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探析

2017-04-27曹欣欣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策略

曹欣欣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均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先对我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了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识字教学有效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原因;策略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只有先做好识字教学工作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作,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1]。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语文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开展识字教学。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介绍

低段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从小培养学生的性格、语文素养等的重要前提。但是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的识字效果较差,主要表现为写字不够规范,认识的字较少,错别字较多等。这说明我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以特别注意。

二、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够合理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当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书写不够规范,这与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有着很大的关系。事实上,人们对识字教学的定义和要求一直就存在争议。一般人认为识字教学的目标只需要达到认、读、写、用即可,在写字规范方面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2]。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字迹潦草、写作马虎的情况,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不利。此外,教学目标中对于学生的识字总量和识字内容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定。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至少需要达到1500个才能够完成初步的阅读任务。然而当前的情况却是,低年级要求学生会认字数量在1600个左右,會写的字数量在800个左右,而且没有规定这些字是否为常见字。这种教学目标的设置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教材编写人员在进行教材编写时没有从生字的使用频率出发,虽然总字数达到了标准,但是其中却有较多生僻字和难写的生字,这不仅给教学任务带来了难度,也会导致学生识字效率下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二)教学方法过于花哨

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3]。但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改的这一要求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花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没有真正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导致教学形式有余但是实际效果不足。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重点,学习不够扎实,学习效率不升反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对于汉字形状、发音以及含义的掌握,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使用能力。过去我国对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为期末笔试的形式,笔试中对于识字教学的检验主要集中在看拼音写汉字方面[4]。也就是说,事实上期末测试只是检验了学生对于音和形两个方面,而在其他方面的检验力度则较小。而目前小学语文低段期末评价的形式主要为面试,笔试予以取消。事实上,无论是哪种教学评价形式,对于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均不够合理。只有将笔试和面试相结合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目前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

小学低段学生在思维和智力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这一时期的学生形象思维特征明显,在进行识字学习时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对比和参照。例如,在教学“虎”字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展示老虎的形象,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知识和学习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了解词汇含义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识字教学这部分内容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无法将学习内容和具体的事物进行联系,这是导致学生在识字学习中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此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如何也决定着学生的识字效率。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或者学习比较懒散的学生,其在学习过程中就经常会表现出忘记半边生字怎么写的情况,或者直接用自己觉得相似的字进行替代,发现自己写的生字不够规范也懒得进行修改,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识字效率的下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语文发展。

三、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5]。

例如,在《秋天的图画》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果园图片:“大家想吃水果吗?我是这片果园的主人,我请客!”生:“想。”师:“吃水果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水果是什么时候成熟的呢?”生:“秋天,秋天果子都成熟了!”师:“嗯!你最喜欢什么水果?”生:“苹果、梨!”于是教师点击课件放大梨的图片,旁边出示“梨”字,问:“大家看这是什么?谁吃过?想不想吃?”学生纷纷举手说:“我吃过,这是梨!”师:“对!那这个字是什么字呢?大家猜一猜。”生:“是‘梨字!”这样,学生对于“梨”字的印象就会十分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从字形结构和含义进行教学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虽然简化字相对于繁体字而言在笔画上更加简单,但是其字形、字义和字音等依然有规律可循,利用这些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同样可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6]。

例如,在“本”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本字可以拆成两个字,大家猜猜是哪两个字?”待学生思考一段时间之后,教师边写边解释:“我们先要写上一个‘木字,然后在木头的下面标出一横,大家想一想,树木的底部是什么东西?”学生:“是树根!”教师:“对!所以‘本字指的就是根本,表示‘基本的意思。大家想一想,如果树木没有了根,那它还能存活吗?”学生:“不能,因此那是它的根本。”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字体的形状、结构,还可以加深对生字本身含义的了解。

(三)组织实践活动进行教学

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需要人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例如视觉、听觉、知觉等[7]。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各部分的感官功能,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活动教学法就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各感官功能,还要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实践操作。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反应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的全面发展。

例如,为了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所学生字的含义,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填字游戏”。教师首先准备好相关的材料,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厨师大赛!但是厨师大赛需要很多东西,包括蔬菜、碗碟、锅等,所以我们班要分成几个小组来购买食材。购买的规则是:只要你将相应的生字贴在对应的事物上,正确了就可以拿走,错误的则不能拿走。下面计时开始比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认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興趣,提高了识字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低年级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还不够成熟。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认字规律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认字结构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字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慧武.浅谈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如何拓宽识字途径[J].学周刊,2014(02):170.

[2]贾瑞霞.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渗透[J].现代交际,2014(04):146.

[3]陈伟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164.

[4]程芳.让识字教学更生动——以《葡萄沟》为例谈低段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19-220.

[5]宋道晔.发展语言与阅读识字并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语文建设,2016(06):72-74.

[6]杜娟.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8):70.

[7]骆媚娟.实施字理教学,彰显文字魅力——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04):98-99,103.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