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钢筘的“春天”访绍兴水富纺织器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杜鹏
2017-04-26墨影
本刊记者 墨影
留住钢筘的“春天”访绍兴水富纺织器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杜鹏
本刊记者 墨影
杜鹏
“订单太多了!从年前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做不过来!”今年2月份记者就有耳闻,春节过后,织造市场特别火爆,钢筘、综丝等配件一再断货!前不久,从绍兴水富纺织器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杜鹏的讲述中,记者再次得到了验证。
据杜鹏介绍,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订单至少增加10%,往年我们最高峰的时候仅异形筘就做到了7万米产能,按照现在的节奏今年异形筘可能会做到10万米,其中主要增量集中在长三角一带的织布厂。杜鹏玩笑说,“我们订单好,就说明纺织行情不好。如果市场好了,他们可以半年只织造同一品种,也无需更换钢筘。”其实,他所谓的不好不过是大批量的订单少了。
另外,如今纺织行业纤维品种呈现多样性,过去简单的纯棉、化纤等原料减少,各种混纺纤维增多,也给了钢筘更多市场表现机会。
随着终端市场小批量、多品种趋势日渐增强,织布厂对订单不再挑剔,小单也不得不接,多元化的订单带来了钢筘销售的春天。
水富纺器生产车间。
摸索中打造标杆效应
不仅国内畅销,国外市场对水富钢筘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从去年年末到现在,几乎周周都有出口订单。前不久,他们还接待了来自毛里求斯的客户。
“为什么我们这么火?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规模够大!”杜鹏说,雄厚的企业实力足以支撑水富钢筘储备大量半成品,从而灵活应对市场订单。已经有连续三四年的时间,水富的异形筘市场占有率达45%。
确实,水富钢筘之所以能够把握住这个春天有其“资本”,这个资本不仅在于量,更在于质。从2006年到现在,十余年来,水富每年都有固定的专项资金投入,用于技术研发,前几年开始这项资金增加到了50万。“这些钱主要用于表面处理材料试制、模具更新等方面。”目前,仅发明专利水富就有18个,也在作为主要单位参与相关产品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
杜鹏一手主抓的表面处理材料,如镀硬铬、镀氮化钛、镀纳米陶瓷合金的钢筘都已经成功应用。
杜鹏记得,那是在2016年春节的时候,四川一家专门为部队供应被服面料的客户找到了他。“他们试用了不少钢筘都因为不耐磨而放弃了。”杜鹏到生产车间了解情况后发现,这家公司把钢筘磨损的要素占全了。“第一,织物经纬密度一致;第二,平纹织物;第三,浆料磨损。”了解到原因后,杜鹏推荐了企业研发的氮化钛钢筘,磨损问题很好地得到了解决。
杜鹏有一个观点:器材在满足使用刚度和强度的情况下,越轻越好,不仅可以节能也能降低打纬力度,减少对设备的损耗。目前,已经有人提出要与水富钢筘合作做碳纤维筘梁。
水富纺器每年都有固定的专项资金投入研发。
系统分析寻求突破
杜鹏表示,如今在摸索中进步的企业不只水富一家。从2016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及孟买第10届印度国际纺机展上可以看到,国内诸多中小型织造器材专件企业通过推出一批重量级的拳头产品,逐步走向国内外高端市场。
不过,杜鹏认为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经济增速放缓及消费结构的转变将促使纺织器材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尽快结束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跟随模仿的阶段和突出的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纺织器材要适应高端织造装备市场需求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在市场需要节能、环保、定制服务的前提下,更需不断技术创新。
以水富纺器为例,公司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产品提升效果显著。一是紧跟市场需求,针对织造技术型、生态型面料所用功能型纤维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超宽幅、重磅、双层、地毯及产业用玻纤、碳纤、芳纶、超高分子量模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再生纤维织造及高支高密织物的需求扩大,着力布局培育190#/2以上的高精度异形筘/剑杆筘及抗冲击型异形筘(专利)的市场需求;二是针对织造厂“机器换人”项目无人值守的喷气织机全自动操作、智能控制和管理的发展趋势,更加提高了异形筘的制造精度水准和节能设计,并将开发应用新材料碳纤维筘梁及钢筘产品四维新型检测系统;三是不断提高自身生产装备的技术改造,实现集约化生产。开发研制高速智能化、自动化的筘片研磨系统;筘片自动整理系统;超精密Φ7mm53辊自动校平机等,用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四是发展绿色制造、担当社会责任,逐步淘汰异形筘电镀硬铬加强齿的使用,扩大新型环保复合表面处理新工艺、新材料涂层在加强齿上的应用。生产工艺废水经处理后100%回用,污泥与有关企业合作综合利用已见成效。
人才“青黄不接”之痛
虽然水富各项举措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但仍难掩人才短板之忧。
“我们年龄都大了,现在最大的困扰就是后继无人。”杜鹏坦言。
“我们现在的工人主要是贵州、四川的,现在国家正在推出精准扶贫战略,这些人如果回到老家可以挣两千块钱,就不会在外地挣四千块钱。”所以,他们不得不去考虑机器换人的项目。
据杜鹏透露,水富正准备在抛光环节上机器人。“这一环节劳动强度大,用人多,采用机器人后则不同了,可由目前的20人减少至2人!”
然而,专件器材的生产有其特殊性,完全实现自动化是不可能的,有些环节必须要靠人的经验。
杜鹏告诉记者,这种困局不只中国特有,他曾去过法国、意大利、日本的工厂参观,也曾在意大利的工厂实习,很多工序必须靠人来完成。“以编高精密筘来说,机器根本做不了,必须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上老花镜来做。”杜鹏说得很形象。
三年后,可能这个问题会更加严峻,然而这个问题尚未有解。
水富如今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完善研发、生产机制,积极应对市场带来的机会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