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7-04-27徐广林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徐广林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就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恰当、科学的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从现阶段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一套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是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课程,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有必要开展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来制定符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手段与内容,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能依靠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比如存钱的计算、树木高度的测量和土地面积的计算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首先,进行实物直观教学。如讲长度、面积等知识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黑板、课本等的长度和面积来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其次,利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来展示模型、图片等。如进行长方體、正方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火柴盒、楼房、木块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在学习数学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鼓励和中肯的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手段。因为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激发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充满成就感,是实现优质高效学习的催化剂。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快乐地学习数学。

二、采用优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优质的教学方法必然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优质教学肯定是我们的追求目标。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引进、创新一些优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优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以函数的教学为例,很多学生会根据课本中给出的函数方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教师也只是把课本中的公式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让学生一味地进行数据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认识到函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本不明白函数到底是怎么来的,也不理解函数到底是什么。所以,教师要改进方法,进行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而数形结合是一种很好的、能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数形结合就是教师根据函数题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形,以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能快速理解那些抽象难懂的问题。这就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为接下来高中函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有效的教学过程正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在数学课中精心设问是很重要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深入理解新课内容;其二,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知识和已学过的旧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教师运用一系列的优质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相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定会有质的提高。

三、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就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效果。运用这种教学法,教师常常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以求得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性运用,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发展。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并列成表,使学生顺着这些小问题思路的引导进行有目的的思维;也可进行随意性提问,使学生逐渐接近至达成要完成的思维目标。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要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发言,允许学生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想法;鼓励学生提出更好更优秀的见解。

比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综合式解答,或者列分步式解答,也可以列方程式解答等,不做统一要求,只要解答方法正确即可。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会开阔,发散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就不用愁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上不去。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就要运用恰当、科学的教学策略,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教学,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得到创新和出奇制胜,从而实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及增效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