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镜杂谈:从超级英雄到清代皇帝

2017-04-27刘哲宇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戴眼镜蝙蝠侠眼镜

文/刘哲宇

眼镜杂谈:从超级英雄到清代皇帝

文/刘哲宇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副公认的现代眼镜诞生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那时的眼镜,是欧洲的读书人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艰辛探索之后,从露水映射景象得到灵感后的产物。眼镜的原理老早就为人类所洞悉:早在遥远的古埃及,人们就尝试把一块透镜搁在眼睛前阻挡阳光、矫正视力,或是单纯为了装饰。到了古罗马时代,以暴君尼禄的大学士们就已经发现,透过装满水的玻璃壶或者其他透明的物体,就能放大或者看清过小的文字。但尼禄毕竟是尼禄,当然不会只安于一个装满水的大瓶子。他老人家在斗兽场看角斗士表演,近了怕溅一身血,远了怕看不见,就拿一块祖母绿宝石当凸透镜看——祖母绿眼镜,想起来真是奢侈。

大眼帅哥布莱克•瑞特森在剧中饰演的高人气反角戴上这样的异形眼镜后也显得逗比十足

到了13世纪的欧洲,学者们才第一次记录下了可用于折射光线的透镜。从那时起,欧洲人开始把放大镜装在框里,用来看东西。所以你看,那时的欧洲人要读书得有多困难:在欧洲发明印刷术的谷腾堡先生还没出生,电灯也没发明,只能借着幽幽的烛火看书,还得举着个大镜子,想不近视都难。当时如果有眼镜的话,市场说不定比今天还要景气。

那时的眼镜造型也是千奇百怪,可以说是需求决定形态:有保护双眼受到冲击的,有阻挡阳光的,还有矫正屈光的。博物馆里收藏了不少13、14世纪的眼镜,当时人们在眼镜制作方面的想象力完全不亚于今天的设计师们。前段时间热播的英剧《达芬奇的恶魔》里,就有角色佩戴很富现代感的“多面全防护眼镜”的桥段。

到了近代,眼镜的产业和制造逐渐成熟,多了很多标准和条条框框,其中的审美功效才在规则的束缚之中诞生出来。如果说一副传统意义上的眼镜,造型的变化就是镜框、镜腿等各个部位的细微变化的话,那么不同眼镜的造型就像是一个有着众多变量的模型:一定的镜框+镜腿+鼻托,粗一分是厚重感,细一分又显出另一种韵味。潮流的变换就在这些参数无尽的排列组合中交替,说不准什么时候,潮流的轮盘又转动到了当年同样的刻度上,曾经的经典又流行起来。黑框眼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近些年黑框眼镜流行,大众普遍认为戴这东西显得深邃文艺。其实黑框眼镜实为早期理工科宅男标准配置,带有一定的标签化倾向,例如《生活大爆炸》里当家极客莱纳德就戴一副黑框!之所以这两年流行开来,是因为一来戴黑框眼镜不脱学生气,显得活泼可爱;二来近些年科技大发展,无数硅谷科技明星都戴眼镜,彰显了那句台词:“聪明是最新的性感。”所以大家都戴起来了……早期美国漫画里的超人先生,平时为了掩人耳目,都戴一副古板的黑框眼镜,穿一身平价西装,掩盖住自己英俊的脸庞和满身肌肉。要知道作者这么设计可不是为了文艺气质,因为当时的黑框眼镜,真的就是墨守成规的代名词。

漫画里有眼无珠的金刚狼,是不是和电影里帅气的休•杰克曼画风不太一样?

初看美国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会发现他们大多都“有眼无珠”,比如蝙蝠侠、蜘蛛侠,甚至是早期漫画里的金刚狼,就只露眼白,没有瞳孔。最早创作这些超级英雄形象的作者说,他的灵感来自古希腊的雕塑:雕像里的人没有瞳孔,神性便流溢。于是后来《蝙蝠侠》编剧比尔•芬格就决定了:让蝙蝠侠有眼无珠,说是蝙蝠侠戴了特殊眼镜。这举措也不坏:一来让人物更为神秘,二来省了作者画工,第三个理由更怪异:蝙蝠侠眼镜里自带显示屏,可以显示危险环境和地方数据之类的信息,也和今天的谷歌眼镜接轨了。

意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时期鼓捣眼镜时,彼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明朝。诞生于欧洲的现代眼镜在被传播到阿拉伯世界后飞速发展,到明朝,中国也已经有眼镜了。

先人们对待这种舶来品的心态相当开放,《方州杂录》记载说:“如钱大者,形云母而质甚薄,以金镶轮,纽之合则为一,歧则为二,老人目皆不辨细书,张此物于双目,字大加倍。”说明当时的眼镜还挺奢华:黄金镶轮,可以折叠,很精妙。万历朝的田艺蘅所著《留青日札》说:“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日:‘此叆叇(音同:爱戴)也。’”说明这种眼镜是用布绑在脑袋后面,就像今天游泳镜一样。而这个拗口的名字,其实是眼镜在阿拉伯语里的音译,翻译成近视患者们的“爱戴”,倒也是信达雅。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富兰克林,不仅制定了今天闹得鸡飞狗跳的美国政治制度,还搞了不少发明创造。90后的一代应该都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雷雨天放风筝的富兰克林,正是他本人。他老人家自己同时被老花和近视所苦,于是发明了双光眼镜。到后来英国天文学家乔治•艾里爵士,除了不小心确立了格林威治在本初子午线上这事,还发明了散光眼镜。至于防蓝光和渐进片,那又是后来的事儿了。古人们在镜片的功能上尽量做到了尽善尽美,又开始斟酌材质的事。早年间,制作眼镜片用的是水晶:这只有豪富用得起;玻璃当然好,但重而脆,一摔就碎;于是树脂镜片、聚碳酸酯镜片渐渐兴起。镜框除了金属,便是玳瑁。玳瑁之于眼框,便似软木之于瓶塞、海泡石之于烟斗,属于天造地设:本身是角质和骨质,韧性好,可切割,加热可以塑型,妙在有油脂光泽,看着高贵典雅有读书人范儿。当然,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天晓得未来还有多少材质可供选择。比如明朝时所谓的黄金镜框,在欧洲贵族圈也不稀罕。

末代皇帝溥仪,素以眼镜形象见称,简直让人想不起他不戴眼镜的模样。按他自己的说法,15岁时,老师庄士敦发现他眼睛可能近视,建议请个外国眼科医生看看,配眼镜。结果这建议差点让紫禁城炸了锅:洋人要来看天子的眼珠子?当时的观点认为,眼镜是老头子戴的,怎么能让年纪轻轻的天子戴眼镜?结果就为了戴眼镜,溥仪还跟人掰扯了一通国法家规,才获得看清东西的机会。溥仪一辈子被人当傀儡,连眼镜都做不了主。

其实到了清朝,皇帝戴眼镜已经是很常见的一件事。两广总督曾给康熙皇帝献了一副新奇的水晶眼镜,康熙把它赐了雍正。雍正自称多亏父皇所赐眼镜,这才变得“精明”。后来他批奏折格外勤勉,待人精明到近于刻薄,也自称全拜这父皇眼镜所赐。他还专门嘱咐朝中内务府的人,“将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每样多做几副,俱要上好的。”也算是今天玩镜片材料的厂家们的先驱。

乾隆继承了父祖的洋爱好,也爱玩眼镜;但他老人家视力好,眼镜只是戴着玩,到了80岁还吹嘘自己可以不戴眼镜,照样看东西。众所周知,乾隆最是好大喜功。在乾隆五十四年,扬州才子阮元时年二十五岁,进京考试;乾隆亲自出题,试帖诗出了个怪题目:眼镜。年轻的阮元写出一句“四目何须此,重瞳不用他”,轻轻切了眼镜的题,又引了舜帝重瞳的典故,说乾隆也有重瞳,不用戴眼镜,恰好赞美了乾隆视力好不用戴眼镜,因此高中了进士。

清宫里眼镜太多,偶尔也能赏人。比如有这样一段有关眼镜的宫廷野史:当年大将军左宗棠在新疆平乱有功,两宫皇太后大喜,要他回京来谈谈感想。满朝宦官太监们贪图财富,想借此机会敲一笔竹杠,声称要见太后,得支付关节费3000两白银。左宗棠性情耿直,连曾国藩都不服气,怎么肯出这个钱?最后还是李鸿章私下解囊,代他出了这3000两。后来左宗棠终于见到了太后,奏对称旨,慈安太后大为感动,想这位真是中兴名臣,无可赏赐,于是赐下先帝咸丰戴过的墨晶眼镜一副。没想到太监们贪得无厌,捧旨颁赐眼镜时,哼哼哈哈,意思是:咱家都把这先帝眼镜拿来了,多不容易啊,您可不能随意马虎了。左宗棠大怒:我在新疆纵横天下,引得春风度玉关,怎么肯受你们的这股气,什么“先帝眼镜”,不要了!这时又是李鸿章顾全大局,出面跟太监们谈,几经周旋,最后哄好了太监,买下了眼镜,还只用了半价!

现在看来似乎十分荒诞,但在当时,非也。从古代神话到现代小说,人们都愿意相信“特别的人在特殊场合用过的东西有不一般的神力”。什么赫拉克勒斯用过的弓箭,大禹使过的定海神珍铁,关公用的青龙偃月刀,都被人寄托了展现神力、带来好运的希望。现在科技发达,人们的迷信尚且如此,古代帝王是圣人,先帝的眼镜自然也被认为是神力无穷。而且前面说了,在古代,眼镜这玩意儿既能明目亮眼,显出身经百战、洞察一切的成熟,又能保护自己,制造神秘感,收发自如,甚至还能起到“如朕亲临”之用呢。

所以,古代的忠臣看到先帝戴过的眼镜,似乎就如见先帝本人了吧。

猜你喜欢

戴眼镜蝙蝠侠眼镜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新蝙蝠侠》一次失败的重启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眼镜知识知多少
戴眼镜的女孩
戴眼镜的人到底有多惨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戴眼镜的女生该如何化妆?
从天而降的眼镜
小猴戴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