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学习特点和学风建设途径探析
2017-04-26徐涤非
摘 要:目前“95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在校生主力,他们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颇值得关注。本文分析了“95后”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推动“95后”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95后”大学生 学习特点 学风建设 途径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95后”大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此应进行充分研究,在立足于他们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学风建设工作。
一、“95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1.学习目标明确
“95后”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许多学生不再一味听从家长和老師的安排,而是对自身优劣势和未来发展规划产生了独特想法。因而很多“95后”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定下了学业目标,非常明确自己想要学什么、应该学什么。但这也同时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学生认为目前专业不理想或不符合未来职业方向时,会对专业学习产生轻视心理,放松了专业学习要求,认为只要顺利毕业就可以了。[1]
2.学习形式多样
“95后”大学生熟悉互联网和各种新兴应用软件,喜欢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交流。他们善于查找、搜集各种网络学习资源,或是聆听网络公开课,参加网上培训班等。除了传统课堂学习之外,许多学生还尝试了其他方式来满足学习需求,如有的学生参加了校园内或社会上组织的学术团体和学习社团,热衷参观科技馆、博物馆、艺术展等,聆听各种各样的报告会,或者亲身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2]
3.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一
“95后”大学生从小接触网络和新兴媒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思想观念也比前几代大学生更加多元、开放,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有很强的自主意识,而这些观念也延伸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上。一部分“95后”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不再是最主要的任务,应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参加学生工作、校园活动上。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期间是自由学习知识的好时机,应尽可能汲取知识养分。事实上,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也要发展有益爱好,提高综合素质,但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却一塌糊涂,或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保持着中学时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喜欢参加学生组织和校园文化活动,也不善于人际交往。
二、“95后”大学生学风建设工作途径
1.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专业学习
教育者在新生入学之初应及时开展专业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了解大学育人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引导学生抛弃功利化学习态度,不要只选择能带来可视收益的知识学习。教育者还需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提醒学生无论所学专业是否足够理想,都不应放松专业学习。不少学生在进入正式学习前,因缺乏了解或刻板印象的影响而对专业存在误解,甚至产生消极否定的态度,这不利于学生投入专业学习,也降低了学生找到适宜职业发展道路的可能性。此外,教育者可从多方面讲解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告诉学生,勇于面对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磨炼意志的好机会,且在专业学习中摸索到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也可应用到其他知识领域的学习中,对于人生的长远发展而言是有助益的。当然教育者有必要提醒学生,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当利用大学这个平台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探寻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我、积累优势。
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均要面临就业或升学的选择。但许多学生直至进入毕业学年,也未想清楚将来的路要怎么走,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准备。“95后”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自尊心强,不甘落于人后,但也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时常在尚未考虑清楚的时候出现跟风行为,例如学生们一窝蜂地报考某门考试,争相考取某类证书等。同时,缺乏奋斗目标也是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碌碌无为、荒废时光的主要因素。因而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及早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尽快明确目标,对症下药,把实现目标与加强学习结合起来。
3.明确学习成绩在各项考核评比中的要求
学习成绩虽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但也是考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尺。针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重工作能力,轻专业学习”的现象,高校在考核学生干部、评定荣誉称号时,应明确对学习成绩的要求,督促学生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做好本职工作,完成专业学习任务。教育者也要进行相应的思想引导,告知学生学习能力是综合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平衡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也是学生素质优良的体现,由此引导学生要把握和利用好大学的宝贵时光,尽可能地扩大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完善人格。学校可多开展院系级、校级层面的经验交流活动,请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都非常突出的学生分享经验,帮助其他同学走出认识误区,探索适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模式。毕竟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方便,朋辈之间的实例也更具说服力,能够给学生带来深深
触动。
4.举办学风建设类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群体对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浓烈的兴趣。学校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学风建设,例如组织成立校内学术交流类和文化研究类社团,既鼓励学生们围绕专业问题展开学习探讨,也帮助学生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充实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举办专业技能类竞赛和学习性、趣味性兼具的赛事,如有益于外语学习的歌唱、话剧、配音比赛等,把学风建设的要求与活泼新颖的活动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有所成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
[1]侯奎岩.高校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40-143P.
[2]朱珈楠,姚晶晶.“95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33):130-131P.
作者简介
徐涤非,女(1990-----).山东潍坊人。工作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