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 “图书角”到 “图书馆”有多远

2017-04-26周世恩

师道(人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柜好书管理员

周世恩

从 “图书角”到 “图书馆”有多远

周世恩

“老师,书又丢了!”

书是班级图书角的。说是图书角,其实,只是桌子的一角,班级孩子和我共同捐赠的两百余本书,就整齐地摆放在上面。这样的图书角,不能上锁,书不见,也有必然的因素。这学期,就陆陆续续地不见了十几本。书虽不值钱,但是孩子们却心疼——他们可是爱读书的一群,对于书的珍惜,不亚于对新买的文具、玩具的珍惜。我也心疼,有些书,可是他们通过家务劳动积攒下的钱买下来的。

班级孩子爱看书。从三年级接班开始,我就开始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计划:每周星期三为班级固定的阅读日,这一天,不布置作业,只阅读;每两个星期,进行一次读书分享活动,或推荐好书,或分享读书方法;每到期末,就评选班级读书之星。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就是在这点滴的培养和引导之中,被点燃的。

书丢了,捐书的孩子心痛,看书的孩子也心痛,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当然也心痛。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书一本本减少。突然灵光一闪:要不,买一个能上锁的图书柜,这样,书放上去,整齐、漂亮,丢书肯定是能避免的,更重要的是,也能增添班级的图书氛围,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何乐而不为?

给书找个 “家”

我决定买回一个书柜。

其实,书柜并不贵。在淘宝上逛了逛,铁皮的书柜只要几百元钱。这个钱我出得起,也愿意出。可是,我觉得这样也不对:人往往有这样的心理——轻易得来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同理,我买回书柜,孩子们轻易得来一图书柜,会珍惜么?这么一想,我觉得我还是不能出买书柜的钱,应该让班级的孩子出这一份钱。而且,这钱,不许跟爸爸妈妈要,必须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思量周全,我在班级宣布了买书柜的计划。孩子们听了,十分兴奋。甚至,当我说必须是拿他们的零花钱买图书柜时,他们也毫无吝惜,纷纷表示一千个愿意。做好了学生的动员工作,接着,我将班级购买图书柜的计划,也同步在家长微信群里发布了:

各位尊敬的家长,为了打造班级良好的读书氛围,继续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和阅读兴趣,班级准备购置一个图书柜,添置部分图书:其一;购买图书柜的钱需要是每个同学的零花钱。数量以30元为基本,多捐不限。其二;有自愿担任组织工作的家长,请微信私聊。确定人选后,请家长们将所捐赠的钱以微信、现金方式交付负责家长手中。其三;因为我也是班级一员,所以我带头捐赠一百元,捐赠图书一套。

微信发布之后,家长们也十分支持。不一会儿,就有家长联系我,自愿担任组织工作。很快,孩子们捐赠的零花钱就汇聚到了负责人的手中,总计有一千八百多元。这位家长很负责任,在淘宝上找到了图书柜,将图书柜的图片放在微信群中,让家长和孩子投票挑选,最后,选择了一个三百元左右的铁皮图书柜。因为事先我计量过教室角落的大小,图书柜放在教室前面,大小刚好,美观、整齐、大方。

图书柜到班级的那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想到星期一孩子们返校,能给孩子们一个惊喜,我当天就请学校的保安大叔和我一起,将图书柜搬到了教室。第二天,孩子们回到学校,果然异常兴奋,一个个睁大眼睛,七嘴八舌,纷纷议论。别班的孩子也是惊奇,一个个投来了艳羡的目光。

趁热打铁,在周一班会课上,就以 “图书馆到了我们班”为主题,开展了一次主题班队会,讨论了如何使用好图书柜、爱惜图书柜,激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发挥班级图书柜的作用。班会上,我们还开展了 “好书进书柜”的仪式,将一直摆放在书桌上的书,一本本地摆放在书柜中。这仪式,虽然简单,但是充满着庄严的肃穆感。我相信这庄严、肃穆,也一定会走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书柜,这书,也一定会成为一颗酵母,指不定什么时候,会催发孩子生命中美好的滋生,智慧的拔节。

“读书角”华丽变身 “图书馆”

读书柜成为了班级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孩子们欣喜,家长们高兴,我也很是觉得有成就感。教室里,少见追逐打闹的现象,而读书的身影却渐渐地多了起来,聊起天来,也大多与读书相关。 “今天你看了什么书?” “那本 《哈利波特》不错。” “哎呀!没想到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这么好看的!”种种话题,都与读书相关。回到家,孩子们也喜欢在写完作业后,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家长们也说:自从班级来了图书柜后,孩子们好像变了,有静气了,以前,吵着看电视、玩IPAD,现在,更愿意也更喜欢看书了。

可是,问题也接踵而来。首先是图书的损坏问题,投诉不断。“老师,你看看,这是我捐赠的《老人与海》,前段时间还崭新的,你看现在都卷边了!” “老师,你看,是谁在我捐赠的书上乱画。”我将图书柜的书清理了一下,果真有十几本书,都存在着损坏的问题。接着,图书柜的书因为频繁借阅,摆放得乱七八糟,无人清理,虽然我事先已经指定了班级孩子做图书管理员。甚至有家长因为孩子看书向我投诉:老师,你能不能管管,我们不让孩子看书,他躲在被子里看书,这眼睛近视了咋办?

本来是好事,眼看现在成了坏事。我思考着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觉得自己还是操之过急了一些:首先,没有制定好读书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如果没有适当的约束,产生破坏书、不爱护书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其次,没有选好读书管理人员。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如果当初图书柜买回之后,我选择的图书管理员认真负责,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问题的产生。再次,孩子们的爱书、护书的意识淡薄,需要加强爱书、护书的引导、教育。

我当机立断,暂停了图书的借阅,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班级图书馆开出了一剂药方:

制度 “固本”。建立完善的图书管理制度,重点规定了借阅读书时间:每天午餐后为借阅时间,星期一为第一组同学,以此类推,杜绝借阅混乱问题。重点定了借阅的奖励和惩罚条例:借阅时,图书摆放整齐,借阅后,图书保存完好,可以奖励每星期多借阅一次图书;如借阅时,图书胡乱摆放、借阅后,图书损坏,则惩罚两周内不允许借阅图书。

选人 “扶元”。从班级中遴选认真负责的图书管理员。我计划让班级每个同学轮岗一次,当一次图书管理员,然后,让同学投票推选六名同学当选图书管理员。遴选图书管理员,先让负责认真、深得民心的同学当选,然后推而广之,让每个同学都做图书管理员,增强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创新 “正气”。虽然是班级图书馆,但也应该有正规图书馆的借书卡、图书登记证、图书管理专用章。一位家长自动请缨,在淘宝上,定制了一枚图书管理章,制作了班级图书借阅卡、图书登记卡。当我把所有的图书都盖上了班级的图书签章,将正规的图书借阅卡发放给孩子时,同学们都惊呼:咱们班的图书馆从杂牌军成了正规军了!

教育 “养生”。加强图书管理的宣传,爱书习惯、意识的培养、引导。每个月利用班队会对爱书、护书的优秀个人进行表扬,并颁发奖状,奖励每周多借阅一次图书的机会,树正气而杀歪风。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分享读书收获,分享读书方法,讨论什么时候可以看书,什么时候不能看书。

一剂药下去,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图书柜悄然之间,成为了一间正规的图书馆,也成为了班级的一道风景线,看着孩子们井然有序地借阅,看着图书管理员认真负责地登记、解说,看着孩子们在书的滋养下,快乐、健康地成长,我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值。

向阅读更深处蔓延

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地球。”一位老师如果能善用班级图书馆,能否撬动一个班级阅读的新天地?班级图书馆既然建设起来了,我又思量:如何利用好这小小的图书馆,让孩子们涵咏在经典书籍里,增知识,长智慧?如何撬动他们阅读的兴趣,向阅读的更深处蔓延?

向图书要数量。大量阅读,才能让孩子的语文素养产生质和量的变化。可是,班级图书馆,就是一个小小的书柜,无论如何,装的图书数量都有限,撑破了也就在 600本书左右。班级孩子阅读速度较快,大部分孩子一个星期就能阅读两本左右的书,暑假阅读的书更多,甚至可以达到两天一本。照这样计算,一个孩子一年阅读量超过100本。而且班级图书馆的书,大部分还是好多孩子看过的,书籍数量就明显不够。怎么办?我想到的方法有两个:捐书、换书。孩子们家中有不少看过的书,可以捐到图书馆,凡是捐赠十本以上的,可以获得借阅图书的 “钻石卡”,不限制借书次数;捐赠五本以上的,可以获得借阅图书的 “白金卡”,可以一星期借阅图书三次,以此类推。不愿意捐书的也可以换书,就是将自己买的而且看过的书,到图书馆换书看。其实,在图书柜买回之前,还有一批剩余资金,这笔资金,也可以用来买书。

向阅读要质量。每周三的 “班级读书日”,整整坚持了三年时间,第一年,主要用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评价孩子阅读的指标是阅读时间的保障,要求至少周三当天读书半小时以上,平时阅读不少于20分钟。第二年,从阅读方法着手,要求孩子们边阅读,边积累,包括摘抄好词好句,写简短的感悟。第三年,从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做要求、引导。要求孩子每周至少阅读一本书,每个周三写一篇读后感。三年下来,孩子们从不愿意读,到自愿读,到放不下书,我想,这一切是与 “坚持”密切相关的,而坚持的力量,不可小觑。

向阅读要能力。阅读会裂变出什么?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阅读能给人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未来还很遥远,我可不敢说这小小的图书馆会让这帮孩子们幸福、成才,但看当下,班级图书馆给他们带来的改变,还是显而易见的:

读写结合,阅读转化为写作能力——从三年级开始,我便抓阅读能力转作文能力的训练,仿写、改写、扩写、五分钟写,班级孩子从阅读中汲取语言文字的养分,转化为写作能力,孩子们变得乐写、写得好,还有的同学还偷偷写起小说。两年多时间,有半数同学的习作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其中,范译心看书最多,受益最大,作文能力提升最为明显,在 《现代中小学生报》 《信息时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六篇,成为班级名副其实的小作家。

读说结合,阅读能力裂变为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结合课程,借“阅读指导课” “阅读分享课”“口语交际课”为载体,将阅读所获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训练语言的运用。阅读搭乘活动、竞赛,借助“好书推荐活动” “感动我的一本好书” “寻找书中的坚强”等活动、竞赛,将孩子的阅读内化,然后转化为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坚持下来,五年级的 《“开卷有益”VS“开卷未必有益”》辩论赛,我终于从孩子们通畅的语言表达、逻辑条理的清晰、事实的陈述精当中,发现了孩子的进步。不仅如此,孩子们知识的储备,也提升了人文、学科的素养——2015年 “广州市科学知识竞赛”,我们班进入决赛的就达到了9位,获奖同学有3位。班级一位位科学小博士的涌现,阅读功不可没。

向阅读要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提高学识,能增长智慧,能培养气质,能滋养品性。我向孩子推荐好书,每个学期,我都会参读 “教育部推荐好书书目”“名师推荐书目”,从目录中再次遴选一遍,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为孩子推荐好书,并发布在微信之中。这些好书,也最终走进了孩子的家中,走进了班级图书馆,成为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书也可以当药,医治学生各种学习、品格上的缺陷:偏科独好的,只喜科学、自然类的,可以补其缺陷,引导其读读文学书,最好从 《儿童文学》杂志开始,补充文学的正能量。 《儿童文学》也不愿意看,不要紧,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不错,班级不少只读科普的孩子,就是从我 “诱骗”他们看 《狼王梦》,然后慢慢看起小说的,而且乐此不疲。怕失败、不勇敢的人,推荐读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最为合适;不懂得感恩,读不懂爱的,推荐其看看 《爱的教育》最有疗效。

突然想起了那一篇 《小孩和鱼的故事》。大人问他: “这么多小鱼,你救得过来吗?”孩子看着茫茫海滩说: “来不及。”大人说:“反正你不能拯救它们全部,你的努力又有谁会在乎呢?”孩子想想,仍然不停努力地把鱼放回大海,他说: “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

在游戏、碎片化阅读、电子化阅读盛行的今天,在我们的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大幅度下降的今天,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给孩子带来一场与阅读邂逅的机会,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毋需青灯黄卷,只要偶有所得就行,与一卷书为伴,走向幸福和灵魂的深处。我们可以无视,可以不在乎,但是,我们孩子在乎,这一个在乎,那一个也在乎——因为一本书,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改变一个国家。希望所有的班级,都有一个图书馆,而天下的孩子,都爱书,爱读书。

(作者单位:广州培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书柜好书管理员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好书共享
好书推荐
书柜
整理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