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017-04-27丁梦媛方燕玉邓慧华
丁梦媛 方燕玉 倪 军 冷 玥 邓慧华
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丁梦媛 方燕玉 倪 军 冷 玥 邓慧华△
中国.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6 △通讯作者 E-mail:dengrcls@seu.edu.cn
目的:探究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了南京某高校大一到博一的大学生531名,对其进行母亲教养方式,基本共情和亲社会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母亲鼓励自主(β=0.104,P<0.05)和关爱(β=0.103,P<0.05)可以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认知共情(β=0.12,P<0.01)与情感共情(β=0.096,P<0.05)均可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情感共情调节母亲鼓励自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β=-0.108,P<0.05)。结论:鼓励自主、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都有助于增加亲社会行为。母亲鼓励自主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受到个体情感共情的影响。
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亲社会行为;调节作用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受到家庭,社会情境,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通过父母教养方式这一媒介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Symonds等人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儿童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富有同情心、情绪稳定,而被父母拒绝的儿童大都情绪不稳定、冷漠[1]。父母积极或者消极的教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尤以母亲教养方式对孩子影响更为突出。Waxler等人研究发现,如果母亲以紧张的情绪和明确的认识对困境做出反应,则婴儿的行为最具有利他性[2]。据此,我们认为亲社会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关系。
母亲教养方式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
book=49,ebook=54心的,母亲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态度、行为模式和情感倾向的集合,对子女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养成产生稳固而长远的影响。母亲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个性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亲社会行为是个体重要社会性行为。不同类型的母亲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存在不同的关系。方力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的正相关,和母亲严厉、惩罚、拒绝否认维度呈显著负相关[3]。母亲教养方式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持续而深刻的,母亲在婴儿时期温暖、敏感和回应的教养方式有助于个体成年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5]赵广平,陈顺森.SCL-90抑郁和敌对因子特殊作用的量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18-1220
[16]周喜华.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质量与主观幸福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72-873
http://www.cjhp.com.cn/
·论 著·(社会心理)
共情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的能力[4],又称为“同感”。共情分为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认知共情是指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而情感共情是指情感反应能力。在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中,不管是对于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人际交往和同伴关系,共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认知意义。研究发现,共情是亲社会行为和助人行为的重要动机来源。常若晗等人发现,共情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且共情情绪影响亲社会倾向的变化[5]。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是不同的。元分析发现,情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情感信息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是半情景化的。比如频繁表达愤怒与较低的情感共情及较少的亲社会行为有关。一项针对听障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认知共情在社会接纳感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发挥完全的中介作用,而在正常大学生群体中认知共情则发挥部分的中介作用[6]。认知共情、情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共情既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又是引发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而共情作为个体的一种能力,既受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又作用于外显的行为。儿童共情能力调节了教养方式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母亲赞赏在儿童共情水平较低时与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在共情水平较高时则不显著。母亲批评在儿童共情水平较高时与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在共情水平较低时则不显著。说明不同教养行为是否对孩子有益取决于孩子的共情水平。
已有研究提供了三者关系一定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前人研究了教养方式、亲社会行为和共情这三者之间的两两关系,可甚少研究涉及个体共情能力是否调节母亲教养方式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第二、没有区分共情的两个维度受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是否一致,以及两者对于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第三、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而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向成人转变,走向独立的重要时期[7]。因此,研究大学生群体的亲社会行为与共情的特点,对于学校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问卷法研究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与亲社会行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5月随机选取了来自南京某高校的学生,参加调查的共有590人,回收有效问卷531份(90%)。其中男生364人(68.5%),女生167人(31.5%)。年龄范围14~29岁,平均(20.9±1.6)岁,专业涉及文科74人(13.9%),理科63人(11.9%)和工科394人(74.2%)。独生子女361人(68%),非独生子女170人(32%)。家庭所在地市区县城377人(71%),乡镇农村154人(29%)。
1.2 方法
1.2.1 共情 采用Jolliffe于2006年编制的基本共情量表(BES)。测量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其中认知共情包括9个题项,情感共情包括11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2011年中国学者李晨枫等人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36、0.828。
1.2.2 母亲教养方式 PBI-M,采用Parker于1979年根据依恋理论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分为关爱、控制和鼓励自主3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周世杰、楚艳民等人(2009)对此量表做了修订,本文中关爱、控制和鼓励3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84、0.813和0.67[9]。
1.2.3 亲社会行为 采用丛文君修订的《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共23个题项分为6个维度:公开性、匿名性、利他性、依从性、情绪性、紧急性,采用5点计分。本文中各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介于0.612~0.846之间[10]。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填写。由主试向调查对象统一发放问卷,按照统一的指导语要求研究对象依次回答问卷上所有的问题,测试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采用EM模型对问卷中的缺失数据进行插值代替,得到用于下一步分析的数据。本研究数据均来自同一批被试填写问卷,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因此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结果表明母亲教养方式、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模型拟合指数为χ2=10801.316,df= 2079,RMSEA=0.089,CFI=0.324。这表明三者无法抽取出一个公共因子。说明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
2 结 果
2.1 男女大学生共情,母亲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的方差分析
情感共情存在显著性别差异(F=6.1,P<0.05),女性得分高于男性。认知共情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母亲教养方式中控制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F=4.06,P<0.05),男生控制的得分大于女生。鼓励自主维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关爱维度,母亲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F= 6.06,P<0.05),女生关爱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关爱得分。在亲社会行为总分上,男女不存在显著差异。2.2 共情,母亲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
认知共情与亲社会总分成显著正相关(r= 0.151,P<0.01),情感共情与总分相关不显著。关爱与亲社会总分成显著正相关(r=0.084,P<0.05)。鼓励自主维度与亲社会行为总分成显著正相关(r=0.127,P<0.01)。控制维度与亲社会行为总分相关不显著。认知共情与关爱(r=0.261,P<0.01)、鼓励自主呈显著正相关(r=0.179,P<0.01)。情感共情与关爱成显著正相关(r=0.261,P<0.01),与控制成显著负相关(r=-0.196,P<0.01)。
表1 共情的调节作用
2.3 共情的调节作用
由于本研究中的自变量母亲教养方式得分,因变量亲社会行为总分以及调节变量共情得分均为连续变量,因此采用带乘积项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对亲社会行为进行层次化多元回归。将自变量与调节变量进行中心化,对亲社会行为总分做母亲教养方式、共情和母亲教养方式×共情的回归,若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显著,则调节效应显著,见表1。
母亲鼓励自主和关爱能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过度控制则不能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认知共情与情感共情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情感共情调节了母亲鼓励自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母亲鼓励自主水平较低时,高共情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低共情个体;鼓励自主水平较高时,高共情与低共情个体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B=-0.104,P<0.05)。
3 讨 论
3.1 大学生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共情上的性别差异
比较男女在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上的得分,发现女性的情感共情显著高于男性。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女性比男性表现出更多的情感共情,尤其是在成年早期和成年中期。这种差异与脑机制有关,女性在情绪共情时能够激活更多的镜像神经系统,脑电波μ节律比男性有更加明显的抑制。在母亲教养方式控制维度上,男性大于女性。说明在母亲在教养孩子时对于男孩更多的采用控制的方式,这与以往研究一致。在母亲关爱维度上,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女性总是一种“弱者”形象,需要得到关怀和保护。
母亲应该重视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做到鼓励表达、耐心倾听并且更加重视孩子性格的塑造。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性别角色认同形成的重要途径,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与男性正性特质、女性正性特质存在显著相关[11]。因此,在家庭中教养孩子注重培养孩子均衡的气质特征,做到以下3点。第一、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追求卓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完成一件事时都要鼓励他们承担后果。第二、母亲要鼓励自主发展,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发展,帮助孩子向异性学习克服自身性格的不足。第三、鼓励孩子与异性同伴玩耍,培养双性化特质。但父母也要注意在教养孩子时将双性化教育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过头。
3.2 母亲教养方式、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关爱与鼓励自主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这与以往研究一致。母亲的温暖鼓励与自主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对他人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增加亲社会助人的倾向。关爱和鼓励自主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母亲与孩子积极沟通,重视孩子的需求并且给予鼓励能够正向预测儿童的学校表现、学校适应以及成就动机[12]。大学生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而母亲的关爱和鼓励自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13]。母亲的过度控制与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的相关且不能显著预测亲社会行为,在本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受到的过度控制总体水平较低,说明调查群体的母亲整体较少使用过度控制这种教养方式。
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均能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共情是预测个体亲社会行为的良好指标,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需要个体对他人进行理解,不仅是情感状态更是认知状态。认知共情与鼓励自主呈显著正相关,情感共情与母亲关爱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过度控制呈负相关。说明不同的教养类型对共情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积极的母亲教养方式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而消极的母亲教养方式则不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余皖婉等人研究发现,肯定性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对子女共情能力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14]。Baumrind等通过追踪研究指出,父母温和地说理、严格地要求将会培养以亲社会方式行动的儿童[15]。
母亲鼓励自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受到情感共情的调节,说明母亲鼓励自主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而情感共情有助于减少这种差异。母亲对于孩子鼓励和温暖有助于增加孩子的共情水平,从而更多的表现出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行为。母亲的鼓励自主使得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独立与自主的权利,由于自身被接纳所以他们更多的能在情感上理解他人。社会排斥感通过共情来影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其中情感共情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社会排斥是个人归属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表现为排斥、拒绝、无视等形式。说明当个体遭受到消极的情绪如被排斥感,这种情绪会降低个体的情绪共情。而情绪共情又会进一步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母亲的鼓励自主则是给孩子带来接纳,包容,这种积极的情感对个体共情的发展尤其是情感共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母亲的鼓励水平较高时,情绪共情高低差异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而当母亲鼓励水平较低时,个体没有从母亲这得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因而共情能力高的人相对于共情水平低的人就会更多的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共情干预的手段,可以发现共情团辅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基于现有范式,可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开发一门共情团体辅导课程,促进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而加强亲社会助人的倾向。综上所述,母亲教养方式中鼓励自主有助于增加亲社会行为,个体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增加也有助于加强亲社会行为。母亲鼓励自主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受到个体情感共情能力的影响。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母亲教养方式则是一个家庭对于的孩子直接作用途径,共情则是个体内部的一种能力。因此,构建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也需要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共同协作。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研究采用横断设计,而共情和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的发展有一些变化特征,因此结论仅适用于大学生年龄阶段。所以未来研究还要提高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其次,研究数据都来自同一批被试的填写,虽然检验了共同方法偏差,但还是不能排除其存在。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将多种方法结合,比如访谈法和实验法。
[1]Symonds P M.The dynamic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M]. Academic Press,1949:1970
[2]Zahn-Waxler C.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guilt,and internalization of distress:Implications for gender differences in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J].Anxiety,Depression,and Emotion,2000,11(5):222-265
[3]方力.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4]Singer T,Seymour B,O'Doherty J P,et al.Empathic neural responses are modulated by the perceived fairness of others[J].Nature,2006,439(7075):466-469
[5]常若晗,肖海雁.共情、情绪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心理学会,2013
[6]姚小雪.社会排斥对听障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的中介作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7]李凤华,刘琴,龙理良,等.大学生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9):1320-1324
[8]李晨枫,吕锐,刘洁,等.基本共情量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163-166
[9]杨红君,楚艳民,刘利,等.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34-436
[10]丛文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李霞,孙宏玉,冯新玮.本科实习护生共情能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32):2933-2935
[12]周宏.母亲人格特征及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384-1386
[13]张潮,张佳楠.高职生自尊、主观幸福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4):537-540
[14]余皖婉,汪凯,梁振.医科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探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8-30
[15]Baumrind D.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1,4(102):1-10
(收稿时间:2017-01-02)
http://www.cjhp.com.c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ING Mengyuan,FANG Yanyu,NI Jun,et al
Key Laborator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cience,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s,prosocial behavior and empathy. Methods:A total of 531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leted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Basic Empathy Scal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Scale.Results:Maternal encouragement of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β=0.104,P<0.05),care(β= 0.103,P<0.05)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prosocial behaviors.Cognitive(β=0.12,P<0.01)and emotional empathy(β =0.096,P<0.05)could positively predict prosocial behavio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encouragement of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was moderated by emotional empathy(β=-0.108,P<0.05). Conclusion:Encouragement of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cognitive empathy and affective empathy are beneficial to increasing prosocial behavio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encouragement of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s affected by affective empathy.
University students;Maternal parenting style;Empathy;Prosocial behavior;Moderating effect
R395.9
A
1005-1252(2017)04-0528-04
10.13342/j.cnki.cjhp.2017.04.014
2017-01-2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5CB35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