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最后的九月》中英裔爱尔兰人的心理困境
2017-04-26唐宁宁
摘 要:《最后的九月》是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恩的长篇小说之一。该小说主要描述了处在夹缝中间的英裔爱尔兰人在英-爱独立战争的背景下,无根可依的飘零感和异化感。本文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主要从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对人物的心理困境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揭示出在社会变革时期英裔爱尔兰共同体艰难的生存处境。
关键词:《最后的九月》;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困境
作者簡介:唐宁宁,女,汉族,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引言:
出版于1929年的《最后的九月》是伊丽莎白·鲍恩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小说。该小说是一部极具时代意义的作品,通过政治与历史的融合共同反映了深处政治斗争与战争威胁的双重打压下英裔爱尔兰人尤其是其中的英-爱优势阶层面对阶级衰亡时孤独、压抑、焦虑的精神困境。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国内外对该文本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视角居多,但这些研究还远远不能充分展示该文本的独特魅力。本文试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为文本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一、安全感的破碎
马斯洛指出,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获得了满足,接着就会出现一种新的需要,即安全需要。小说中的英裔爱尔兰人为爱尔兰的优势阶层,可以说生活相对富足,可以说生理需要是完全可以满足的。首先,英爱独立战争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对人们的安全感造成了威胁。战争就如幽灵一般侵扰丹尼尔顿人们的生活。夜间英国士兵巡逻时的摩托车声打破丹尼尔顿的宁静。起伏的发动机轰鸣声无时不在敲打人们的内心,战争在继续,未来在哪里。黑衫军残暴的抢夺掳掠,爱尔兰反叛分子与英国驻爱尔兰皇家警力的火力冲突这些无不冲击社会的秩序。丹尼尔顿居民,作为夹缝中的人群,长年与英国政府的隔离受到了母国的疏离,同时他们作为英国在爱尔兰的统治集体又受到了爱尔兰反叛分子的憎恨。最后,文本中为英裔爱尔兰人提供暂时庇护的丹尼尔顿也随着局势的恶化,家的安全感被不断弱化,不再是安全的避风港。丹尼尔顿以及临近的两所大房子在一个夜晚被反叛分子烧毁,家不复存在。
二、爱与归属感的游离
在马斯洛看来,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之后,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并且作为新的中心。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和疏离感。幼年丧母寄养在舅舅家的洛伊丝在外貌上与母亲劳拉很像,而母亲劳拉为了自由与家人反目并出走,所以母亲成为了家族伤痛的象征。然而人们对洛伊丝的印象与评价不自觉地移情到劳拉的创伤经历,导致了洛伊丝与其他家族成员的疏离。最后洛伊丝对与母亲名字发音相似的“桂树(laurel)”都感到厌恶,害怕。由此可见,疏离的人际关系与缺乏母爱的关怀使洛伊丝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在感情上,19岁的洛伊丝面对民族冲突对杰拉德的爱情充满了茫然与未知。她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爱上杰拉德的英国身份还是他这个人。面对个人爱情与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洛伊丝拿捏不定内心的感觉,可见洛伊丝对这段感情是不确定的。最后,杰拉德被革命分子杀害也宣告了两人的爱情悲剧。此外,事业失败的雨果夫妇在经历了长达13年异乡漂泊的日子再次回到丹尼尔顿感受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曾经热闹的丹尼尔度顿总是安静的让人透不过气来。异化、疏离的人际关系使雨果夫妇无法感受到对这个地方的归属感。为此,雨果先生通过忙于社交来驱遣内心的空虚,而他的夫人弗朗西则像个“活死人”无法融入到这个异化的群体。另一位年轻女性玛达则不断地订婚,反婚来寻找自我归属。虽然最后玛达成功地与一位英国商人订婚并安定下来,但她发现身为英裔爱尔兰人在英国还是受到当地人们的排挤找不到真正的归属感。
三、尊重需要的破灭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支配人的生活。它包括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敬重。文本中,劳伦斯以知识分子自居表达了对洛伊丝的不满。在他看来,洛伊丝在政治上的天真,对自由的执着恰恰反映的是洛伊丝的无知。虽然他在牛津接受了高等教育,对时局有一定的见解,但是面对民族冲突,他为自己的无奈而变得日渐冷漠。所以,阴暗内心下他无法尊重他人。另一方面,知识赋予他的先进思想无法为传统的丹尼尔顿居民所接受,以至于在丹尼尔顿人们的眼中看来,他是怪异的“他者”。因而,劳伦斯也得不到家庭乃至丹尼尔顿人们的尊重。
结语:
本文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集中探讨了深处社会变革时期生活在丹尼尔顿的英裔爱尔兰人的心理困境。社会秩序的动乱对人们心中的安全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暴力斗争和英裔爱尔兰人整体优势地位衰退的双重作用下,人际关系的疏离、异化导致了爱与归属感的游离并最终导致了尊重感的破灭。总之,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政治与历史、社会与家庭的共同作用下,英裔爱尔兰人这个特殊的共同体难以逃脱心理困境的袭扰。
参考文献:
[1]Bennet, Andrew, and Nicholas Royle. Elizabeth Bowen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Novel: Still Lives.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1995.
[2]Bowen, Elizabeth. The Last September, New York: Anchor Books, 2000.
[3]Corcoran, Neil. Discovery of a lack: History and Ellipsis in Elizabeth Bowens “The Last September”, Irish University Review, 2001, 31(2):315-333.
[4]陈丽. 当代爱尔兰文学中的“大房子”文化符号[J]. 当代外国文学,2008(3): 126.
[5]马斯洛. 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