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问题特点探究
2017-04-26严五星
严五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耕作模式、耕作条件、农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与传统农村不同的变化,同时环境问题也显现出来。农村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残留物、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排泄物、村民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由于治理措施不配套,产生了一些污染问题,影响了村民健康。根据污染物产生的根源及转移的途径,针对性采取宣传、管控、疏导、综合利用、环保设施治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必然性;危害性;基础薄弱性;时段性;可控性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相对于工业污染,农村的环境问题虽然不显得突兀和剧烈,但也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影响农村环境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残留物、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的排泄物、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我国现行的一些环保法律法规,如三同时制度及环评制度,及开展的蓝天工程、清水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治理污染行动,更多的是针对工业污染。农村环境问题贯穿于整个农业生活生产过程,具有一些自身独具的特点。
一、农村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在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中,大多为农村手工作业,极少使用化肥和农药除草剂,因此基本上没有残留物污染。农业生产中,在收获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果实后,不可避免的产生秸秆等副产品。在传统农村,这些秸秆可以作为农业肥料、动物饲料及建筑原料,基本上可以就地消化,不会产生污染。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是家家户户零散养殖,这样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容易被收集并作为农田肥料使用,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又消除了污染源,而生活垃圾也大多被还田。在传统农业中,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基本不会有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化肥、农药、除草剂、农用薄膜等得到了广泛使用。这些农业物质的使用,在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作物产量、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由于使用不科学,用量及品种选择的不合适,会产生大量的残留物,污染了土壤,而部分残留物经自然界的水循环途径,进入到潜水层中,造成了潜水层的污染。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现在已不再作为建筑原料及肥料,在动物饲料消耗不完的情况下,大多一烧了之,造成了空气污染。现在大多农村的养殖业已经由家庭散养发展为小型的养殖户,规模不大,数量众多,条件简陋。由于投资问题,大多没有处理设施,这样养殖产生的排泄物既没有还田,又不能处理,随便设置,滋生蚊蝇,污染水源。生活垃圾及生活废水现在也不再收集还田。垃圾随便堆放,生活污水没有处理,形成了污染源,造成一定的污染。现在农村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农村环境问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化肥、农药、除草剂、农用薄膜等残留物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潜水层污染,一般是氨氮、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超标。土壤有害物会影响农作物,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会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或人体体内,危害人畜健康;而地下水潜水层还是广大农村的饮水源,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旦污染,其治理是非常困难的,代价也远远高于地表水的治理成本。
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等副产品,在没有别的处理途径的情况下,大多一烧了之。焚烧秸秆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会严重超标,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危害人体健康。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使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能见度降低,可见范围缩小,严重时飞机不能降落,机动车不能正常行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现有农村的小型养殖户,其污染物为动物牲畜的排泄物及冲洗污水,污水中包含了高浓度的有机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体、疾病防治残留的抗生素。這些养殖户大多没有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放,许多农村小型河流都被养殖废水污染,成为没有生物的臭水河。部分废水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潜水层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农村环境问题产生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持续时间长,隐蔽性强,会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饮用水和农作物,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三、农村环境问题的基础薄弱性
相对于工业环境污染,农村环境问题被重视度不足,防治基础薄弱。在农村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基本为村民自发建设,村、镇一级几乎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基本没有形成现代环保素质。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随处乱排乱扔,家庭养畜禽养殖场随意堆积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危害极大。而农村污染治理相关标准和技术模式缺乏,对污染源的约束力度不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处理等没有非常明确的排放标准和治理模式,造成污染后也难以进行处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整治措施,但由于投资渠道单一,普遍存在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环保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同时由于缺乏污水垃圾处置收费机制,许多村庄无法开展收费工作,导致运维资金缺乏,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可见农村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基础具有薄弱性。
四、农村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时段性
现阶段的农村污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现有的污染源也将最终消失。现在国家正在提倡土地流转,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制将不在是农村的唯一模式,农村会出现种植大户或大农场模式,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会极大的提高,施肥及农药或轮耕等将会得以实现,这样秸秆及农药化肥的使用更科学,残留将更少。而养殖业也将会以大型养殖公司的形式存在,家庭小型养殖将被淘汰,大型处理设施成为标配,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养农一体化可以实现,治理水平会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也将使人口得到集中,城市化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及污水也有望得到集中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可以說,现在农村的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也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消失,具有一定的时段性。
五、农村环境问题的可控性
农村环境的污染虽然具有阶段性,但是由于其污染面广,后果严重,污染后难以治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不能等到自然消失,在现阶段必须要进行针对性治理。
对于化肥农药等,建立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监测体系,加大农业推广站工作,有效指导农民合理科学规范使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力提倡农家肥微生物肥料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农药。
对于秸秆,在加大宣传和管控力度,严禁焚烧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堵疏结合,搞好科学综合利用。积极帮助农民为秸秆找出路,大力推广农业新机具,将秸秆打碎,深翻严埋,实现秸秆还田;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
对于畜禽养殖废物,要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
对于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要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垃圾进行分类,有机垃圾要回用肥田,渣土垃圾就地处理,其他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处理,有条件的建设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杜绝乱排乱放。
根据影响农村环境的污染源的特征及排放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缩小影响范围,减轻危害程度,农村环境问题具有可控性。
新阶段的农村环境问题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最终将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而消失。农村环境问题在现阶段仍然有严重危害性和难以逆转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其特征进行控制和治理,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09).
[2]陈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1).
工作单位:
博爱县环境监测站