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神话类课型核心素养教学探微
2017-04-26陈素荫
陈素荫
【摘要】教育部发布了统一核心素养,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九大素养,具体到语文学科,提出四个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神话类课型的核心素养要素包括哪些?笔者根据文本内容,将神话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这三类神话核心素养要素又包括哪些?神话作为一种课型又是如何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 神话类课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11-03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1.关于核心素养
2014年3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这是“核心素养”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核心素养”概念体系成为基础教育新一轮改革的方向,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的指南,学校日常教学实施的准绳,各级各类教学评价的核心。
自21世纪以来,研究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教育潮流。1997年12月,国际经合组织(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1]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界定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四大终身学习支柱,2003年又提出“学会改变”第五支柱,并将这“五大学习支柱”作为“21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UIE,2012)。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检测学习成果的七个维度: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
2005年,欧盟执委会发布《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的报告,提出“素养”是适宜于特定环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组合。“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知识社会中自我实现、社会融入,以及就业所需要的素养,其中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欧盟界定了终身学习的八大关键素养,将其按经合组织的三维度进行归类整理。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逐步将教育标准从重视学科内容、教学过程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科核心能力的塑造上。一句话,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
2.关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2013年5月,北师大林崇德教授领衔5所高校9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攻关项目组,研究21世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在综合核心素养国际比较研究结果以及各项指标,研究团队整理并界定出了36种核心素养指标,并试图归纳出不同课标中所包含的各种核心素养。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为例,19门课标提及各种素养的频率共计4674次,不同素养在不同学科提及频率上存在极大差异,提及频率最高的是学习素养,接近800次;其次是科学素养和语言素养,分别为559次和504次;提及350次至200次之间的依次是艺术与审美能力、实践素养、沟通与交流能力、主动探究。其中,在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总计被提及356次,语言素养被提及167次,占46.9%,学习素养被提及42次,占25.1%,沟通与交流能力19次,占11.4%,创新与创造力14次,健康素养12次,国家认同12次,问题解决能力10次,价值观10次。[2]
综合一系列国际国内各种研究指标,2016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统一核心素养[3](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具体到语文学科,提出四个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小学神话类课型的核心素养要素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语文核心素养是对语文各种素养的整体归纳。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培养这些核心素养,还需要在各种形态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具体来说,根据语文核心素养要素和神话故事类课型文体特征,我们确定神话类课型的核心素养要素如下:
1.语言核心素养(积累+建构+运用)
神话的语言充满幻想,简洁流畅,清浅通俗,切合儿童简单阅读的习惯,从阅读的最初就抓住了儿童读者的心,学生乐于积累、运用。
(1)积累:通过阅读,学习品析简洁明快、充满想象力的的精妙的词、句;
(2)建构:根据自己的兴趣整理归类积累的语言材料;
(3)运用:积极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
2.思维核心素养(想象+续编+类结构)
小学神话类课型思维核心素养重点在想象与续编以及形成“类结构”这三个要素:
(1)想象画面: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想象神佛英雄壮举的画面,品味神佛的形象;
(2)续编故事:神话的情节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但又充满戏剧性的曲折,主人公总要经历一番磨难,最终走向圆满。学生在阅读中生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历史文化的奇妙之旅时,应引导续编。
(3)形成“类结构”:通过教学过程的结构化设计,形成“类结构”意识,并最终形成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结构,形成自主阅读神话类课型的能力。
3.审美核心素养(价值+情感+兴趣)
神话类课型审美核心素養重点在价值情感与兴趣习惯。
(1)价值态度:感受故事的神奇和神、佛、英雄的形象;
(2)情感品位:从神话的主旨看,神话的美学特征是崇高,主人公是神化的形象,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充满正能量,其文学价值对学生的精神审美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可以满足儿童全部生命理想的释放,帮助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3)兴趣习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自觉的阅读。
4.文化核心素养(传承+理解)
神话类课型文化核心素养在于传承与理解,传承中华古今神话的美学特征与理解感受异域神话的文学魅力,具体可以分厘出三个要素:
(1)热爱:多阅读,感受中国民间神话的美好;
(2)吸收:广阅读,尝试借鉴其他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
(3)传播:通过口耳相传和书面表达,传承古今中外神话的美好。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神话类课型教学探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长郑富芝如是说:“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如果最终落实不到教学一线,指导不了实践,结果很可能就是失败。”[4]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最少要涵盖四个部分:(1)具体化的教学目标。(2)内容标准,即规定学科领域应知会的知识、技能与品质。(3)教学建议,即教育者应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4)质量标准。[5]
基于神话类课型的核心素养培育,笔者主要尝试从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对神话类课型做具体细致的探讨。其中内容标准从系列化教学内容、特色及课型分类来阐述,教学建议从基本环节、教学策略、实施建议做具体说明。
1.神话类课型的系列化教学内容、特色及课型分类
茅盾曾对神话这样下定义:“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越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却确信以为是真的。”[6] 人教版小学语文神话类课文有:
语文课不仅仅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课程,它对于课外阅读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因此,研究它并敦促与其相关联的课外阅读教材化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根据文本内容,将神话分为三类: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地》;神佛神话,如《普罗米修斯》;英雄神话,如《夸父追日》。创世神话记录宇宙演化,而神佛神话与英雄神话则戏剧地记录神佛与英雄们的种种事迹。
生动的形象、奇特的想象、离奇的情节就是神话教学最要关注的文体特征。
(1)创世类神话
1)概念界定:创世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也称开辟神话,它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较为幼稚的解释和描述,折射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以及人类由来的原始想法。
2)教学目标:语言——学习并积累ABB式、AABB式等词语以及对仗句;思维——感受创世神话想象奇特、情节离奇的特点,并大胆地进行续编;审美——使学生知道创世神话的共同点(创世的时间都非常漫长;把混沌的原始世界比作一个蛋;神的身体化为了整个世界,化为了万事万物);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魅力。
(2)神佛类神话
1)概念界定:指道教神仙、佛教神佛、民间诸神的故事,神佛神话是文明地区知识分子对创世历史失去了创作的兴趣,转而开始信奉神明的阶段性产物。
2)教学目标:语言——感受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积累语言;思维——在文字阅读中想象神佛英雄壮举的画面,凭借创造性的语言支架再造思维,形成阅读神话故事的基本方法;审美——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品味神佛的形象美;文化——在多形式的探究性阅读中感受神佛故事的神奇魅力。
(3)英雄类神话
1)概念界定:比创世神话和神佛神话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同时,也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总结。这时候,原始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开始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象,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国古代的神农、黄帝、夸父等。
2)教学目标:语言——学习、积累、品味语言;思维——勾画、批注、交流文中想象奇特、描写夸张的精彩句子,感受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业绩的神奇;审美——描写英雄形象是重点,和神佛类神话一样要借助具体语言材料特别是语言、动作、神态来品味英雄的形象;文化——在多形式的探究性阅读中感受英雄类神话的美学特征,在阅读中传承古今中外英雄正义的能量。
2.教学建议
(1)创世类神话
1)基本环节:创设情境,导入神奇--检查预习,初识神奇--品读文本,感受神奇--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2)教学策略:多渠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从哪里感受到故事的神奇”这一大问题,引导深入文本;学习简洁流畅的语言,积累并运用;充分想象和朗读,感受神奇;互文阅读,扩大阅读量。
3)實施建议:情节曲折,应抓住学生兴趣点;注意引导想象,提高思维能力;聚焦选点,积极语用。
(2)神佛类神话和英雄类神话(都属于刻画形象)
1)基本环节:利用插图,感受形象--聚焦文本,凸显形象--感悟道理,总结形象--课外阅读,升华形象
2)教学策略:“形象”为本,激发兴趣;以“你读出了神佛或英雄什么样的形象”这一大问题,引导深入文本;总结方法,进行“类”迁移;互文阅读,扩大阅读量。
3)实施建议:强化文体意识,不混教;每一课的教学都放置在神话教学的大结构链中,有提升点;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
3.案例:31普罗米修斯 (人教版四上,神佛类神话)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
2.品读文中重点语句并积累,体会普罗米修斯善良和坚强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喜爱阅读神话,在多形式的探究性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成果,整体感知形象
1.回顾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有什么共同点?
2.检查易读错的字词。
3.整体感知形象。
(1 )你最敬佩的是哪个神?最讨厌哪个神?为什么?
(2)抓住这两个人物,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聚焦“造福”,感悟善良的形象
这是怎样的一个普罗米修斯呢?
1.品读普罗米修斯的话。
(1)体会反问的好处。
(2)文中的“造福”指的是什么?
2.品读说明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确实是在造福人类的句子。
(1)讀第一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2)读第二段文字,想象画面:自从有了火 ,人们________________;……
3.总结,朗读。
三、聚焦“痛苦”,感悟坚强的形象
普罗米修斯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1.普罗米修斯是怎么说的?
(1)这两段文字,在文字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有了“决”“更”两个字,更能表现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
(2)带着这份坚定的语气读。
2.触犯天条,承受痛苦。
(1)默读课文6、7自然段,画出两处描写普罗米修斯承受痛苦画面的句子。
(2)走进第一个画面----
1)一读,感受痛苦
用一个词来形容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
2)二读,想象画面
文中的哪个词触动了你,谁来描述你眼前的画面?
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是被“死死地锁”?
复沓式的朗读: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不能动弹;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不能睡觉;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这就是“死死地锁”。
3)三读,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内心
“死死地锁”锁住的是他的手脚,却锁不住他的心。
四人小组一起学习这段话,发挥想象,根据下面的情境互相说一说:
风吹雨淋/漫漫长夜/……,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当他俯视人间,看到________________,他想:________________。
4)小结:此时,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普罗米修斯?
引读课文,总结方法:一读,感受痛苦;二读,想象画面;三读,体会内心。
5)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个画面。
四、诵读诗歌,升华形象
师生合作读雪莱诗歌
五、留疑,丰满形象
普罗米修斯还可能经受哪些痛苦呢?在更为残忍的惩罚面前,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感人至深、震撼人心的普罗米修斯?
【教学评析】学生已经学过几篇神话故事,所以第一环节的教学有意引导回忆神话故事的特点,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神话人物众多,在梳理结构的过程中实现教结构、用结构,提高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关系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理解是文本核心价值的关键点,在推进过程中,渗透方法意识,以“普罗米修斯”是怎样一个人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方法,在朗读、想象、品味中,提升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引入雪莱诗歌,总结人物形象,提升文本核心价值,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1(1).
[2]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5(2).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EB/OL]http://blog.sina.com.cn/s/ blog_7f1799a20102xcp6.html.
[4] 赖配根.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J].人民教育,2016(3-4):116.
[5] 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
[6]矛盾.神话研究[J].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