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要素及案例分析

2017-04-26丁月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活动课树叶目标

丁月波

【摘要】本文总结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五大评课要素,并结合具体课例《走进树叶吹奏艺术》作了简要阐释。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 评价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20-02

怎样评价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没有具体的评课要素?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国培班学习中大家都在探讨。

我在县域范围内开展了多年的“县域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组织了一系列研讨活动,观摩并点评了若干堂主题实践活动课。应该说对于这样的评课很有心得。但我们都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开展的是“三段五步”的主题实践活动,周期长,时空跨度大,走完“三段五步”流程需1-2月时间,提供的课例大多是“成果展示课”。现今,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国家级培训,观摩了邹开煌教授亲自执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后,不得不思考,像这样“短、平、快”的活动课究竟该怎样来评?

1.活动是否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位特点。

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有其本位特点,从名称上看就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当然还有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一堂课是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要看他是否体现了这些本位特点。

2.活动目标的设置与达成是否一致。

活动目标的设置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更要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段目标要求。目标的表述有梯次,可检测。课堂活动环节的安排也要有渐进性和指向性;且课堂目标的达成与目标的设置能基本一致,并能生成新的能力目标。

3.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否适时有效。

课堂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主要看教师怎么指导,在什么时机指导,以什么方式指导。包括活动内容的整合、活动氛围的营造、活动形式的选用、活动情景的创设、活动评价的多元、活动互动的多向等等。

4.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是否有深广度。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主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有深度地活动。

5.活动后学生是否有了不同层次的发展。

事实证明,综合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不仅能顺应学生天性,涵育学生人性,张扬学生个性,而且还能建构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能,丰厚学生情意。因此,活动课的整体效果,主要看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精神确立、情意丰富上有没有发展和提升。

《走进树叶吹奏艺术》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国培班导师邹开煌教授特意提供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示范课。大学教授在专题讲座后亲自上示范课,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对照上述五大要素,邹教授的课都能一一体现,不得不让我们为之折服。

首先,《走进树叶吹奏艺术》真正把学生带入了树叶吹奏这项民间艺术中去了。学生不仅认识了这项艺术,而且感受了吹叶艺术文化,更重要的是亲自体验了吹叶技艺。这中间包含了音乐的、体育的、语文的、数学的多门学科知识,还包含了卫生、健体、以及环保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欣赏、辨识、合作、分享、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位特点。

其次,《走进树叶吹奏艺术》的目标设置很有梯次,符合小学六年級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通过“现场演奏激发兴趣”“图片呈现感受魅力”“亲身体验学习方法”“反思活动发表感言”等活动环节让所有学生了解树叶吹奏艺术,学习树叶吹奏技艺,很轻松的达成活动目标,达成度很高。

第三,教师特有的树叶吹奏技艺就是这堂课的重要资源。要是没有教师的现场演奏,就没有这样的课堂效果。邹教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组织好课堂活动,活跃了课堂氛围,创设了活动情景,并适时评价互动。正是指导到位,活动效果良好。

第四,对于树叶的吹奏,学生第一次接触。特别是大学教授为他们上课,学生更是新奇。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巧妙安排,让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不仅课堂上学习吹奏技巧,在教师引导下,课后更是产生浓厚兴趣。

第五,整堂课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把学生当作整体的人,立足于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注入动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智能大发展和情意的丰厚。

总之,我们不仅感受了邹教授专题讲座的教学魅力,更感受了邹教授在小学教学现场的课堂风采。邹教授凭借自己的教学功力,特别是风趣的语言风格、严谨的教学流程、渐进的活动环节、特有的吹叶技艺轻松愉悦的展示了一堂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猜你喜欢

活动课树叶目标
树叶的不同称呼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