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三政治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17-04-26夏文兵
夏文兵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在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设计上,更多的注重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为了应对高考政治改革,当前高三政治教师在政治复习课中也越来越关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跟上高考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实际,探讨复习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三政治 复习教学 发散性思维
引言
发散性思维又被成为扩散性思维,指的是对同一个问题通过多角度、多方向思考,得出不同的答案。发散性思维提示学生在思维时应摆脱知识的束缚,不受既有经验以及观念的影响,从不合常规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而发散性思维对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创新精神意义重大。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高考政治题型设计上也更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考察,以更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政治综合能力,这一变化需要学生在政治学习中不断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从而适应高考政治改革需求。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政治教师在高三政治复习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一、从思维流畅性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发散性思维需要学生对既有知识基本掌握,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流畅性的思维,从而使发散性思维能够顺利展开。
1.注重知识间内在联系教学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培养需要以基础知识为基础。所以,在政治复习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通过复习来掌握全面的知识,并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章节知识可以进行总结与归纳,使知识形成模块,让学生能够通过模块复习,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从而全面掌握章节内容[1]。比如在学习《经济常识》这一单元,在产业这一内容上,可以以产业为中心,进而扩散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然后分析各个产业的发散现状与影响意义,通过逐渐扩散成立体网络,使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整理,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注重习题讲评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政治复习教学中,习题讲评非常关键。教师讲解习题时,应摆脱传统复习教学习题讲解求多、求快的教学误区,而是应更加关注学生自我观点的表达、分析、判断与推理,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2]。在高考题型中,以漫画为背景的题型很常见,这类题在解答时,需要学生紧扣漫画题目以及设问要求,由于此类题往往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并且各种答案都与漫画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只选其中的一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发表意见,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习题内容,暴露自己思维上的误差,使得学生在相互讨论过程中逐渐肯定答案的唯一性。
3.通过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在高中政治复习教学中,习题训练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的手段,通过设置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政治题型,能够使学生在多角度思维过程中逐渐冲破既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从原有的单向思维逐渐拓展为多向思维[3]。比如让学生体验“一题多问的”的训练,试题的思考方向设定为“衡量政府好坏的标准”,让学生通过思维得出多角度的答案,如学生可以从政治与经济关系、历史阶级观点、政治职权范围等方向进行思考,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学生不但开拓了既有的思维空间,而且通过发散性思维,还加深知识理解。
二、抓住思维变通特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思维的变通是发散性思维的产生基础,所谓变通,就是从多侧面、多角度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若一条路径走不通,可以观察是否有别的路径可走。变通性是人类解决千奇百怪问题的有效思维手段,并且也是创新的动力所在。因此,在高三政治复习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思维变通性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训练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变通思维能力
在高三政治复习教学中,如果将具体的问题转变为抽象性的问题,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解题路径[4]。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施多角度性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比如设置问题:请列举实例来具体说明我国政府行使经济职能,实例要在三个以上。这类问题对学生变通思维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政治习题中,客观训练题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把握思维的方向,而主观题由于答案固定,学生需要通过既定的思维获得答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思维方法,可以通过思维变通能力的训练来提升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2.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指的是从一个事物延伸或者转变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对学生思维变通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联想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师设施灵活度与难度相当的提醒,引导学生通过既有知识延伸至不同的思维方向,从而使学生思维变通。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思维变通的准则,如遵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进行联想,以保证思维方向的合理性、准确性。
三、鼓励“非标准化”答案
发散性思维中,学生因为个性、知识以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上,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答案,简单的说就是“一题多解”,答案没有固定的标准。在高三政治复习教学中,教师在每次习题训练完成后,对于主观题的讲解,应先收集学生的答案,并将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然后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并且请相关学生陈述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讨论该学生解题思路是否合理,然后参照正确的答案,进行修正与补充,这样不但鼓励学生求异思维,而且使学生摆脱了传统思维定式,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不断思考过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结语
总之,为了应对高考政治改革,高三政治教师应对自己的复习教学思路进行合适的调整,通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通过思维逻辑严密、思维扩散来得出准确、合理答案,从而提高学生高考政治成绩。
参考文献
[1]汪海刚.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亦可“一例到底”[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4):83-84.
[2]储昭柏.以研讨课引领高三政治复习教学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1,(01):49-50.
[3]連仁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三政治课复习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5):116-117.
[4]刘一兵.浅谈化学总复习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J].抚州师专学报,1993,(02):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