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发展报告

2017-04-26

财经界·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同期

截止2016年2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104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上市公司总体的35.4%。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分别有468家、372家以及306家,占比分别达到了27.6%、69.4%以及38.3%。2016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维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增速明显快于上市公司总体,且重点领域继续维持较高增长,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业绩稳步攀升

2016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挥引领增长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在一季度基础上继续稳步攀升。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增速为3.4%,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同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3135.9亿元,同比增长17.2%,高于上市公司整体13.8个百分点,成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二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390.7亿元,增速达24.3%,增速维持在过去12个季度以来的平均水平,同期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继续下滑,下滑速度达到3.9%(见图2)。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利润收益为其后续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部分重点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二季度,部分重点产业业绩表现良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一是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绩增长依然稳居前三位。其中,太阳能产业由于短期政策的影响营收大幅增长,带动新能源产业继续位居七大产业之首,二季度营收增长30.1%,高于去年同期8.3个百分点;节能环保位列第二,产业整体增幅达26.8%,较去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业绩小幅上涨,继续成为张璐恶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动力,二季度营收增长22.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二是生物产业业绩维持平稳增长,二季度生物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3.4%,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三是新材料产业业绩增速有所回升,达到一年来的最高值。本季度新材料营收增长6.7%,较去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四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再次垫底。二季度,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1.2%,低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见图3)。

在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中,有302家公司表现突出,实现营收增速超过20%,利润增速超过15%,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整体增长的“排头兵”。这些高增长企业集中在生物医药、智慧、信息安全等领域。其中,生物医药领域有47家高增长企业,占生物医药企业比重达23%,如紫鑫药业营收增速超过50%,利润增长超过100%,表明提供高附加值的医疗服务、生产创新药的企业在经济不景气下情况下仍旧可以保持高速稳定成长。信息技术领域高增长企业约有148家,占信息技术企业比重达33%,主要集中在智慧、信息安全相关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系统集成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渐向交通、市政、家居、农业等多领域融合渗透,智慧产业迎来了高速增长,相关企业业绩表现亮眼,如赛为智能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为38%和162%。另一方面,"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实施促进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终端大规模发展,从而带动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数字信息安全领域的配套需求急剧扩大,如同有科技利润增速超过100%,营收增速超过50%。

(三)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枝独秀

二季度,仅东部地区业绩增速仍旧继续上升,其余三大区营收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东部地区增速連续五个季度保持上扬,本期业绩增幅达18.3%,高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江苏省凭借31.5%的营收增幅位列第一,山东、浙江和上海营收增速均超过20%。中部地区下滑至第二位,二季度营收增速为17.6%。安徽和湖北依旧是中部地区增长最快的两个省份,本期山西省受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绩大幅下跌影响,营收增速出现负增长。西部地区位列第三位,二季度营收增速为14.5%,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下滑明显,高端装备制造业营收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东北地区继续垫底,二季度营收增速为-1.3%,负增长态势已持续两期(见图4)。从其具体省份来看,辽宁省以12.1%的增速成为东三省中唯一的稳定增长省份(见图5)。

各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受其所处地域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以生物行业为例,由于东北地区经济整体低迷,上半年东北生物产业出现负营收增速,增速远低于行业整体水平,且一二季度营收均低于去年同期。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发展特征

(一)上市公司股市直接融资运行平稳

二季度,共有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A股IPO上市,首发募资总额达到了28.2亿元,占同期A股首发募资总额的16.5%,募资总额较一季度增长6.5亿元。二季度共有6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增发募资,募资总额达到1184.7亿元,是去年同期募资额的2.6倍,股市直接融资正在平稳运行中(见图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共有29家企业增发募资,募资总额为624亿元,占二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增发募资总额的52.7%(见图7)。

(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步伐继续放缓

二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完成重组数达24家,远高于去年同期16家的水平,占完成重组的上市公司总数40.7%,但数量环比小幅回落(见图8)。实现横向整合,扩大企业规模及盈利能力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施重组的主要目的。

分领域来看,二季度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重组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本期共有9家企业完成重组。例如,光环新网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中金云网100%股权和无双科技100%股权,总交易金额约为29亿元。通过此次收购,极大拓宽光环新网的业务面,改变以单一IDC为主营业务的经营模式,光环新网有望成为综合数据中心(光环)、云计算(中金云网)、大数据运营(无双科技)的一体化服务商,是向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进军的重要里程碑。此外,新材料领域的中材科技通过发行股份收购泰山玻纤100%股权,交易金额为38.5亿元,此次收购使中材科技成为中材集团旗下在玻纤及复合材料领域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集群的唯一上市平台,充分利用泰山玻纤作为世界玻纤行业五强企业的优势,实现玻纤及复合材料领域产业链及价值链的整合,进一步打造玻纤复合材料全球知名品牌。

(三)企业规模稳步扩张,投资热度继续下降

二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规模持续增长,资产规模达7.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6%(见图9)。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2.2%,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带来了规模稳步扩张。

二季度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净值为19191.6亿元,同比增长16.2%,受经济整体形势不佳影响,固定资产净值增速已经连续5个季度保持下滑趋势(见图10)。但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净值增速仍高于上市公司总体7.8个百分点,投资扩张速度大幅高于上市公司总体。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官网)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同期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德州仪器第二季度营收36.68亿美元净利同比降7%
永利第三季純利升近倍半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试论知识经济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迪士尼公布季报净利微增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