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2017-04-26袁勇
袁勇
【摘要】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创业课程,其设置、内容与实施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决定了创业教育取得的效果。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创业课程中的推进方面取已经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创业课程的开设依然零散,缺乏系统推进和整体规划的思路,至今还没有形成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创业的课程群。对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相关理念,然后分析研究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原则,原则主要从六个方面来阐述,希望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7-02
创业教育目前已发展成席卷全球的教育潮流,每个国家都在非常积极的探索本国的创业教育方法。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大学是最早开设了创业课程,1998年,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首次为MBA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类型的课程。随后,中国其他高校也陆陆续续开设了类似课程。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有将近百所高校设立了创业教育类课程。虽然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热情很高,而且在创业教育推广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创业课程现在还没纳入比较统一的教学规划中,各所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种类繁多,有的是从国外大学引入的商业培训课,有的就是根据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程。这些课程都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缺少系统化和的整体计划思路。鉴于此现状,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应该了解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下文针对相关理论做了一系列阐述。
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
1.主体性的课程设计
人的本质特征是主体性,人创新的内在潜质在人的主体性中得以显示,开设创业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的主体。所以,创业教育课程要考虑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极大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培养学生对问题、知识自主思考的态度并有批判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业特点和规律,和创业者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2.高层次的课程设计
为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必须要普及所有学生,然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的创业教育,是关键和核心。经过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知能力、践行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探索的能力等,加速了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的速度。所以,最高层次的课程设计必然是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3.健全人格的课程设计
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以人为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全面、协调的发展,使广大学生拥有不断进取的人生理念和人生目标、求新求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不惧艰辛的信心的毅力、与人合作的处事方法与办事原则等等,这些要求都是开展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正如马斯洛所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认为成就是人格所放射出来的一种现象,所以对成就来说,人格才是第一位的。”
4.超越式的课程设计
创业教育如果從价值取向上来看是“以实现未来成就和理想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在人文本质上经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训练培养出了一批真正超越先人的一批“新人”的教育,不仅能使广大学生在接受人类长河的所有文明成果的同时持有批判的精神,而且能在不断进取地弘扬和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他们强大的创造能力去超越过往和现在,不再是复制过去。
二、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通过创业教育大学生可以获得创业的基本素质,不仅可以形成良好创业意识,也可以使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品质,创业知识框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就必须依靠创业教育课程来加以支持和实现,课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不仅是创业教育的形式,也是创业教育的平台和依托。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创业教育的特点,要遵循教育的特有规律和原则。
1.复合型原则
创业需要很高的人才素质,对创业者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不但要具备市场意识和创业实力,还应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态、明确的法制观念和全面的法律常识等等,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该综合多门学科和知识,以素质教育为主体,把创业能力作为培养核心,把创新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加强教育中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课程不单要培养大学生经济头脑、科学思考;还要培养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有勇于开拓精神并富有进取心,而面对困难和挫折应具有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
2.专业性原则
创业教育要本着遵循创业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与技能相吻合的原则,大学生创业是建立在的基础上,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是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有利条件,创业教育不能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相脱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很好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几率,才能使所创立的企业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可以称之为通识类课程,需要建立一种与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相同的通识教育和领域广泛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形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功能互补、相互渗透的多元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一是要在专业课程中适当渗透创业思想,但只是在于“渗透”,而不能舍本求末;二是增加创业课程,集中的介绍相关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在理论上了解创业的基本原理。
3.个性化原则
创业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学科差异和个体差异等,同时也受创业环境、政府政策、社会认知等方面影响,专业技能背景不同,常常具有不同创业方向和创业基础,课程体系规划要根据学生需求类型不同,选择深度和广度不同的课程,并且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点来确立。比如经管类学生一般具有良好的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创业知识;而工科类学生一般具有很强创新意识,对新产品、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新知识比较熟悉,在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上,提高课程的弹性和选择性课程设置,设置不同模块的创业课程,使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创业人才都能得到满足,有效做到“因时施教”、“因材施教”。
4.企业生存原则
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创新、创业有机融为一体,创业必须依托于市场,市场指挥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在设置创业课程时,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亲身投入到创业活动中、直接接受社会的洗礼。在课程设置要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积极思考、自主操作、自主活动,体验式教学要在教学方法上得到注重,推动学生自主并有意识的研究创业知识,激起学生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参与其中,对创业素养中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以及创业情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让学生的心理与行动在亲身体验中得到相互促进、互相交融、共同发展。实践性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形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发展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竞争力。
5.探究性原则
课程设置需把创业的实际案例的叙述与书本知识的表述巧妙结合起来,从而不仅加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关联性和可控制性,也可以通过这些材料和范例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加强课程内容的探索性和尝试性,应该把学科课程与探索性活动课程巧妙结合起来,并使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不断渗透着探究活动,这样就会为学生留下一片广阔的空间供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实践创业活动的开展。
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活动化是指要把活动的设计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操作方式中。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外部操作行为我会在参与活动中形成,外部操作与内部操作行为巧妙的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互相激励、相互鼓舞,这样就能使大学生的身心朝着教育目标所设定的方向发展。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活动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做中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充分发挥和体现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6.信息化原则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也逐渐蔓延进人们的生活當中,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中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衡量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指标分为信息的传达、流转、使用及控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提升信息获取与运用的能力。信息化的搜集与整理能力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专业学信息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时或者选择就业时都离不开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甚至在将来的工作中,信息化将成为工作的基础。创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生自身的需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搜集、整理和践行创业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在面临现实社会创业中所遇到困难的同时能用知识来解决。让大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要学会应用知识,使信息化这一原则真正发挥其做作用,让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立的更有意义。
三、结语
课程改革是创业教育系统工程的关键,因此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和课程改革有着一定的关系,合理的课程内容与结构是实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必要条件。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不应千篇一律,要从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吸收广大学生的意见,设计出充满时代特色、完善化结构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天华.论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5:25-30.
[2]涂德虎.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178-180.
[3]谢亨渊,王家飞.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160-161.
[4]谢贵兵.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开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33-35.
[5]赵世浩.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设计与课程设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9: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