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学素养情况调查研究

2017-04-26李佳宏赵艾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语言输出大学英语教学

李佳宏+赵艾

【摘要】以张家口学院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情况。

【关键词】英美文学素养;大学英语教学;语言输出

一、引言

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是大多以交际法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实际運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就是充分肯定了工具性,却忽视了人文性。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达到和英语专业学生同等的要求,但也不能在英美文学素养方面是白纸一张,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

英美文学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英语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照亮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道路。英美文学对人类最直接的作用便是将愉悦带给阅读者,同时,其特有的属性也决定了它的教育作用。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跨文化意识的双重职责。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逐渐成长为有品味、有情趣、有鉴赏力的人。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启迪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英美文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形态,汲取思想的精髓,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培养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英美文学不同于中国文学,强调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英美文学修养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能力。英美文学作品反映出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些观念则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所以,通过英美文学教育研习异域文化,领略异域文化风采,是培养文化宽容精神和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学习英美文学可以使学生对世界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及历史了解更加清晰透彻。

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就某一话题的发言大多空洞无物,在讲了一两句开场白之后都讲不出什么针对性的实际内容,更谈不上在发言中体现文化涵养和批判性思维了。同时,还发现学生对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整体上感悟和把握课文的真正内涵能力也还很欠缺,往往只关注对几个难句的理解和运用,一问到篇章的整体涵义时都不知所措,出现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究其原因,发现这跟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有关,学生腹内没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和文化素养,自然就难为无米之炊了。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2013级财务管理、2013级护理、2013级学前教育本科和专科的六个班级,采用匿名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客观、认真地回答所有问题后当场收回。2、调查方法与目标: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完成。笔者依据李斯特量表模式做了此次题为“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情况的调查”,选项依据李斯特量表模式的五个程度显示:“非常喜欢”、“很喜欢”、“一般”、“不喜欢”和“很不喜欢”。问卷内容的设计部分参照了国内学界对中文文学素养的调查与分析以及其对理工科大学生发展的作用等研究成果,几经修改与完善,以求最大程度上了解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现状,体现文学素养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3、调查内容:问卷内容共13题,内容涉及受调查者性别、对文学的喜好和了解程度、文学素养对阅读、写作和交际的影响、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对文学素养的培养五大主要内容。4、数据收集与分析本次问卷由任课教师发给学生,由学生在课间独立完成。发出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问卷收回后由笔者对类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比较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学与文化非常感兴趣,但在对文学的喜好方面语言仍然是障碍,有16.9%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60.2%的学生选择很喜欢,而专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学与文化感兴趣的有16.1%,很喜欢的则降为37.3%。表示出一般或不喜欢的在二者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11.9%与10.2%,0.08%与0.17%。这说明学生都对西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文学的艺术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是没有语言与国界的界限的,学生在欣赏文学的过程中,英语语言仍然是一种障碍,较之本科学生,专科学生英语基础差,读不懂作品等原因仍然阻碍了他们去欣赏西方国家文学作品。48.3%和68.2%的本专科学生表示不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因此,对于英语国家文学与文化而言,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是普遍欠缺的。2、在语言输出方面,39.8%、27.1%的本专科学生认为文学素养非常影响他们的英文写作水平,而绝大多数的受调查者表示文学素养与文化内涵影响了自己就某个话题的口头表达能力,选择非常影响分别占56.6%和45.8%。这说明无论是本科学生,还是专科学生都已经认识到文学素养的缺乏切实地影响了他们的英文写作与交际等输出能力。3、接触英美作品后,大部分本专科学生表示不会有意无意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这种情况说明文学素养的缺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也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批判性思考能力。大部分学生期待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74.6%和54.5本专科学生表示文学素养的培养肯定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在问到是否“喜欢老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传授文学基本知识和与其相关的哲学、美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时,有55.9%的本科学生和48.6%的专科学生选择“非常喜欢”,选择次之“很喜欢”的也有33.1%,24.2%。57.6%的本科调查者认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与培养文学素养相关的活动(如背景知识介绍、排演话剧、编故事等)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对英文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这两项数据表明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开展的关于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活动,他们内心对这些活动是接受的,这也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他们很期待提高自己的英美文学素养,在调查中,选择“非常期待”教师在课堂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的本专科学生分别占44.1%和44.9%。

通过本次调查,本人对张家口学院非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文学,但是由于语言能力以及本身所下功夫有限,他们实际所掌握的文学素养存在普遍欠缺的现象。对于本科学生,课外增加对英美文學经典作品的阅读任务,增强阅读紧迫感,给他们压力,鼓励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探讨,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对于专科学生,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直观性和形象性,做到声色并茂,生动逼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根据学生兴趣举办英美文学改编电影欣赏活动,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欣赏名著改编电影,寓教于乐。在他们原有英语基础上,开阔视野,了解西方的文化。然而,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培养和点拨外,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提高语言能力,加强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审美等基础性积累工作。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等方面的公选课程。不少院校对大学英语进行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金字塔结构让人颇受启发。针对80%学生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针对10%学生的通识教育应用类必修、选修课程(如英语报刊选读、跨文化交际、翻译与英语写作等)。我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还处于通识教育必修课阶段,因此,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美文学类选修课不仅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改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状况,而且也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

四、结语

文学素养的提高依赖于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长期关注,依赖于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素养差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个人对提高人文素养的认识不透彻,学习动力不足,这可能与我国从小学到中学的课程设置和应试教学模式有关。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为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素养创造必要的氛围和条件。其实,素养是一种很难测量的能力,我们只是从过程观其结果,从现象探究其实质,因此,本研究有很大局限性。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进行评价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本课题只是就张家口学院部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状况进行了考查。对于他们文学素养各个方面的状况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便有的放矢,全面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冯常荣. 文学素养在理工科大学生发展中的作用[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8(4):93-95.

[2] 王守仁. 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 中国外语, 2010(2):4-7,20.

[3] 闫 岑, 冯东霞. 关于非中文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的现状分析——基于河南省四所高校的调查[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猜你喜欢

语言输出大学英语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优化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设计提高语用能力探究
英语专业技能课运用PBL促进语言输出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