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研究
2017-04-26沈新建付小宾
沈新建+付小宾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在注重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以及成果分配。这种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也需要顺应发展需要,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密切的联系,更好的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本文就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的改革进行简要的阐述与研究。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 职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35-02
新常态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术语,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一种教育形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需要提高认识,经济主动地适应新常态的发展需要,更好的为新常态发展提供服务。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明确改革发展的策略,为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经济新常态下,需要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中高端人才的培养,将内涵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1]要求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更好的服务发展,形成具有特点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注重人力资本素质水平的提升,形成技能型人培养,实现多元化的办学方向,实现依法治校。经济新常态要注重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与优化,为高素质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一定的挑战,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投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会日渐凸显。经济新常态下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而且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严重。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需要迫切改革,需要职业院校创新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强专业化职业院校的建设,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策略
1.对教育改革目标进一步优化完善
經济新常态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地区间实现协调、共同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也是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顺利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逐渐转向国际方向,形成开放、交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国际职业院校间的合作、沟通,使得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得以扩大,辐射范围更广,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积极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尤其是国际上成熟、先进的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标准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等,为职业院校培养中高端人才提供支持与保障[2]。
2.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政府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以及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也日渐加强。形成终身的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以及培训服务体系进行科学划分,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跟随劳动者一生,实现劳动者朝着中高端方向发展。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地域人力资本实力,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种教育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现经济的有效发展。建设完善的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保证职业教育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流动,减少行政壁垒,实现行政区域间的高效就业。
3.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经济新常态注重放活市场,实现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对职业教育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实现职业教育的依法治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实现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合,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全新的职业教育管理局面。对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进行完善与健全,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利用治理理念对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建立政府主导,相关利益者都参与其中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使得职业院校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强化职业院校的整体水平,提升办学的活力,形成品牌化的职业教育。此外还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完善决策机制以及程序,科学的监督评价职业教育的运行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助于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会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职业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应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改革道路,实现职业教育的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雷久相.我国经济新常态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综述[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9-12.
[2]邵会婷,闫志利. 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范式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6,07: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