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利水电施工对于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

2017-04-26高原刘付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施工导流围堰技术水利水电

高原+++刘付涛

摘 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为了更好地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技术的作用最大,而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又是水利水电施工中常见的技术之一。因而文章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主要就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施工导流技术与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与围堰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其的应用,并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工程质量的控制。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1.1 基于导流技术的概述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导流技术的应用,首先我们必须对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谓导流技术,主要是将活水导流到施工现场,对河道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进行改变,从而更好地确保整个工程进度得到有效保障的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结合基坑内部的工程量设计导流流量。当河道处于枯水期且截流后,当主体建筑物抢修到拦洪高度之后在枯水期进行围堰。当无法抢修到拦洪的高度时,若属于土石坝结构,则严禁在基坑内过水,若为没有建成的坝体则严禁溢流,并将这一施工导流时段作为全年的标准。在具体的施工导流过程中,主要分成三道工序,首先是对围堰挡水流量确定之后,因而在河床进行截流时,应确保达到水坝的高程,其次在中期导流时,应按照汛期的河水深度与坝体的高度增加到库存的注水量,尽可能地将其抗洪水平提升和优化。最后是在后期导流施工后将活水注入大坝的设计高度。但是在现代诸多水利水电工程中往往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在进行施工时,往往涉及的数据信息较为复杂,所以还需要切实强化数据信息的整合,并在施工中选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切实加强对其的研究与分析,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施工导流系统设计出来,从而更加直观的将施工导流数据与模拟演示图显示出来,更好地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得以安全稳定的实施。

1.2 具体的导流方案分析

上述我们对导流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紧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切实掌握其水文情况、地质地貌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并充分考虑成本和进度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导流之前需要对河流水力情况进行精确的计算,并对河流流速进行有效的明确,并对结构尺寸进行科学的设计,并结合大坝蓄水的能力与水压水位等针对性的确定施工导流方案。常见的导流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 分段式。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分段围堰的方式,在河床上将水利建筑物分隔成多个段,并通过分段分期的完成水利工程。具体就是在河床的左岸或者右岸将其围住,这样河水从狭窄的河床中流过,再完全进行截流,这样全部河水从大坝中流过。因此这一方法主要所在河水水流量较大和河床较宽的工程中采用。最为著名的在葛洲坝和丹江口水电站中均采用了这一方式进行导流。

1.2.2 全段式。这一方式主要是利用围堰将主河道一次性截断,而水流则被疏导到两侧的泄洪建筑物,由于不同的建筑物,其下泄时选择的导流方式也不同,通过单次导流的基础上划分河道,并分成明渠和隧道以及涵洞等施工导流。因而这一方式主要在河水水流量较大和河槽较深的工程中应用,根据河槽两边的台地大小而拦截,但是在明渠则导流。因此在实际导流施工时,需要紧密结合汛期河流泄水情况针对性的制定导流方案和对施工导流进行规划,并对工期进行合理的安排。但是有时水利水电工程较为复杂,这就需要通过建模给整个施工方案的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1]。

2 水利水电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2.1 基于围堰技术的分析

所谓围堰,主要是在施工导流过程中,在地面修建的临时性的挡水结构。围堰只有在施工中采用,且在导流期之后需要将其拆除,这样就能有效的对基坑进行保护,最终确保整个施工现场处于干燥的状态。然而在围堰修筑过程中,往往会占据一定面积。导致河道过水面积被缩小,流速增加的同时还会增大流量,而水流将给围堰带来的冲击较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围堰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地确保其围堰结构自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渗性。

2.2 围堰技术方案的分析

在围堰技术应用之前,必须针对性的对围堰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施工方案得以顺利的实施。而为了更好地对围堰技术方案进行确定,就需要在施工之前深入实地进行勘察,并紧密结合场地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对围堰占地的面积进行确定,而导流通道与大坝枢纽是影响围堰横断面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的需要,在确保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地确保围堰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常见的围堰施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2]:

2.2.1 不过水土石围堰。此类围堰自身的结构好比土石大坝,能够实现就地取材,切实加强工程所在地土石材料的应用,既能节约工程成本,又能便于拆除,因而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采取这一方式的缺点就在于围堰技术的工程量较大,且往往存在较大的沉陷量一般水不能漫过堰顶,若遇到汛期时就需要强化对其的防护。

2.2.2 过水土石围堰。采用此类围堰时,若采用导流方案没有将基坑淹没,就需要保证整个堰体过水安全。过水时需要预防水流给堰体带来的冲击,以及水流渗透导致堰顶和下游边坡的深层同时滑动。所以在采取这一方式时,又可以分成加筋过水围堰与砼板围堰。就加筋过水围堰来看,主要是在围堰下游的大坝坡面上进行钢筋网格的铺设,预防坡面石块被水流冲走,并在下游的堰体内横向埋入主锚筋,预防堰顶和下游坡面同时滑动。而就砼板来看,主要是在下游大坝的坡面覆盖预制,亦或是现浇混凝土面板。在混凝土制成护面后,由于其防水性要求较高,所以在面板接缝处切实做好防水措施。

2.2.3 砼围堰。此类围堰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不仅抗冲击性能较强,而且还具有较强的防渗性能,而且挡水的水头较高,且工程量较小,这样就能与砼建筑物进行连接,此时可以从堰顶漫水,所以主要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建设拱形横向围堰时应用。

2.2.4 钢板装格围堰。此类围堰主要包含了主体格与联弧段组成。在组建此类围堰时,需要确保砂砾石重量稳定原理开展,把锁口和钢板桩连接为密闭空间,再把石渣和砂卵石材料在封闭空间中填入,从而形成此类围堰。

2.3 围堰布置

在布置围堰时,主要是采用平面布置的方式,这就需要紧密结合建筑工程的轮廓和排水设施以及交通通道等方面的需要,尽可能地结合导流方案与围堰类型进行平面布置,才能更好地确保围堰安全。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确定堰顶高程,一般应在超过静水位的0.6米处做好防渗体的设计,才能更好地保护围堰。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在施工中考虑有关因素,例如水位雍高、堰体施工沉降量、围堰顶部防护结构的厚度等,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围堰的位置与堰顶的高程进行确定,最终满足实际需要[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工程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在应用导流技术与围堰技术时,我们需要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并针对性的确定施工方案,同时还应在施工现场切实强化对其的管理,并针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切实加強技术质量的控制。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对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论证,才能更好地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韩亚勇.浅谈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1:187.

[2]江晓莉.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5,03:126.

[3]王晓春.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11.

猜你喜欢

施工导流围堰技术水利水电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的运用实践探微
对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探究
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