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
2017-04-26陈盛兰
【摘要】阐述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人员必备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个人能力等,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外事工作整体高度,加快我国教育国际化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外事 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73-01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国际交流处,专人负责处理外事工作。如高职院校外事接待、外籍教师的管理、交流生管理、开拓国际教育合作等。教育国际化赋予高职院校外事管理部门的职能越来越多样化,参与的外事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高校外事管理部门已经逐渐成为集以上多种职能与一身的高校窗口部门。同时,高校外事管理部门的新发展对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外事活动较多,高职院校外事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和学校的形象。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外事管理人员队伍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人员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外事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事务性,因此高职业素质的外事管理人员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由于接触的人和事件往往涉外,这就要求高校的外事管理人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必须随时随地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不该问的问题不问,不该讲的话不讲,更不能与不确定身份的外国机构或个人私自建立交往,对来宾提出的不尽合理的要求不能一味答应执行,更不能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个人利益。
二、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应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素质
如今,各国高校之间的交流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向多种方向拓展开来,如人员、学科、科研学术等交流,交流活动越来越活跃,涉及面越来越广泛。因此外事管理人员需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每一门学科都有所认识,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此外,外事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国家以及合作国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开拓视野、多关心世界大事和国家大事。
三、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人员应具备出色的个人能力
外事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出色的个人能力。首先,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是外事工作人员必备的基础技能,特别是英语能力,良好的外语能力对于外事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各种外事活动中,如果外语沟通不畅,会导致合作项目变得索然无味,甚至可能引发误解或者其他損失。外事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文书翻译工作,只有对本国语言习惯以及外国语言习惯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将外文文件准确无误翻译出来。每一项外事活动都需要经过精心、细致的安排、多方的协调、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的策划。所以外事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现今,高职院校的外事管理工作活动不再是简单的外事会晤,而是逐渐扩展到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和管理等很多方面。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可以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关系,最终达成工作目标。高职院校外事管理人员应有出色的外事交际能力。在外事活动中,外事管理人员经常需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如何调整心态,摆正位置使沟通顺畅,不应该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要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四、高职院校外事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交际礼仪
在公共场合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作为国家、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的代表进行对外活动的时候,在这方面给人的印象,往往成为相互间进一步了解和交往的重要依据。作为个人,可以有各自的风格,但是在国际礼仪活动和社会、社交场合,就应当讲究必要的礼节,规范自己的行为。高职院校外事管理人员在外事活动中应高度重视自己所留给外方人士的第一印象。要做到仪表堂堂,落落大方。在外事活动中,外事工作人员必要注意修饰仪表,检点举止。并且应在外事活动中展现大国气度,待人热情。待人热情不仅意味着自己对待交往对象具有诚意,也能体现对对方充满了友好、关怀与热诚。
高校外事工作是教育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和纽带,是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的主渠道。在新形势下,高校外事工作人员必须更新观念,提早自身素质,实现高校外事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翔.高等学校办公室工作[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
[2]夏文远.高校外事工作规范化管理实务全书[M].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
[3]杨立斌.高校外事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J].林区教学, 2007.
作者简介:
陈盛兰(1988.1-),女,福建福州人,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有职称:见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