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矛盾而出现过激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做思想工作的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摸准脉搏,对症下药。那种一本正经的“谈话”,已显得枯燥乏味、苍白无力了。学生不再喜欢没有生机、缺乏理解的“训话教育”,而喜欢的是能给他们带来乐趣,能让他们得到尊重,看到自我价值的教育形式。

一、要将心比心,不居高临下

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中,师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导航者,与学生的谈心应是一种交心。因此,教师要通过谈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切忌高高在上,摆出师长架子,亦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必须去除自身的师道尊严,与学生换位思考,为学生设身处地着想来增强学生的亲和动机,弱化自我意识对外界教育影响的“过滤”功能。这样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诚恳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很快你就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方法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截然不同。教师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生交心结友,将心比心,真心交流,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内心世界,及时准确地采取适合于教育学生的良方秘诀。

二、要有真心与诚心,不空洞说教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丰富的人,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必须动真情,讲真话,以诚相待,坦诚交流。以理服人是十分重要的。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教师语气要温和亲近,行为要诚恳真挚,切忌用伤害学生感情、伤害自尊,甚至侮辱人格的方式开展工作。真情是无价的,教师应用真情感染学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束关爱的目光,往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摆脱因烦躁带来的不良情绪。空洞的说教只能促使学生反感,叛逆。因此,教师应从细节上去理解、关心学生,促使学生情感的涌动,使学生从内心勃发出强劲的驱动力,真心实意地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教师的期待。这样,对于教师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但易于接受,而且乐于践行。

三、要有耐心,不自以为是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他们往往按自我意识去理解、认识客观世界。因此,教师与学生谈心时,不能一锤定音。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又不听学生诉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反而会使学生萌生逆反心理,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一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一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信赖的人,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教师一吐为快,指点迷津,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你哪怕是静静地听完诉说,也会让他觉得心情舒畅很多。所以,教师为了解决某个棘手问题与学生谈心时,一定要有耐心,即使谈心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到钉子,也不要灰心,也不能听之任之,撒手不问,更不能计较和抱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教师应在静心倾听的基础上,耐心地教育,和风细雨地开导,加以综合分析,找出学生心理问题所在,再指点迷津,让其从郁闷的情绪中走出来,摆脱烦恼。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还可以帮学生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天晚自修下课后,夜已经很深了,有位家长打电话与我联系,谈到他的孩子与家人的关系非常僵化,非常叛逆,父母很伤心头疼。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母亲又带着她重组了家庭,继父对她虽然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但彼此的心里毕竟还是有些隔阂。女儿的任性和顶撞,在普通家庭也许并不算什么,但在这个特殊家庭中却成了令人伤心的头等大事。听了这位家长的诉说,我感到很为难。离异家庭的子女感情都比较脆弱,更何况孩子本身就常年留守在家,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但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又怎么能辜负呢?我想了一夜,决定第二天找学生谈谈。放学后,我把她找来,在校园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询问她对父母的看法,让她回忆父亲为她做的点点滴滴。听完以后,我仔细地帮她分析了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告诉她,这些都是父母的爱,只是有时候采用的方法可能不是子女喜欢的、乐意接受的,并向她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求她试着学会宽容和理解……谈了将近一小时,看着她的表情从疑虑到信任,原本的愁容也渐渐露出了笑意,我松了一口气。这次谈话是成功的,我和她有了共同的秘密,也有了一种朋友般的亲密。

四、要选时机,不急于求成

善于捕捉与学生谈心的时机,既是教育的策略,也是教师的智慧。有自控能力的学生一旦犯错,常常会引起内心的自责,及时谈心点破,可能使其失去自信;性情孤独的学生一旦犯错,总希望他人谅解,教师的严肃批评,往往会伤害其自尊;性格倔强的学生一旦犯错,教师找其谈心,他们往往情绪偏激,不是强词夺理,就是避重就轻,反而会形成敌对心理。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场所和气氛的改变,往往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因势利导,解决问题。因此,与学生谈心,必须选时机,看火候,不必操之过急,采取“冷处理”或积极的暗示,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转化。

曾记得去年春季学期,我所任教班级的周杰鸿同学在上历史课的时候睡觉,老师提醒他上课不能打瞌睡,他可有理了,说:“你上你的课,我睡我的觉,与你无关。”又继续低头睡。老师对他无可奈何,再次提醒。他十分暴躁地指着老师说:“再说我就要打你。”当时的情况稍微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我知道情况后,立即找他来办公室谈心教育:“为什么要打老师?理由是什么?上课睡觉有理吗?打能解决问题?”一开始他只有一句“我想打就打,鬼叫他影响我睡觉,你能怎么着?”“不是你想打就打,总得给个合理的理由,不过你可以考虑十分钟,再回答我的问题。”十分钟过去了,我不谈这事,随便问了一下他爸爸平时是怎么处理问题的。这时他也开始冷静了下来,低声地对我说:“告诉我爸吧,大不了我又挨顿揍。”这时我便知道他在家肯定是经常被他爸爸打的,一瞬间我很无语,心想这是家庭教育的错误。所以我只好对他说:“好吧!你先回去吧!”等到晚自习时我又找他聊下家常,这下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转变,他说了他在家里的很多事情,我顺便跟他说了他爸爸处理问题的错误,同时将他的过错告诉他,要求他自己处理这件事。第二天他居然自己去办公室向历史老师道歉,在我上课时也向全班同学道歉。我知道“冷处理”谈心有成果了。

五、要正面激励,不求全责备

人是在犯错和不断改错中成长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无可厚非,教师的谈心不能以统一的要求去规范学生,统一的要求只能塑造庸才;应尊重学生个性,并激励其张扬,积极利用个性优点促进自我不断成长,完善自己,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扬善救失中积极面对,寻找对策,自觉加强自我调控。

我刚接手151班的时候,感觉到这个班级整体的学习情绪都很低,缺乏集体荣誉感,大部分学生对这个班级没有信心。我想,如果学生发现这个集体中的同学是多么可爱,他们自然会爱上这个集体。于是我就处处留心寻找学生的正面素材,从与学生的每次谈心开始,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也不例外。比如一天上午,我故意不去检查宿舍的卫生,就在上课前随口问了一句:“男生宿舍今天没人做清洁吗?”陈孝扬马上说:“老师,我忘记了,我没有做。”我有点惊奇,立刻说:“你很诚实啊!”然后对同学们说:“大家要向陈孝扬同学学习,他诚实啊,我们班是不是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同学呢?”我没有批评陈孝扬,反而表扬了他,表扬了他诚实的品质,也消除了学生犯错后不敢承认的恐惧心理,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优点,正面教育激励他们,让他们感觉得到老师对他们很是期待,渐渐地,学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六、要以德感人,不以势压人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平时一定要高风亮节,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与学生实现心贴心的交流,以自己的言行和品德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在与学生谈心时,学生才会听得进,记得住。如果平时师者形象不正,谈心时还使用高压手段,就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不仅使谈心一无所获,还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徐隆辉.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师生谈话[J].南北桥,2008(08).

[2]奚红月.师生谈心技巧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04):67-69.

[3]李晓莉.心理咨询技能在师生谈话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4(05):116-117.

猜你喜欢

真心耐心
享受快乐,感受真心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
基于学生成长的班主任工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