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7-04-26姜艳艳
姜艳艳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幼儿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幼儿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如何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呢?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但总的来说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通过欣赏,诱发幼儿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关键词】音乐欣赏 教学 意义 能力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225-01
一、音乐欣赏在幼儿教学中的意义
1.音乐欣赏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欣赏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即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而音乐欣赏则能萌发幼儿对音乐的初步感受、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愿望。《进行曲》是一首很美的作品,乐曲中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风格截然不同的三个阶段的鲜明对比,描述了小丑进场、小丑变魔术、观众欢笑的欢乐场面。幼儿欣赏这些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体会音乐的真、善、美。
2.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提高幼儿音乐听辨能力。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幼儿年龄小,声带短而窄,音色单一、稚嫩、发声器官尚未成熟,难以表现各种体裁、风格的歌曲,教师在乐曲上受到局限。音乐欣赏往往可以弥补其他音乐活动所选曲目在风格、体裁及艺术手法上的不足,让幼儿充分欣赏、接触大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中外音乐作品,能提高幼儿的音乐品味,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充实他们的音乐世界。
3.积累经验,提高幼儿音乐素质。从认知规律来看,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往往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才能逐渐掌握、不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也不例外,只有在反复欣赏中才能认识的更为全面、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通过参与音乐欣赏,学习体现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曲式……在感受、体会、理解、表现过程中就会不断积累音乐经验。
二、音乐欣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1.音乐欣赏能够发展幼儿的语音能力。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教学不仅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好的儿歌、诗歌、散文;一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在讲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语言在音乐教育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2.音乐欣赏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欣赏音乐通过音响和音乐形象,唤起幼儿对相关的视觉印象,听觉印象等有关事物的联想,由身体各部位、各器官的协调活动来促进左右脑的兴奋,进而促进全脑的发展。所以音乐在给人以愉悦和享受的时候,也在不断开发着人们的联想、记忆、观察、反应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若幼儿能长期得到音乐的熏陶,养成创新和想象的习惯,势必能推动他的求知、求新的探索欲望。
3.音乐欣赏能够激发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幼儿对音乐欣赏产生了兴趣,就产生了参与的动机。在欣赏教学中,要根据音乐作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欣赏教学有机地与器乐、歌唱、美术、律动、说话等教学形式融合,让幼儿充分表现和了解音乐。音乐欣赏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欣赏主体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当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中,体验音乐美,与音乐融为一体时,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和实践意识,这就需要教师最大限度地發挥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调动听觉、视觉,去体验、表现音乐。
三、总结
总之,音乐欣赏是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促进幼儿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和丰富感情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正基于此,我认为,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中心内容,重视音乐欣赏已不单是学科发展的形式所迫,更是大众的呼声、时代的需要。我们要遵循教学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音乐欣赏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鲁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4).
[2]郭贵明.探索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J].音乐大观,2014,(21):61-61.
[3]曾芳.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4]张翠萍.试析小学音乐鉴赏课堂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