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培养
2017-04-26龚虓虓
龚虓虓
【摘要】医学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适应不同文化条件的人们实现有效沟通的要求。本篇文章以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为引导,简要讲述了大学外语听说教育存在的不足,重点阐述了提高医学生在大学外语听说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以期提高医学生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听说教育 医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04-02
1.跨文化沟通能力
总的来说,跨文化交流主要指的是不同文化条件下的人们互相沟通的过程。培育跨文化沟通能力实质上进行的是素质教育,即培养可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沟通所具备的各种技能和综合素质,其与跨文化思想的产生和文化理论的建立息息相关。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与文化背景,忽略了文化理论的学习,将无法展示语言的整体性。若在沟通过程中不清楚、不明确交流者的文化背景,在沟通时往往会发生笑话。
跨文化沟通能力要求学生可以脱离本族语言和相关文化约束,掌握各类不同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了解相关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形成跨文化意识,训练灵敏的、适应多种场合的沟通能力,在一定工作环境可以灵活使用准确、合适的语言,实现有效的交流。只有形成了跨文化沟通能力,才可以在具体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富有创造性地处理交流雙方的文化区别。
2.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由于课堂教学环境的限制,在授课过程中很多老师更加重视听力能力的培训,重视语法讲学和句法理解。有些老师在英语教学中采取了直观教育法与听说教育法,让医学生的语言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和听说关系紧密的非语言条件,比如文化背景信息的理解能力等,造成医学生无法准确明白表述者的真正意思,导致语用失误。所以,作为一项综合技能学科,听说课不能一贯使用传统的听说教学方式,更应重视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加强文化意识的引入,让医学生更好掌握相关的文化信息,进而实现有效的沟通。
2.1安排任务,拓展课外阅读范围。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老师若想在短暂的听说教学中讲解大量的文化背景信息是不可能的,只依靠课堂讲学显然并不能适应医学生的需求。所以,为了拓展医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其更好的吸取更多语言信息和文化知识,一定要引导医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大学英语教材课程的各个子科目都主要围绕一个中心点,老师能把搜集到的展现该话题的简单读本、英语故事、经典歌谣、新闻报纸、文学著作、电视报道、文化网站等提供给医学生。另外,老师不但要能够依据相关内容推荐信息,更重要的是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处理医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遇到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等。
2.2基于课本,直接引入文化背景信息。遇到和听力信息有关的文化背景资料时,医学生通常会感到困惑,有时只是简要地将其归结为外国人和自身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接着笼统并含糊地吸收知识。文化背景信息的学习对提升医学生听说能力,增强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力,进而加强跨文化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资料显示,各种资料和信息有组织的存在在人体大脑当中,人们在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时,都要将输入资料和思维中已知材料或背景信息关联起来。若果缺少所具备的文化背景信息,听者将不能构建很好的认知图式,不能实现理解的目的。所以听说教学不但要处理医学生在听说阶段出现的语言障碍,还要填充或补偿他们在文化背景信息上的缺陷与空白。有了一定的文化背景信息作为基础,医学生的英语听说表达也将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正确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为了融入世界、面向世界,医学生除了必备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技能之外,还要了解与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风土人情。所以,作为一项综合技能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融合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发现深层文化内涵,并在课下引导医学生实行文化吸收,进而增强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媛媛.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中国药科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2]陈杨,罗莉.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用CBI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3]李莹,陈瑜,陆鸣. 浅析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赤子(上中旬),2015.
[4]束定芳.对接新目标 创建新体系适应新需求——写在“新目标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出版之际[J].外语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