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煜的悲剧人生
2017-04-26张景瑞
摘 要:南唐后主李煜,自小生长于深宫之中,天资聪颖,好书喜文,是一个似贾宝玉一般的风流人物,却误作“人主”,成为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在李煜的身上,存在着强烈的人生错位,这种错位导致了这位末位帝王的悲剧人生,也导致了南唐的灭亡。然而,也正因为这种错位,却使得这位亡国皇帝身上有了一种超越时空和生命的悲剧美,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和唏嘘。本文从历史层面、性格层面、命运层面以及悲剧美等入手,全方位解析南唐后主的错位人生。
关键词:李煜;历史悲剧;性格悲剧;人生悲剧;悲剧美
作者简介:张景瑞(1995.7-),男,汉族,云南保山人,本科,现供职于云南大学信息学院,研究方向: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1
李煜(公元937—978年),史称南唐后主,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史书记载,李后主自小喜书好文,天资聪慧,同时又喜研读佛教经典,尤其擅长作诗、作词,可谓诗、词、曲、赋无一不精,无一不通。与此同时,他还是五代最有才华、最有成就的此人,堪称词史的名流大家。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学一流的人物,却因自小生长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天性风流,却不得不承担治国理政之大任,从而导致了他错位的人生悲剧。
一、动荡历史酿成的悲剧
唐朝灭亡之后,开启了一场持续五十多年的割据分裂,时年群雄并起,纷争不断,整个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浩劫。这是李煜继承皇位历史背景,也是导致这场亡国悲剧的历史原因。史料中记载,南唐中主李璟多子,李煜排行第六,擅长文学、好工书画、通晓音律、吟诗作赋,是个翩翩风流的佳公子。在政治才能和军事魄力方面,他远不及中主长子弘冀,且古代大位传承,最重长幼有序,而李煜排行老六,因而本该轮不到他来继承大位。然而,历史总是沿着不为人知的车辙前进,到了李煜身上,历史仿佛与他开玩笑一般。在公元959年,太子弘冀毒杀晋王之后不久,自己也殁了,且排在李煜前头的几位兄长,也都早亡。于是李煜被封为吴王,入主东宫。显德六年,中主李璟病故,时年二十五岁的李煜继承皇位,就这样,李煜被硬生生地腿上了历史政治舞台。在李煜即位当时,南唐已经向宋朝俯首称臣,即南唐是宋朝的一个属国,整座南唐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坠。深处乱世的中心,经历了多起政权割据,面对着岌岌可危的时局,不是说李煜看不清,而是因为他看的太清。正因为看的太清楚,所以当他面对时局、政局有着一种无力回天的无奈,正因为看的太清楚,所以他知觉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于是,李煜开始消极治理朝政,一心只想着追求眼前的快活。 二、懦弱性格造就的悲剧
李煜生来就性格羸弱,一门心思专营诗词歌赋,无心旁顾,就这么一个喜文作赋的风流才子,却残酷的投身在了帝王之家,承担起了本不是他志愿,也不符合他理想的帝王责任。毫不讳言地说,是封建的世袭制将李煜硬生生地推上了帝王的“宝座”,然而这个“宝座”,既是尊荣,更是枷锁,困住了李煜的人生理想,并生出了许多不可预料的事端来。细细算来,李煜前后担任皇帝仅一十五年。短短的十五年,他便将南唐的江山拱手相送,短短的十五年,他便成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沦为宋军的阶下俘虏。后人在对评述南唐这段历史时,往往会将南唐的灭亡悲剧归咎于李煜个人,但要说是李煜害了南唐,不如说是南唐毁了李煜。生来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贵公子,哪能扛得起乱世中治国平天下的大任,这种懦弱的性格与动荡的时局格格不入,不可避免地要酿成悲剧。
二、多舛命运增添了悲剧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时这“三分”的“注定”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谈到命运,人们总有一些神秘色彩 和宿命的味道。
当然,从宿命论的角度上看,李煜的人生悲剧中,不免有一丝宿命悲凉之感。在李煜还是皇子时,他曾经设想过自己未来的生活,要么成为一个隐士,要么成为一个文人,在诗山词海中游荡,过着大隐于市、小隐于山的生活。然而,身在帝王家的无奈,加之命运的戏弄,偏偏几位有野心、有政治抱负的哥哥早早的殁了,却让李煜这么一位一心只想纵情山水和诗词的文人皇子当上了皇帝。当中的因缘际会,不可说不巧合,不可说不是命运的捉弄。纵观李煜的一生,文学上大才,政治上昏聩,然而就这样一个懦弱的文人,要想让他在乱世之中力挽狂然,又谈何容易?从这一介书生走上帝王之位开始,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位书生帝王的人生悲剧,其中又何尝不是命运的主拨弄呢?
三、悲剧美
从李煜的政治人生上看,其无疑是悲剧的,然而在文学史上,又恰好是这种政治的不得意造就了李煜后期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无处纾解的情感,让李煜只能将心中的情感和胸中的愤懑,通过词的方式来寄托、来表达,将那满腔的绝望和绝处盼生的情感,通过作词的方式来抒发。一位文学家曾经对李煜词作出如下点评: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最不朽的篇章是不朽的眼泪。李煜的词堪称是血泪堆积而成的,词篇绝美,不加雕琢,至情至性。亡国的不幸导致了他人生的不幸,却铸就了词史上的大幸。从李煜的人生悲剧上,感受到了那种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而正是这种“大悲”使他的人生发出了更加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毕淑敏.颓废与拯救[M].北京: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李希躍.论李煜对词发展的贡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