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盲教育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7-04-27林光何
林光何
【摘要】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积极、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盲学生虽然丧失了视觉能力,但可以用听觉、触觉、味觉、第六感觉等来进行补偿。创设情境教学法为实现盲学生补偿教育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盲教育;语文课堂;应用
一、课题导入
【镜头一】
师:月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未解之谜呢?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探索月球吧!
师:现在让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大声并且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后所看到月球的模样,并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师:为了了解更多关于月球的秘密,我们就逐段分析课文,了解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吧。
此时学生的脸上一脸平淡,没有任何表情,就是在机械地跟着教师完成上课的任务。
【镜头二】
教师出示视频,创设情景: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今天就让我们化身为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一起飞到月球去探险吧!
生1: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可以当宇航员了。
生2:我们可以乘坐宇宙飞船登月咯!
师:请各位小宇航做好准备,我们宇宙飞船就要出发了,倒计时开始:“10,9,8,7……发射!”
此时学生兴奋的表情露在脸上,完全投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兴致勃勃。
以上是同一教学内容《月球之谜》我和另一位教师上课的情形。第一位教师采取了普通的教学方法,而我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策略产生了的不同教学效果。第一位教师在讲授时,按部就班,讲题目,讲段落,讲大意,学生反应平淡,兴趣不高,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我创设情境,播放登月视频,有关月球的相片和视频。而学生则化身为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到月球去探险,兴致勃勃,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反应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把语文课上好。而我所面对的是有视力障碍的学生,由于视觉缺陷,在教学中更难调动盲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如果在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盲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说明了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尤其在盲教育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三、盲学生认知特点
盲学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有视力障碍的学生。有研究表明,人所获得的信息有90%左右是通过视觉这一渠道。视障学生由于丧失了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对于光线、明暗阴影以及立体透视根本感受不到。但在实际中也发现视障学生虽然丧失了视觉能力,但可能用听觉、触觉、味觉、第六感觉等感官来进行补偿。他们的听觉、触觉、平衡觉以及表达能力等都超过普通学生,大多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空间及定向能力,普遍能比较精确地判断时间。比如视障学生经常听音乐,那节奏鲜明、优美悦耳、词意高尚的歌曲,會使他们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他们在听音乐时,在思维和情感等方面予以更多的注意,这样不仅使他们情感上发生共鸣,而且也引起思维上的积极活动,为他们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都为实现盲学生补偿教育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情境教学法在盲教育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以我执教的三年级语文《月球之谜》为例来谈谈情境教学法在盲教育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置场景导入
【课堂案例】
1.教师一边出示课件,一边配乐描述:在一个静静的秋夜,月白霜清,透过窗户,皎洁的月光照到床前,李白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他干脆披衣下床,凭窗而立,仰望着那一轮圆月,他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亲人……你们知道这个场景描写是一首什么诗吗?
2.学生吟诵诗歌《静夜思》。
【分析】
在导入中,我创设了李白诗歌《静夜思》的场景,这个场景除了课件中李白举头看明月的图片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带有配乐的声音描述。这段描述是课前我找专业人士录制下来的,声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课件中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图片呈现出来给低视力学生看,播放具有很强感染力的音频给学生听的时候,学生很快就把感情投入了这个场景中,全班学生带着感情吟诵出了《静夜思》这首诗。这样就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到了“月亮”这个话题上。
(二)创建学习情景,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案例】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今天就让我们化身为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一起飞到月球去探险吧!
生1: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可以当宇航员了。
生2:我们可以乘坐宇宙飞船登月咯!
师:各位宇航员,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
课件出示飞船图片以及登月视频。
师:月球离我们有38.4万公里。亲爱的宇航员们,我们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月球了,我们成功登上月球了。
生:太好了,我们也可以登上月球了,这四天的长途旅行真漫长啊!
课件出示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相片以及登月视频。
【分析】
这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考虑到盲学生由于课外书籍较少,课外阅读也较少,所以他们的知识面不宽,于是在整节课中我设置了一个大的场景,让所有的盲学生都把自己想象成即将登月的宇航员,这样就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他们探究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低年级学生特别是视障的低年级学生由于看不见,想象力反而更加丰富,于是全班学生都热情高涨地参与到我设置的探月活動中,每位学生都模仿着宇航员坐在宇宙飞船上的样子,高喊着:“倒计时开始,10,9,8……3,2,1,发射!”
(三)创设情境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课堂案例】
师:我们的目的地到了,我们这几位宇航员是非常幸运的,能有机会登上月球。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多媒体播放登月视频。
生1:这里的天空好黑啊!
生2:月球上怎么这么多尘土呢?
生3:月球上怎么是一片荒漠呢?没有一株植物?
生4:月球上的情景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分析】
在介绍月球上的景象的时候,这些小宇航员也进入了角色,把自己当成了登上了月球的宇航员。但是毕竟月球离我们实在太远,真正登上月球的也只有几位宇航员,我们所得到的信息都是靠着这几位宇航员带回来的,所以在这里“大胆地想象”就非常有必要。有些文章让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创设情境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哇,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哇,这里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情境教学法在盲三年级语文《月球之谜》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师生们的赞扬。
总之,立足盲学生的认知特点,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能够有效激发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语文与自然、社会、人文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情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泽.盲校教育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