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2017-04-26池丽珍
池丽珍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为题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自主学习的含义与特点。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对策。最后,就学生自身解决疑问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53-01
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行给学生灌输过多的理论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讨。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特点
自主学习是相对传统教学而言的。在自主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该理念下,让学生根据当前的知识水平,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达到真正的直观管理、自我评价的目的。自主学习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为:主体性、独立性、开放性、问题性、差异性。
二、培养自学能力的策略构建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加自主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首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沟通,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的运用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给学生传递信息,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最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创造自主学习情境,激发探索问题的能动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识字·蔬菜》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下面的情境。具体来讲,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不同的蔬菜,然后在讲台上给大家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来猜谜语,根据描述的内容判断蔬菜的名字。由于这种情境切近生活,趣味性强,所以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3.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日常教学外,教师应该给学生教会自主学习的办法,以此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比如,在教授新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不认识的字词,弄清楚具体的含义。同时,将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以便在讲授新课时,及时让教师做出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由于掌握了自主学习的办法,自然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自身解决疑问的培养
除了以上教学策略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疑问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疑问,解决疑问的办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这一节课时,很多学生立马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河是不是像松鼠说得那么深?或者像老牛说得那样浅?小马亲自实践后,得出的是什么结果,它是否能顺利的过河呢?等等。此时,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就会不由自主的进行思考,更有助于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除此之外,培养学生自己解决疑问能力时,还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使他们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含义与特点。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办法和措施。比如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创造自主学习情境,激发探索问题的能动性;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自身解决疑问的培养等。希望可以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亚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a版》,2013,(06)
[2]朱英锁.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05)
[3]张王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