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初中德育教育对策
2017-04-26叶丽结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也使得我国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但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给我国人民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及我国学生教育方面。我国的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部最重视的课程,在家长及师生心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就主要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对初中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初中德育教育 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66-02
城市化建设是每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主要趋势。我国随着工业化的推动,在城市化建设的道路上也逐渐加快,这也导致了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也给人们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下文就着重讲述城市化进程中对初中德育教育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希望对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作用。
一、城市化进程中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
在本着“德育优先”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于宣传工作,而忽视实际操作。虽然新课改观念存在于教育工作中,但是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并未围绕学生进行,其中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学校在教学方面使用的依旧是教育部制定的初中生德育计划,并没有自己的德育教育的特色,这样的教学目标并未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德育教育水平;其二,学校也很少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持之以恒上做得还不够。
2.社会方面
在城市化建设中,我国提倡计划生育,所以大部分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在如今复杂的社会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惑,使其产生不良的人生价值观。初中生的思想都是幼稚且纯洁的,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就会逐渐冲击初中生单纯的心灵。随着一些大众媒体的普及,学生还可接触到犯罪、暴力等一些不良鏡头,这些也都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的德育思想。
3.家庭方面
据调查,在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影响最深的调查中有大部分学生选择的就是家庭。这就说明了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家庭人员的一些不正当思想及品格和习惯、言谈举止都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思想。还有一些父母由于家庭原因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这就造成了另一种现象,“留守初中生”,这对初中生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影响。[1]
二、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初中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1.学校方面
随着城市化建设,我国社会及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看重,由于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造成其思想发生转变。这时学校就应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生打下良好思想和品行的基础,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指定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德育教育新目标。前提就是改革传统的德育评价体制,为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比如学校可以把传统的“三好学生”等综合性的奖项改为个人奖,突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创新德育管理机制,使德育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同时应改革教学机制,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可以意识到生命教育及德育教育的意义,才能以学生为本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2.家庭方面
家庭在初中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所发生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事件有大部分都和家庭教育缺失有关,学校和家庭是提高初中生德育教育最重要的两点。
首先学校方面可以禁止初中生佩带手机,初中生本身自制能力就比较差,上学期间带手机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也会造成一些道德事件的发生,比如偷窃行为。
其次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校讯平台及时的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让家长能够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且能够及时通知学校课程、假期、返校时间等。由此转变学校的教学理念,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念。
最后学校可以利用高科技制造一些学生个人光盘送给每个家长,使家长了解到学生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共同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观念。[2]
三、结束语
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初中德育教育一定要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人们是不可能阻碍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的,但是对于德育教育是我们可控制的。
参考文献:
[1]范锦飘.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现状与对策[D].广州大学,2012.
[2]陈永健.城市化背景下初中德育管理与对策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204-205.
作者简介:
叶丽结(1976.4-),女,汉族,广东番禺人,任教于广州市沙湾镇象达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