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霉素过敏试验教学设计

2017-04-26冉国英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设计

冉国英

【摘要】本文介绍《护理学基础》中的青霉素过敏试验教学设计,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教材内容与病案有机相结合,创新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试验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28-02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护理学基础中“青霉素过敏试验”内容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设计思路

1. 教学内容(任务)分析

本次授课内容“青霉素过敏试验”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学基础》(第二版)第十五章第五节,它主要讲述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预防及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急救措施,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拓展,是确保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前提。

2. 学情分析

本课程面对的是中职一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

(1) 知识方面:学生从第1学期就开始接触《护理学基础》,前面刚刚学过了注射法,具有了相应的基础知识。

(2) 技能方面:学生多次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已经具备了合作探究学习及表演的能力,但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还欠佳。

(3) 情感方面: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3.设计理念

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将教材内容与病案有机相结合。以病案—问题—答案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叙述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准确判断青霉素过敏反应并能及时、准确地对过敏者进行急救。掌握青霉素皮内试验法及操作中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与交流、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境教学和演示法,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学会与病人沟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关爱病人,具有高度责任感、严谨自律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及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皮内试验法、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2)教学难点:青霉素皮内试验法。

三、教学设计

1. 教法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学情的分析,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等。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真正达到“授之于渔”。

(1) 探究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

(2)案例教学法:将临床典型的病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临床情境,师生共同扮演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的生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

(4)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临床操作用物并进行规范性的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方法。

2. 学法设计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如何设计学法,加强学法指导甚为重要。

(1)问题学习法:学生课前预习,通过教材、上网查阅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学习目标明确,效率高。

(2)探究学习法: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开展查阅、讨论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助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与良好的竞争能力。

(4)观察法:学生通过感官获取知识,提高学生模仿、操作能力。

四、教学程序

1.课前准备

(1)科学分组 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组长1名,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搭配,特别是组长应选能力较强能起到组织协调作用的。

(2)预习新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材、上网查阅等形式,按要求预习内容并完成表格(见表1)的填写。

2. 课堂实施

(1) 病案导课,激发兴趣(3分钟)

病案:一门诊病人青霉素皮试阴性,在肌内注射青霉素后即感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75/52mmHg,脉搏细速,神志清醒。

通过病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形成4个问题。①病人出现了什么情况?②为什么会出现?③怎么处理?④预防方法?从问题导入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題去学习。

(2) 感知问题,合作探究(15分钟)

有了问题之后,教师并不是逐一讲解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围绕病案中所提出的4个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则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帮助。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后,明确病案中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病人出现了什么情况?)的答案: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过敏性休克;病案中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的答案: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病案中所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怎样处理?)的答案: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病案中所提出的第四个问题(预防方法?)的答案: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内合作、小组汇报,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全班同学共同解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这样,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不能理解的难点,则进入下一个环节。

(3)演示观察,模拟情境(20分钟)

教师演示40万u/支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过程,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并由学生回示80万u/支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过程。通过观察和演示,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发展技能及观察力。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完成青霉素皮内试验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操作中护士与病人的交流语言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与患者沟通;引导学生对操作中的护士职业形象进行体会。通过播放视频,感知护士的亲切笑容,感受关爱患者的态度,体会护士的职业形象。

(4)课堂小结,强化认识(5分钟)

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的效果。因此,本课设计了由学生小结本节内容,用“我学会了……”句式,教师提示、补充。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巩固知识,发展技能(2分钟)

为了巩固、消化本次课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设计了思考题和练习题。①思考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要使用青霉素药物,你知道该怎么做吗?②练习题:病案分析(见教材P267页10题)

3. 课后拓展

课后以小组为单位预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碘等常用药物的过敏试验,并和青霉素进行比较,完成相关预习作业。

五、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提炼。为了更好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本次课采用了框架式板书(见图1):标题居左侧,内容在中间,重点、难点居右侧。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六、教学反思

1. 特色。本次课的教学特色,将病案与教学内容有机相结合,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溶入到病案中变得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印象深刻,效果好。

2.亮点。学生表现出对病案极其感兴趣,参与性高,小组合作程度高,讨论热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耐心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挥了主导作用。

3.不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病案是关键,如何编制病案,设置疑问,还有待于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设计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