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7-04-26杨丽娜
杨丽娜
【摘要】目的:探讨微课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高专学生的实验成绩考核情况、学生对微课应用的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微课应用教学的满意度较高。结论:把微课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对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微课 儿科护理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48-01
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1],儿科护理实验教学是培养护生儿科护理操作技术的重要环节,我校将微课用于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校2014级护理专科生中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抽的两个班级分别为实验组(60人)和对照组(58人),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实训教学方法,主要为观看教学视频-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学生回示-教师总结。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学生可以下载微课视频、相关教案课件、教师评语和学生反馈等内容到手机、电脑等进行反复浏览,另外与学生建立第三方教育平台,即通过QQ、微信等手段与学生互动,进行答疑,使学生真正想学就学、随时能学。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两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各项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微课应用与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95%的学生都喜欢这种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
3.讨论
3.1 学习氛围轻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辅助以图片、动画等素材,内容结构“情景化”和“具体化”,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度和记忆力。而且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微资源”中的重点、难点可反复视听,强化记忆,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想学就学[2]。
3.2 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形式又單一,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娱乐中学习,寓教于乐,同时对于教学重难点或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加强记忆,查缺补漏,提高了操作技能。微课时间短、主题鲜明、知识点相对集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3 有助于提高协作能力,增进同学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微课在制作过程中,重视团队合作,注重本专业实验操作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过程出发,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视频的创新性和实用性[3-4]。此外,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光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技能,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于临床,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实践[5]。
4.小结
在目前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微课这一学习方式开创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将其应用到《儿科护理》的实验教学中,是提升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而高效的教学方式。微课虚实结合、知识的动态化、趣味化,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和体会的感受,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华伟 董海静 孙晓燕等.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护理教育,2013,13(9):50.
[2]Belfli L M,Bartolotta R J, Giambrone A E,etal.“Flipping”the introductory clerkship in radiology:impact on 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J].Acad Radiol,2015,22(6):794-801.
[3]余毅.基于微课程模式的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1):34-35.
[4]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讲坛探索,2013(2):42-44.
[5]吴蝉.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10)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